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楷书必习欧体

 柳荫深处 2016-09-18

                              文/王连会

  实践证明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必要基础,从楷书入手是最为科学的,从魏碑和隶书入手行不行呢,行!但都不如楷书来的便捷高效。我们知道远足时抵达目标的线路有很多条,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实际最佳路线只有一条。什么是最佳呢,针对大多数人的综合评估自然不走那些过于陡险的近路,也不会走那些过于迂回平远的路,必要时候可以舍弃迂回而选择冒险,有时候也一定要迂回一下。不是单纯的为了抄近道就去走陡路险坡,或为了安全就永远迂回。现在需要辩证地科学地考虑一下入门的问题。

  那么,说到楷书起码有四大高峰要提,这四大高峰各有特点,不论走那条路目的都是跨越高峰到山峰那边去。从那条路走呢。又要面临选择了不是?答案是欧体。欧阳询或以欧阳询为宗师的以后各个时代的“欧体”,比如今人有田老师为代表的欧体。是不是非要先学欧体,这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和客观条件而定。在学欧体之前有几种情况需要大家了解和参考。

  举个通俗点儿的例子,手上有三种材料,第一是小麦第二是面粉第三是馒头,这是面粉的三种前后不同的状态,次序是不可逆转的。好了如果我们要做些面点,首选的原料应该是面粉,而不是小麦和已经蒸熟的馒头。你要是做煎馒头片当然可以直接选馒头了,而不是现用小麦磨面,或拿面粉现去蒸馒头。“取法其上”指的最佳之选就是我这个比喻要说明的问题。不同的水平选不同的教材和老师。老师是可以选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也很多。田老师水平高,他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培训所有人。

  对于初学者或已经入门的人或有一定造诣的书法爱好者来讲,身处不同的层次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事半功倍。盲目崇拜“名家”选错了“老师”那只能是浪费精力浪费钱财。有人推荐写颜体,有人推荐写柳体。推荐的人或许是好心,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有规律的。看我给你分析分析。

  欧阳询一直被世人推崇为“翰墨之冠”。欧阳询的楷书影响力最大,明清以来官方的馆阁体都是欧楷,不写欧体连状元都没机会了。看多了反而觉得不一以之为奇了,当时的考卷、公文、刻版等官方书体基本都是欧体。何为欧体?是以欧阳询为代表的楷书写法,在欧阳询之前已经有类似书体出现,欧阳询只是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同时进行了提炼加工。欧体出现在唐代初年,也就是公元550-650年之间。上承隋朝,根源追溯到魏晋,思想裂变的大时代。生产力发展后的文化繁荣给欧体产生和进化提供了沃土,当时还没有颜柳赵呢。自唐以后,历代学欧者代不乏人,而且是人才济济。因为学欧而成名者举目皆是,自唐以后很多书法大家都有着学习欧体的经历。实践证明,学习欧体是通往成功、实现理想的一条可行的平坦的近路。

  钟繇(yáo)(公元151年-230年)

  欧阳询(公元557年一641年)

  颜真卿(公元709年—784年)

  柳公权(公元778年-865年)

  赵孟頫(fǔ)(公元1254年1322年)

  钟繇是楷书确立的标志人物,前面承接着汉隶,是隶书与楷书过度完成阶段,楷书这时候还是婴儿时期,伟大前贤地不懈追求和探索实验和不断的努力创新才有了后来书法的辉煌。魏碑就是楷书的又一分支,魏碑是当时的很多工匠直接用刀凿来刻没有毛笔书写的过程,所以金属石头的结合产生了特殊的面目,笔画构成上跟楷书有太多相同之处,楷书发展到隋末时正好是青少年时期,可塑性是最佳的,欧体在这四体中时间最早,我一直认为欧体就是上面讲的“面粉”,后来的颜体是参照过欧体并吸收欧体的元素发展出来的,经过了盛唐辉煌,楷书进入了青壮年。柳体在唐朝后期了,因为作者在书写创作过程中为了标新要刻意回避前人的特点。这怎么说呢,越是早起步的越有初创优势,这个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形式美法则更接近一般规律,因为没有太多的约束,颜体轻易就能避开前人的特征,另辟蹊径。在笔画上要跟前人走不同的路线,你方我就圆,你收我就展,你中宫紧凑我就四面开张。这也还好。反正发展是一代比一代艰难啊,可走的路越来越少。到后来的柳体,前人的路可以走通的也差不多了快走绝了,怎么办呢。那就在笔画和结构上继续“出奇出新”,所以柳体有很多颜体的笔画,柳公权是很勤奋的人。尝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了,肯定没少走弯路,柳体在形体结字上不同于欧体也不同于颜体,在肥瘦上避开颜体的肥阔,在笔画上比欧体还要精简,几乎只剩下了骨头。到宋代宋体时几乎是比骨头还苛刻,当然那是刻板印刷的需要了,也许是后来美术字的鼻祖了。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也是走在了消减的路线上。再减少下去就没了。这条路可能已经走绝了,所以写欧体的多,写颜体的就少一些,写柳体的更少,写瘦金体的就少之又少了。宋末元初的赵孟頫更勤奋聪明,他发现做减法行不通了,思路别出,干脆在颜柳之间找路子,在晋代找素材,还好他条件很优越,能够看到官方继承的珍贵前贤碑帖。所以他取欧体结字,取柳体的骨,取颜体的肉,取王圣人的神。这几家他又不全要,部分接受,这也算创出一条不同古人的路,后人再走一步的可能还有没有?你说还往哪里走?写魏碑的和隶书的不少,但因为笔画结字尚有可以探讨的地方,标准难量化,这两种书体当时还属于探索时期,且后来没有什么发展就断绝了,这两支也许就此断代了,如今工具和认知都不同了。可以写写玩儿,终不是大美之体,不能堪当大任,也许未来有人能够闯出新面目在魏碑和汉隶之上。

