![]() 刘铁见正在用镊子、牙签将种子粘贴在一起,制成一幅“奔马图” ![]() 这幅《童趣》是用褐白黄黑等色的谷子、油菜籽、芝麻、葱子等八九种原料做成的 这是不足10平方米的画室、一张普通的办公桌,惟妙惟肖、带有芳香气息的画作在墙上一字排开,附近乡邻争相来参观学习。 6月8日,记者慕名来到平顶山市石龙区山高村刘铁见家里,但见五谷杂粮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令参观者拍手叫绝,六幅纯手工制作、纯天然选材的五谷工艺画当场被参观者高价买走。41岁的刘铁见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自幼爱好美术,初中毕业后在家自学素描、水粉及国画等绘画艺术,后来又摸索出一套在木板上烙画、在鸡蛋上刻画的手艺。而五谷画的创作灵感来自于2005年的一个电视节目,当屏幕上一幅用小米等种子粘贴而成的《十二生肖》出现在眼前时,刘铁见顿时惊呆了,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熟悉的粮食种子作画呢?这不是现成的上好书画材料吗? 五谷画是以各类纯天然植物种子为原料,利用其固有的自然形状和纯天然色泽,经过特殊处理,以粘、贴、拼、雕等技术手段,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按种子自然颜色排列粘贴,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 不管是人物还是风景,不管是虫鱼还是花卉,刘铁见都想尽一切办法用五谷种子表现出来。对于他来说,纸板、玻璃、木板就是画板,牙签、镊子就是画笔,而颜料就是大把大把的种子。经过不到两年的摸索实践,五谷杂粮的天然色泽和质感通过刘铁见的精心搭配,绘制出来的作品不仅具有中国传统的绘画特色,还融入了西方绘画的风格,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艺术作品的独特韵味,朦胧而不失精细,生动而又质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随着刘铁见五谷技艺的日趋成熟,他开始采收不同色泽的植物种子进行试种;闲暇之余,他也教附近乡邻制作五谷画。他说他想把五谷画介绍给更多喜爱艺术的朋友,把手艺传给他们,不仅他自己受益,还能带动一部分人致富,形成特色文化产业。 五谷画是采用纯天然植物种子纯手工一粒一粒种子手工精心排列粘贴制作而成的艺术画,有花鸟,人物,山水200余种,在佛教.道教规仪中,"五谷"被视为天地精华之吉祥物.民间则将"五谷"作为避邪.镇宅之宝.中国传统更将"五谷”尊为中国食文化的灵魂。是馈赠朋友、陶冶性情、旅游纪念、居家装饰及欣赏收藏又一上选之物。 欢迎海内外画商、艺术爱好者、收藏家、装饰工程公司咨询洽谈订购。 ![]() ![]() ![]() 发布时间:2007-9-14 12:36:06 有 效 期:90 (天) 单 价: 最低订货量: ![]() 该公司所有产品信息(0)>> 该公司所有供求信息 (5)>> ![]() ![]() ![]() 小城厨师和他的五谷画 日期: 2007-8-23 来源: [ 三峡晚报 ] 作者: 李平 ![]() 走进陈艺的画室,感觉耳目一新。画室装饰得古朴雅致,有些超凡脱俗,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用各色农作物种子粘贴而成的色彩斑斓的作品。“你看这幅梅花的花瓣是用红豆做的,花蕊是用小米做的,枝条是用黑豆做的。”陈艺指着挂在墙上的梅花画告诉我。在他的工作台上,碟子里装着各种粮食,我惊讶于他是如何把成千上万粒芝麻、玉米面这样细小的东西粘上去的。“为了能表达出最好的效果,再小的也要粘,比如用玉米面做沙漠背景最好,要小心翼翼地慢慢粘,否则就走了样,不好看了。” 接着参观了他的众多作品:黑豆做的骏马,红豆、绿豆、黑米和小米混合做成的孙悟空、仙女散花以及各种山水花鸟、人物、动物……作品造型十分逼真,色彩斑斓,立体感很强。看着这些五谷画,让人联想到田园、庄稼和粮食,甚至有点想吃的冲动。 谈起五谷画创作,陈艺有很多感慨,他说没想到过去做过的工作其实都为五谷画创作在无意中打下了必要的基础。