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节民间神话传说

 姑苏记忆 2016-09-18

中秋节民间神话传说

 

     中秋节始于唐,盛于宋。因恰逢三秋之半,又值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故名。中秋之夜,冰轮高挂,因此被国人赋予团圆美满、思念故乡、祈盼丰收之意,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端阳节、清明节齐名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关中秋节的起源,一直伴随着瑰丽奇幻的神话传说,是中国多姿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嫦娥奔月:在中国,嫦娥奔月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美丽的嫦娥本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传说彼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在烈日高温的轮番炙烤下,海水沸腾,河流干枯,鸟兽鱼虾几乎绝迹,山林大火此起彼伏,无情吞噬着庄稼与茅屋,一切赖以生存的物资都在大火中被烧的灰飞烟灭。幸存的人们和动物奄奄一息,狼奔豕突,只为找寻能够遮蔽毒日的地方以及能够救命的水和食物。拥有一身神射本领的英雄后羿,目睹这一切,好生不忍。后羿弯弓搭箭,瞄准天上的太阳,一下子射掉了九个毒日,独留一个。王母感后羿射日拯救苍生之功,馈赠其不死仙药。嫦娥见几粒药丸放在家中,一时好奇吃了下去,顿觉身轻似烟,地球引力似乎已经失去了作用, 她再也无法逗留地面,霎那间腾空飞天奔月而去。

 

    还有一种比较悲情的版本:后羿射日成了众人顶礼膜拜的大英雄,之后他另结新欢,遂冷落了嫦娥。嫦娥非常失望,于是偷食仙药伤心而去;还有一则比较惊险的传说:话说后羿射日被王母赏赐仙药后,先将药交给嫦娥保管,然后率部落里的青壮男子外出狩猎。后羿之徒蓬蒙早就觊觎不死仙药,他乘后羿外出打猎,手持刀矛闯入后羿家后院,威逼嫦娥交出宝物,危机之下,嫦娥将仙药吞下飞升而去。嫦娥渐渐飘离地球,来到万籁俱寂的浩渺广宇之中,往何处去呢?她抬头望见一轮皎洁的月光,遂朝着月亮的方向飞去。

 

中秋节民间神话传说    吴刚伐桂:每当月满西楼之时,抬头仰望一轮明月,可以影影绰绰看到一些树形、人形黑影,由此衍生出吴刚伐桂的传说。奇书《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据说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在唐代就有了。吴刚是汉代西河人,曾追随仙人苦学修道,后来得道成仙。到了仙界中的吴刚偶犯天条,被老君贬谪到月宫,罚他将广寒宫前那株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伐掉。这棵桂树枝繁叶茂,枝干粗壮,吴刚一斧头砍下去,被砍伤的地方马上就完好如初。数千年过去了,吴刚没日没夜的砍,桂树随砍随合,依然挺立如初。吴刚每日做着徒劳无功的繁复苦差事,似乎永无重回仙界之日,而惩罚他的仙人似乎也没有一丝一毫原谅他的意思。李白咏叹道:“欲斫月中桂,以为寒者薪”。意思是吴刚不眠不休的砍伐桂树,只是想为在月宫中感到寒凉的人烧些取暖用的木炭。诗中很有些同情吴刚的意思。

 

     唐明皇漫游月宫:唐代的皇帝自认太上老君李聃为其始祖,因此唐奉道教为国教。唐朝的皇帝大都痴迷黄老之术,唐玄宗李隆基也不例外。相传某年中秋,唐玄宗与道教大师申天师相约赏月,道士鸿都作陪。望着一轮明月悬挂在如洗的夜色中,唐玄宗无限感慨,突然游兴勃发,想去月宫中玩玩。申天师闻言欣然做法,三人平地飞升,缓缓步入青云,不知不觉中竟然来到月亮上。唐玄宗一行欲漫游月宫,谁料宫前戒备森严,不让进入,只能在广寒宫外的栏杆前俯瞰人间。极目眺望下,只见长安城巍峨壮丽,宫室行人,纤毫毕现。正在啧啧赞叹时,突闻一阵仙乐入耳,端的是宛转悠扬,绕梁不绝,让听者灵魂出窍。唐玄宗通晓音律,于是默记曲谱。三人返回地球,玄宗根据记忆谱曲编舞,命宫人演奏伴舞,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据说,只要有幸欣赏过“霓裳羽衣曲”的人,无不手舞足蹈,物我两忘。此情此景,正应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词意境!

  

     玉兔捣药:据说嫦娥奔月之时,无意间将平时喂养的一只小白兔一同带入月宫中。玉兔在寂寞的广寒宫中陪伴嫦娥,日长无事,它便拿着一根捣药杵在石臼中捣制仙药。每当月圆之夜,只要你抬头细看,或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玉兔辛勤劳作的身影呢!“玉兔捣药”是有关中秋节的几个神话传说中最带温馨色彩的一种诠释。

 

     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故事还有许许多多,但最具代表性的或许就属以上四则了。

 

 

 

        插图为网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