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梅班级历史

 街心舞苑 2016-09-18


2011年9月,28位来自华夏各地的莘莘学子相遇于此,他们朝气蓬勃,他们满怀憧憬。这里,实现了他们的大学梦,而未来四年的酸甜苦辣,即将在此书写……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心性无染,本质高洁,承前而启后,历久而永芳。
至此,北京舞蹈学院汉唐专业第六届学子班级命名——墨梅

2011年10月16日,我们第一次欢聚一堂,作为汉唐专业的新鲜血脉,师哥师姐为我们举办了这场迎新会。自此,我们28人彼此从陌生走到熟稔,从青雉步向成熟。
第一次期中看课的好奇、第一次期末考试的紧张,更是提醒着我们未来课业的不易。

2012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们与老师一道出游踏青。游览名胜,感受自然,品味人生。
班级第一次集体外出看演出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哈姆雷特》,同样的舞台,不同的演员,不同的表演形式,总能带给观众不同的艺术品悟。

万物复苏之际,我们师生合力,在校园栽下了一棵象征班级精神的梅树。
大学的第一个实践周,我们游览了十渡、798、国子监……有人问及:大学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什么?我想,也许并不是一件清晰的事件,而是那些一起欢笑、一起放肆,共同携手走过的过往。
一年光阴弹指间,大二伊始,我们迎来了班级的1周岁生日,我们为了庆祝这一天,组织全班进行了一场欢乐而又充满刺激的活动——快闪。
这一学期,党建评估的《相和歌》、矿业大学的演出、正觉寺的《相和歌》、大美不言的《相和歌》、《踏歌》、国家大剧院培艺艺术基金的《相和歌》、《逍遥》、大学生艺术成果展……都是我们成为一名合格演员的见证。

2013年初,踩着辞旧迎新的脚步,墨梅的女生们集体参加了文化部春节晚会《相和歌》以及湖北电视台春晚《群伎献艺》的节目录制。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在校园内组织了一场募捐,将所筹善款寄往灾区,略尽绵薄之力。
大二的下学期,我们送走了青竹班的师哥师姐,迎来送往,即是传承,亦是期待……
2013年的实践周,我们28人集体远行,前往古都长安采风学习。
实践周过后,就是我们的北京舞蹈学院大学生实践系列活动《汉唐古典舞经典剧目及舞剧铜雀伎片段》演出,我们为之筹备了一个学期,终在盛夏之际呈于舞台。
大三,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更加的成熟了。一次机会,一场磨练,2013年10月,汉唐作品《逍遥》登上了CCTV第七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的舞台。
在这学期,我们迎来了汉唐专业的新生命——青莲。后之视今,犹如今之视昔,年复一年,循环不止……
11月,女生们再次登台,以经典作品《相和歌》代表舞蹈学院参加了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四校综艺晚会。

2014年2月,新年伊始,班内的12名同学随中国民族广播乐团出访加拿大巡演《五洲同春》,进行文化交流。
6月,基训、教程结业汇报为我们大学的专业课学习画上了句号。
7月,《梅花三弄》在北京舞蹈学院建院60周年纪念活动中上演。

2015年1月5日,一场供需终结了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从此,28朵墨梅踏入社会,追逐梦想,天各一方……

1月的6日、7日,是我们汉唐古典舞教研室倾力之作《孙颖舞蹈作品晚会——寻根述祖谱华风》的演出,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登上学校的舞台了。
四年的汗水,浇灌希望之花,四年的欢笑,织就锦绣年华,如今的我们,即将吐露芬芳,绽放芳华。
都说蝶飞不过沧海,蝉鸣不过初雪,繁华不过刹那。我们历经岁月洗礼,傲雪迎霜,唯有芬芳,沁人心扉,历久而弥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