陈艺自幼喜欢绘画,上小学时,就被美术老师格外偏爱,成了美术课上的小老师。画画的爱好为陈艺带来了很多机遇,他高中毕业后,开始跟铁匠学打铁,后来又学木匠,但都没做多久,因为他不喜欢这两个职业。后来县里一家工艺美术厂招工人,陈艺因为会画画而找到了这份工作。 “工艺美术厂当时主要生产玻璃匾,20世纪80年代初,工艺玻璃匾很走俏,我的工作就是画画,别人再根据我画的图案涂颜色,装裱。”陈艺记得当时画的各种图案的名字,比如“龙凤呈祥”、“喜鹊闹梅”、“二龙戏珠”等等,因为他画得好,不久成了工厂里的骨干,但他并没在工厂一直呆下去。“玻璃匾只红火了几年,后来市场开始下滑的时候我就没做了,以玻璃匾为礼物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 陈艺离开工艺美术厂后,从事了一份与美术毫不相干的职业——当厨师。想不到的是,他的美术技能竟然再一次应用到了厨房里。 陈艺改行要学厨师的愿望其实很简单,最初只因为他自己很好吃。“我觉得做厨师可以吃到很多美味,所以很感兴趣。”1985年,22岁的陈艺来到宜昌,在一家大饭店里找到工作。 “我在酒店开始跟师傅学炒菜,做了几个月就受不了,夏天站在大火炉面前,温度高得很。我申请去做凉菜、摆餐盘,当时我说自己会画画,做食雕应该没有问题。”陈艺的美术功底真的派上了用场,他用水果和蔬菜做材料,用小刀把普通的蔬菜雕刻成各种精美的艺术品摆放在餐盘里,普通的萝卜、土豆、蘑菇到了他手里,就能做成水晶灯、小鸟、牡丹,甚至雕龙画凤。“我觉得饮食文化不光只是吃,应该有艺术的元素在里面。用蔬菜雕刻的各种东西,在我看来,就是一件件艺术品。让客人在享受美食之前有一份视觉上的美感。”那段时间,陈艺很迷恋这种特殊的工艺,只要一拿到水果、蔬菜,他就在琢磨做成什么有生命的东西合适,他说“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他体会至深。 1987年,陈艺回到家乡开餐馆,最先是开夫妻小店,他当厨师,妻子当帮工,由于忙于经营,他一直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特别的盘中功夫,甚至渐渐淡忘了。 近几年,陈艺开了一家小型酒楼,酒楼生意越来越红火,他把酒楼交给妻子管理,自己无事可做。“酒楼不要我操心了,开始我很轻松。每天跟朋友喝酒、打牌、上网,时间久了,我觉得自己有点玩物丧志,有一天,我一个人安静地躺在椅子上,突然想起了雕蔬菜那点事,我想既然蔬菜都能做成艺术品,别的东西也应该可以。但我老婆泼了一瓢冷水,她说都放弃了20多年的东西,现在还会做吗?我认为学到家的东西,在脑海里是不会忘记的。” 过去那些画在匾上的图,那些用蔬菜水果雕刻的飞鸟走兽突然在陈艺脑海里闪现,让他寝食难安。萝卜苹果之类的厨房创作已不能表达他对艺术的灵感,他要做点更疯的事,因此他开始玩新花样。 陈艺在百无聊赖的时候想起了多年前的“那点艺”,一时兴起的他最初只是想找点事打发时间而已,没想到这次还真干出了名堂。 说干就干,陈艺开始想到用草作画,他上山割了些青草回来晾晒,草干了后,他把草粘贴到木板上,结果以失败告终,“草干了,一碰就断,根本没有办法。”他试验了多次,仍然没有成功,他有些心灰意冷。 “草没搞成,我就放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感冒到医院抓中药,当医生把中药摆在一堆时,我看到了红色枸杞、淡绿色甘草,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药,颜色很多。我非常惊喜,我想搞中药试验一下。”陈艺用中药作画的试验再次失败。“中药切片很不规则,惟妙惟肖的线条和细节无法表现出来。”陈艺这次已经准备放弃了,他觉得自己有些异想天开。 陈艺真正开始五谷画创作是去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因听说大米要涨价,他想多买些米回去,于是有了全新发现。“我在粮店突然看到黑豆,心里真是一亮,赶紧问老板,还有哪些粮食的颜色好看?老板说绿豆、红豆、黄豆、小米、包谷、黑芝麻……我当时非常高兴,我确定用粮食作画这个事情肯定搞得成。” 