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烧友变淘宝卖家 开公司要走品牌路- 李春明: 为一副耳机走上创业路

 内蒙古老国 2016-09-18

李春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多少次迎着冷眼,从没放弃梦想,多少次抱碗凉皮数零钞,心中仍坚实梦的方向。风餐露宿,却瞒着爹娘,硬着头皮充“高富帅”,所有困难都自己扛。

这是一个年轻的“老创客”。

他叫李春明。说他年轻,是因为他现在还是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大三学生。说他是“老创客”,是因为他从初三开始就做淘宝,从耳机“小白”成长为淘宝皇冠卖家。

在学院的帮助下,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拓展发展空间,正式走品牌路线。
他的成长,正逢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这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遇,李春明正是其中一个。

从发烧友到淘宝卖家

时间退回到六年前。

虽然已经上初三,中考在即,但这并未消弭李春明对耳机的兴趣。
自幼学琴让他对音乐有着自己的看法。“我喜欢音乐,但关注点和很多同学不太一样,比如听周杰伦的歌,有人关心歌词,有人关心演唱,而我关注的是乐器、配乐。”加之父亲的熏陶,李春明对音乐音质有着特别的要求,继而对耳机发起“烧”来。

“刚入门时,什么都不知道,常被一些商家忽悠。”

此时,网络时代的优势凸显出来。对于疑问,年轻人习惯上网求解,而除了谷歌、百度这些信息搜索平台,各类bbs(电子公告板)站点成为重要选择。这些论坛聚集了众多志同道合者,用户可以在站点获得各种信息、发布信息、进行讨论和聊天。李春明便是在聚集了众多耳机发烧友的论坛、贴吧里,完成了从“小白”到“发烧友”的蜕变。而拥有一副心仪的耳机,成为李春明的一大愿望。但现实是,“发烧”级别的耳机动辄几百元,更好的数千甚至几十万元。

“那会儿我妈工资一月三四千元,找家里要实在不好意思。”

心有不甘的他寻思着如何攒钱。在一家做耳机代购的网店,他问老板,如果他来找买家,老板给买家发货行不行。

“我本来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老板上心了,给我发了个报价单。”

这次意外让李春明认真考虑起做销售的事。因为,这基本上是“零成本”。

彼时,淘宝网在与ebay的竞争中大获全胜,正摩拳擦掌进行扩张。在淘宝网开店几乎“零门槛”,“不用保证金,没有其他手续和费用,只需要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注册,就能发布新商品。”

李春明用“运气”和“巧合”来形容他成为淘宝卖家的过程。“偶然认识了愿意与我合作的网店老板,如果不是他,我也做不到今天的程度。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用父亲的身份证,在银行意外开到了账户。在淘宝网也是,那会儿我还没有身份证,实名认证用的都是父亲的名义。”

春节前坐飞机去送货

网店开起来了。因为家里没有电脑,李春明不时到网吧里,在泡论坛的同时进行营销。

“这是一个小众的圈子,十万个买东西的人,大概8万个都会在论坛里,只要把论坛做好,就已经能笼络到80%的客户了。”李春明说。

而相比淘宝,在论坛里,人们对于资深坛友给予的信任度要更高。

“我用‘全新当二手卖’的办法,比如说全新的货,市场价2500元,成色新的二手价格为1800元,我卖2000元,接近二手价格。”

不久之后,李春明如愿买到了心仪的耳机。

可以说,李春明的生意是从论坛中成长起来的。“对于论坛,我始终有着特别的情感。”这种特别,在今年春节前发生的一件事上可见一斑。

今年春节前,李春明的网店推出一款预售产品,原本预计节前能送到买家手中,因而对买家做了如此承诺。令他措手不及的是,供货商发货的时间推后,等他拿到货的时候,已经是大年二十七,快递陆续停运。

“实在不行,只能我们亲自挨家挨户送了。”他规划好了送货路线:第一站河南,然后南下武汉,再奔南京,最后到云南。最终,他还是争取到了快递,为他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不过,他自己也在大年二十八,带着货飞赴云南。

“不只是承诺的问题,”李春明说,“订货的不少是论坛的发烧友,我本身也是发烧友,从论坛里出来,对论坛有一种情结,我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这很难用钱来衡量。”