  所以欧体是楷书的最佳状态,虽不是最高峰,但更加阳光,虽不是最高峰但有路可寻,欧体的营养是最全面的,欧体的笔画简化程度最好,起笔行笔收笔都最佳优化了,比较后来的颜柳不需要过度包装强化,没有刻意的造作成分。写起来十分顺手,中宫收紧的法则是楷书发展的正确路线。

  所以初学者学楷书要先从欧体下手,而不是从颜柳下手,这就是结论。

  楷书四大书体:欧、颜、柳、赵。那么学其他的楷书可以不可以呢?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不仅可以,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书家,必须要学,要学透学精。并且不仅仅是这几种书体。只要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机会都应该认真学习。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颜体:颜真卿的楷书就其功力、水平、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巨大,学颜而成名者也是大有人在。但是少年儿童,特别是几岁的孩子一入手就学颜不太合适,特别是那些女孩子。因颜体的特点是直朴苍老,古拙大度,敦厚雄伟。就其苍老古拙这一点年纪太小的孩子恐很难理解,很难领会。倒不如等年纪稍大一点了,有了一定的基础了再学颜体更好。

  再说柳体,柳公权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家,他的楷书骨力遒健,结构严谨,用笔方圆兼备,自成一家,世称柳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但有一个客观现象是,学柳的人不多,学成了名的更是少之又少。不是柳体不好,是说为什么没有继承人呢?原因我理解也许是太富有个性的东西大多数人理解接受起来不容易,大多数人选择避开。但这一支没啥发展是个客观现实,希望大家能了解这一点。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赵楷,赵孟頫的书法直追王羲之,甚至比王圣人的贡献还大好多,只是年代靠后,伟大程度自然就打折了,他老人家不仅在行、草、篆、隶方面,在楷书方面也称得上是一流高手。他的字潇洒飘逸,清秀典雅,雍容华贵,遒健挺拔,对后世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作为初学赵楷显然也不应是首选目标。因为他过于潇洒,甚至放纵,个性偏多,共性偏少。初学者还是应先接受规矩,先入规范,先找共性为好,待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去研习效果更好。

  欧、颜、柳、赵四大楷书各有各的风格,如果学不好也容易发生问题,比如:欧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僵死,颜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傻愣,柳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歪弱,赵体写不好就显得特别油滑。赵体露肉不显骨,是最为理想的书体风格,书法到此就没有后人再超越了。

  初学者学习欧楷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入门之路,这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学过欧楷后,对所有楷书类的字都要研究,书协有位行书的“行家”扬言王羲之写伟大的《兰亭集序》是在楷书繁荣前的大概二百多年,那么不写楷书,尤其是不写欧颜柳是可以直接练习行书草书的。其实他完全搞错了。表面上看是对的,细想就不对了,为什么呢,你看当代人看到的兰亭都是唐代或后代人伪造或仿写的,真的原作啥样子谁也没见过,纸或绢帛埋在地下,保存下来的可能几乎是零了。现在看到的古仿《兰亭集序》都是在欧体成熟之后的事了,因为李世民时期的大规模搜寻王圣人的书法那是空前绝后的,现在看到的兰亭都有浓浓的欧体味道。如果说他指的是神龙或定武兰亭,那么不但要写楷书还要特别写欧体楷书才能练写行书,是当时流行的欧体基础上才成就了唐代仿造兰亭而出现的“神品”。因为王羲之的真迹那就是迷一样的神话了,今人谁也没见过。见不到当然就是最完美的了。所有二王的挂名作品也许是千百个非王羲之创作出来的。虽然有提拔之类的考证文字,你要知道造假的可能比不造假的可能大无数倍,毕竟可以升官发财没后遗症的好事谁不削尖脑袋往里钻呢。所以我们不可以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扭曲了艺术的真谛,不可以以自己所能而误人子弟。