陈艺认真挑选了多种粮食回家,立即开始创作,他把一幅黄山风光先画在纸板上,再顺着图画的线条把各种粮食一粒粒精心粘贴上去,忙活了一整夜,他兴冲冲地想把作品展示给妻子看,刚把纸板一竖起来,黄山图上的黑豆、黄豆、大米就哗啦啦地掉了。“每掉一颗,我的心就难过一下,那是我的心血呀。”他又试验了几幅,结果还是一样,妻子开始反对他,认为他浪费粮食,还浪费时间和金钱,但是陈艺却深深迷上了这个事情。 后来他发现是胶水过清的原因,他先后试制了十多种粘结剂,几个月后才成功。胶水问题解决了,他做成了第一幅作品——《金鸡独立》,陈艺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惊喜,但高兴劲儿还没了,问题就来了,他用枸杞做的鸡冠,由于受潮,枸杞鸡冠发霉了。“这个问题又提醒了我要注意选材和进行防潮处理。”陈艺反复试验,不断发现问题,并想各种办法解决问题,经过了一年的试验、调整和探索,他终于成功地做出了一幅骏马图。当陈艺把自己的五谷画挂在酒楼时,受到顾客的好评,并有人买走了他的画,这让他始料不及。这给了陈艺很大的信心,他一口气创作了多幅五谷画,画面有书法作品、人物肖像、花鸟虫鱼和山水画等十几种。每幅作品都经过选粒、风干、晾晒、绘图、粘接、装裱等多道工续,虽然程序复杂,但他做得津津有味。 目前,陈艺已投入全部精力进行五谷画的创作,已有不少顾客预订他的作品。关于将来,陈艺有自己的想法,他想把五谷画当旅游纪念品卖给游客,创作一批三峡风情系列作品,向世人展示三峡的特色文化,让五谷画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 五谷画的出现,让五谷杂粮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它朴素、自然地再现了大自然的风采,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陈艺看来,用三峡的粮食作五谷画,更有纪念意义。“把这个做成熟后,以后还想用树叶、树根作画。”陈艺大有在这条艺术道路上走到底的势头,相信他和五谷画都能一路走好。 ![]() ![]() [供] 发布时间: ![]() ![]() 农家小豆豆——创业好帮手 用农民自种的各种豆类、粮食、种子粘贴而成的工艺画,制作工艺简单,用料简单,品位却高雅。14岁儿童、60岁老人都可以制作。在家居、工艺品、旅游市场销售火暴。成本低,利润丰厚,是各种朋友创业致富的新门路。,既有雕塑艺术的造型特点又有绘画艺术的笔墨色彩效果。 市场前景:时下,个性化饰品大受欢迎。个性化消费营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旅游纪念工艺饰品市场蓬勃发展。因此,利用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形状和本身具有丰富色彩的的豆粒加工成豆塑画工艺品,也可以赚取时尚钱。利用豆塑的特异性容易赢得追求时尚年青人的欢迎。豆塑画作为市场上一种富有创意的行业,让捷足先登者赚取“时尚”热钱。 投资分析:豆塑画艺术风格独特,题材多样,它通过创作者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创作带给人们淳朴的生活气息。豆塑画工艺品投资少,在生产加工制作过程中,主要依*各种豆粒和创作者的双手,不必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设备和原材料。 1.工具投资:只需购置一些少量工具。如:裁纸刀、剪刀、雕刻刀、美工笔、胶水、油画颜料、清漆等,投资百余元即可。 2.材料投资:各种豆粒和卡纸按每月制作150幅计算共需60元。 3.场地投资:无需专门投资,利用空房间和自家客厅即可加工生产。 利润分析:1.生产制作:以生产加工20 x30cm画幅的豆塑画为例,一人每天可加工5-10幅,每幅市场售价为25—35元,每天产值125—175元,每月产值3750—5250元,每幅综合成本为6元(配画框),每月纯利润约为3000—6000元。 经营豆塑画吧:桂林、深圳等几家豆塑画吧,平均每家每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由于豆塑画是利用各种豆粒本身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艺术构思,制作的画幅趣味横生、内容丰富,能使人们在工作之余、日常休闲中自我放松、自己制作。