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慕尼黑印象 李家邦 松江报

 上山虎888 2016-09-18

       飞机在德国慕尼黑中转。逗留虽然只有四小时,但慕尼黑却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
  慕尼黑,是久负盛名的历史工业名城,却有着诗情画意的郊外风光。飞机开始下降阶段,舷窗外灰白的云层,犹如积雪不厚的平原,“雪原”上纵横交织着细纹,像是轻风吹草划拉的印痕,有几处“水面”,犹如静静流淌着大大小小的江河。不久,就看见一望无际的“雪浪”奔涌而来,须臾,就涌盖住河面,整个空中只是莽莽云海。随即飞机下降,云海这一白纱被揭开。墨绿,青绿和红黄织成锦缎似的图案,几条细长的“金线”“银线”(道路),稀疏、不规整、随意地连缀着,红顶的小屋(别墅),多则几幢,少有成片散落其间。真是美极了!宛如展开的超大幅油画。之前,看到西方画家山水田园画时,还以为是画家艺术的构境呢。想不到他们的灵感,就来自现实环境的真实再现!它,不像中国北方中原棋盘似的田畴,横竖分明,树木线性排列,稀少,而是成片地分布。机场附近的田野格局,倒有点像中国的北方。
  出机场,看到附近配套的小汽车停车库,地上部分方盒形、明亮,竟有六层之多,其旁又有地下四层车库,顶上植有草坪,喷水浇之。充分利用土地,节约绿色于实处细处,堪称典范,可敬可赞!道路洁净,车辆稀少,出租车浅黄色的奔驰。2号航站楼北侧建筑,啤酒厂旁,立着外形大方简明的希尔顿大酒店。
  入机场安检。一位检查人员六十岁上下,身材魁梧,满头银丝,浓须黄白甚长。安查极仔细,从前到后,从上到下,摸测细致,腋下摸两三遍,待乘客脱下鞋子,并放在架上机器扫测,彬彬有礼请每位受检者坐在椅子上。鞋子测毕,另一位女服务员递上鞋子(礼貌热情,这在中国恐怕少有的礼遇)。安检后,转身看到他正对一个几个月的婴儿安检,对小孩子的小脚丫还摸了摸。不知是出于安检的需要,还是对婴儿的怜爱。如果是前者,那么德国人精细严谨的作风,由此可见一斑了;如果是后者,则慈爱可敬。
  登机口候机,发现洁净敞亮的大厅,除座椅外,竟还有几排单人躺坐的长椅子,供放腿脚。钝角形长躺椅,大腿略微上仰平放,小腿俯放。设计科学,极富人性化,体现了人文关怀,让乘客倍感亲切、温馨、舒适、轻松、惬意。这在国内我是没有见到,也许是孤陋寡闻吧,于细微处见人文关爱,让人肃然起敬。顾客就是上帝,就是亲人,不是挂在口头上躺在书面上,而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细微处,一枝一节总关情。细节之处见精神、见作风、见风格。从此细微处,也可见德国人的思想、工作、做事的风格,考虑得多周详细致啊!橱架上有厚厚的报纸,供顾客免费借阅或纪念,这倒不像上海,几乎看不见免费的,即使有,也空空的,成为空架子,成了真正的摆设。饮料,不只有纯净水,还有咖啡之类。满足多元的需要,尤其是国际性大型机场这样公共场所,热情、细致、人文。
  想不到,真想不到,短短四小时的逗留,慕尼黑给我的印象这般美好……

《慕尼黑印象》点评

第一节,    开门见山,慕尼黑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

           接着写什么美好的印象

第二节,   先写云层。用了连比修辞,先把“云层”比作雪原,详写雪原,写了雪原处“云层”的细纹、 水面 “细纹”像 “印痕”, 水面如“江河”,这又是连比修辞;接着把“云层”比作雪浪”,略写雪浪”。 再写城市。也用了连比修辞,把城市比作“锦缎似的图案”“ 油画”。接着用了对比修辞,与“中国北方中原”作比,异中有同。

第三节,      写配套设施。近处的停车库,远处的希尔顿大酒店(从近及远的写法)

第四节,      写安检。周到礼貌。“如果是前者,那么德国人精细严谨的作风,由此可见一斑了;如果是后者,则慈爱可敬。”是心理描写

第五节,      写候机大厅的长椅子。“几排单人躺坐的长椅子,供放腿脚。钝角形长躺椅,大腿略微上仰平放,小腿俯放”是叙述;“设计科学,极富人性化,体现了人文关怀,”是议论;“让乘客倍感亲切、温馨、舒适、轻松、惬意”是抒情。“细节之处见精神、见作风、见风格”运用了排比修辞。

第六节,      “慕尼黑给我的印象这般美好”与文章开头照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