  所以初学者学行书要先从楷书下手,而不是从兰亭下手,这就是结论。

  欧楷应该用什么笔?如若具体地说,那就是羊毫太软,狼毫太硬。使用的笔一般都是兼毫,即羊毫狼毫和掺的笔。我个人感觉这种笔相对要好使一些,笔锋不要太长,笔毛不要太少。

  为了写好楷书,您在挑笔的时候一要注意笔杆直不直;二要看笔肚圆不圆;三是笔锋不可太长;四是写一笔试一试。写“九”字的背抛钩便可试出笔的质量。写完字要把毛笔涮出来,一定要洗干净,因为墨中有明胶,用完不洗随用随泡会损伤笔毛,要养成爱惜笔的习惯,不用就冲洗干净然后晾干。

  另外,对于写字来说,笔固然是重要的,但和手比起来毕竟是次要的,大家应该相信,同样一只笔,拿在不同人的手里会写出不同的字。在要解决笔了的问题后,我们更要努力解决手的问题。

  关于执笔问题,执笔问题自古就有争论,历史上有的书家告诉人们应怎样拿笔,还讲了许许多多的法则。但也有的书家,比如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只要注意指间不要太紧,掌心不要太实就可以了。实际上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也是有法的,“虚而宽”不也是法吗。“法”是必要的,“法”就是法则、就是规定、就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法虽然不是定法,法还是要讲究的,原则上说,无论怎么“执”笔,只要自己将字写好就是正确的。

  至于执笔的高度问题,也是众说不一,大多数人认可“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虞世南说拿笔的位置离笔头最大不可高于三寸。写楷书应在一寸的位置,写行书应在二寸的位置,写草书应在三寸的位置,他说的是很有道理的。虽然每个人的手大小不一样,但应基本差不多,这就是学问,规律和共性的东西,你不学你不问,也许一辈子都摸索不过来,这就叫一层窗户纸,一桶就破,古人通过千百年实践已经证明的规律,你一分钟就学会了。

  写欧楷执笔不可过高,笔管尽量垂直,因为杠杆原理决定的,如果执笔过高手对笔的把控就会消弱,执笔低能最大限度控制笔的灵活性。写大楷以下的字肘部可以伏案,但尽量使腕部抬高,以不影响挥运为原则。有人说古人是悬肘写寸楷小楷,纯属胡说,“古人虽然伟大,古人也要吃饭拉屎”,过分神话古人只能贬低自己。

  关于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中最重要的途径,其宗旨就是要在古人的碑帖中学习技法、法度和理解、把握书法的共性。因为那里是金才山玉海,是无尽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决定一个书家水平的高低,往往都是体现在临帖的基本功上。请注意的是,所说的碑帖是指古人遗留下的碑帖,并不是指今人的书法。这是因为一切艺术都是要经由历史所认可,都要经过时间的浓缩和检验,之所以你能见到古帖是因为在岁月流逝过程中有人愿意流传不丢弃,说明公认的好东西才有人留。今人的书法尚未经过这一不可缺少的程序,因此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楷模。更何况中国现今的书法正受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影响,已处在历史上最低谷时期。在临帖的问题上,最容易出错的就是两个方面:

  一种是知难而退。因为临帖的枯燥和对“自由”的约束,是不曾认真临过帖的那些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这是学习书法最大的“屠杀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初学者大都“牺牲”到这里。大都因为困难而退缩,因为枯燥而放弃。因为懒惰而毫无建树。

  二是糊写乱画。同样是因为忍受不了临帖的枯燥和约束,却又因为当时的眼界问题地想着“创新”和“自己风格”,于是便踢开“绊脚石”,打破“旧框框”,盲目地“创”起“新”来。其实准确地说这就是糊写乱画,“信笔为体,聚墨成形”。其结果也必然是一事无成。因为任何技艺本领的增进,都是在痛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只有“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这也”。

  既然是临帖,就要忠实于帖,不要总是想着怎样去“改革”它。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帖的短板你是感觉不到的,对于一个高手,就算临了不好的字也不会降低你的水平。反而是跟前人又一次跨时空沟通。即使你感到帖上的字并不好看,临的时候也不得去改,因为你看到的越来越多的“不好”会帮你在写字过程中怎样“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