当看到自己制成的豆塑画,那种快乐的感觉不言而喻。 函授教学办法:含2片VCD片,含盖了所有的说明、文化艺术类组照铜奖:农家女独创五谷画 2005-11-9 17:08:55 作者:江浩 我们平时常见的小米、绿豆等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巧手设计、精心粘贴后,就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真令人叫绝。这种用农作物的种子做成的画被称为五谷画,是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好生镇院上村28岁的李艳考经过潜心研究独创的。 自幼就喜爱画画的李艳考,去年春天,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幅用小米做成的地图,当时她就产生了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能用小米作画呢?如果再配上些其他农作物的种子作画,那画不就更加精彩吗?于是,她要来了许多作物的种子,铺开了封存已久的画案,执意要将这些种子搬到画面上,创作出一种新的画种。 在试做的第一幅五谷画时,李艳考怎么也表现不出脑海里想象的画面效果,不是色调灰暗就是线条死板,看起来都不和谐,李艳考不厌其烦,反复练习,不断试用各种作物种子,变换绘画形式,进行调整和探索,经过30多遍的试验,终于拿出一幅像模像样的五谷画来。从此她便一头扎进了种子堆里,潜心探索五谷画的表现技法,如醉如痴的进行创作。 不管是人物还是风景,不管是山水还是花卉,李艳考都想尽一切办法用五谷去表现,去塑造。她把玻璃、木板、纸盒当画布,把镊子、牙签当画笔,把种子当颜料,进行特殊的绘画创作,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李艳考的五谷画,色泽斑斓、立体感强、装饰味浓,不仅具有中国传统的绘画特色,而且还融入了西画绘画风格,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观赏她的五谷画作品,让人几乎不敢相信这些画都是用我们平时司空见惯的五谷做成的。在李艳考的画室里,那《腾飞的骏马》、《威武的将军》、《飞翔的小鸟》,都好像要从画中走下来似的,形象格外逼真。 谈起五谷画的创作,李艳考说得已是头头是道:“像小米、白菜种子等原料,实在太小了,必须用牙签一粒一粒的按上去,否则就走了样,这幅画的花蕾是用豌豆做的,花瓣是用大米做的,而花叶则是用芹菜的种子做的,制作一幅两平方米的作品,需要六七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即使是比手掌还小作品,也得要一天的时间。” 为了推销五谷画,李艳考背着重重的作品此处推销,曾经有一位老板给她出的价格是两元一幅,气得李艳考二话没说,背起作品就走了。卖五谷画得的钱虽然还不如她花的路费多,虽然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五谷画,但她的画知名度出去了,有人已经预订了她的作品,开始认识到了它的价值,李艳考对这种画种充满了信心。她希望把这份手艺留下来,使之成为当地的一种特产、一个名牌,打算申请专利后,再联系合作伙伴,形成大批量生产,争取让五谷画尽早地走进市场。 ![]() ![]() ![]() ![]() ![]() ![]() ![]() 有 效 期:90 (天) 单 价: 最低订货量: ![]() 该公司所有产品信息(0)>> 该公司所有供求信息 (5)>> 发布时间:2007-9-14 12:33:33 有 效 期:90 (天) 单 价: 最低订货量: ![]() 该公司所有产品信息(0)>> 该公司所有供求信息 (5)>> 发布时间:2007-9-14 12:35:16 有 效 期:90 (天) 单 价: 最低订货量: ![]() 该公司所有产品信息(0)>> 该公司所有供求信息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