第一次经历亏本

李春明没有把开店的事告诉父母。直到高一下学期,家里电视坏了,在修电视时,父亲发现了他藏在电视机底下的银行卡,卡内有一万余元的资金。

“父母当然反对,他们认为那个时候我的任务就是读书。”

这时,李春明已经渐渐脱离“下线”身份,能够独立联系海外商家,给顾客做代购。最终,他选择了坚持。“当时就用手机兼顾着,有空看一看,顺其自然。”

如今是李春明成为淘宝卖家的第六年。

6年来,国内网购呈爆发式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中国网购用户规模为8788万人,而到2014年12月,网购用户规模达到3.14亿人,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提升至55.7%。而淘宝,无疑是中国网民网购的主力阵地。

李春明的网店也今非昔比

他还记得,最早的时候他用的是普通店铺模板。“很简陋,店里没什么商品,跟个烂店一样。当时货品上架想用实物照片,家里地砖是米色的,我把地砖擦干净当背景,拿手机给产品拍照。”

现在,打开李春明最初开设的淘宝网店,页面左上方,是一颗蓝色的小皇冠标识。在淘宝网上,皇冠是网店信誉等级,卖家好评超过10000笔,被称为皇冠店铺。店里招募了专职的客服,产品也由过去的一两个扩展到多线。新品上架,作为店铺特色的实物图仍然由李春明自己拍摄,不过设备早已“鸟枪换炮”。

然而,得益于网购高速发展的小店,也面临着其带来的压力。

2013年,大一下学期,李春明经历了开店以来的第一次亏本。

“亏了9万多块,将近10万块。当时碰上一波降价潮,我没理会,认为之后会再涨回去,还压了一批货,但降价一直持续,没有反弹,最后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亏了。”

至于根本原因,“僧多粥少。”李春明认为,随着网购发展,大量商家涌入,竞争白热化。

激烈的竞争还引发了“刷单”行为。所谓“刷单”,又叫刷销量,指一些淘宝卖家找认识的朋友或网友买下自己的商品,但却不会真实寄送拍下商品的一种炒作手法。目的在于提升淘宝搜索结果页的“搜索排名”,增加店铺流量。因为消费者在网购时,销量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虽然现在各个电商平台都在严查“刷单”,一经发现,惩罚严厉,但铤而走险的卖家仍然层出不穷。

“一些客源由此被抢走。”谈及此,李春明不免郁闷。

为了应对竞争,李春明又运作了两家淘宝店铺,“能增加被搜索到的几率。”他解释道。

转型求发展

亏本后,进入大学就一心扑在学生会事务上的李春明回过神来,审视自己的经营,并陆续做出调整。
他招募了客服,着手建立经营团队。有了人,网店的产品线也得以扩充。“以前只有我一个人,只能操作一、两个单品,再多就忙不过来了。”此时,在学生会的经历也发挥了效用。“进大学后,我希望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学院也很照顾我,给了我一份我能力范围内的工作。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学会待人处事,学会多考虑别人,重视团队协作和管理。”如今,李春明的店里有7名员工,各司其职。

“要发展,不能总盯着圈子里看。以前往往会觉得花几百几千元买副耳机难以理解。但现在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都是不一样的,而音乐永远不会过时。对于好声音的追求,会让更多的人接受这些耳机,变得越来越大众。”基于这样的判断,李春明下定决心转型。

为了增加消费者对网店的信任度,李春明与人合伙,在天津和江西,分别开设了实体店。“对一般消费者而言,比如一个北京的消费者,在网上选购产品时,如果知道你在天津有实体店,会放心很多。不过,我们是以工作室的模式,没有用临街店面,酒香不怕巷子深。”

2014年初,在学院的多方帮助下,李春明注册了公司,有了正式的企业身份。随后,他相继谈下了一些品牌的代理业务,正式走品牌路线。“应该说时候到了,当你有能力做‘上家’的时候,为什么要去做‘下家’呢?如果你已经有能力直接去和厂家谈的话。同时,代理的品牌也在发力做推广,我们希望能抓住这个契机,发展自己。”

目前,李春明还在申请进驻天猫,进入btoc平台。“平台不一样,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你面向大众的时候,同样的东西,天猫卖800元,淘宝卖600元,很多客户还是愿意选800元的,还是信任度的问题。”

转型并不容易,首要面临的便是成本增高、利润降低的问题,而且竞争对手动辄千万元级别的投入也让李春明倍感压力,“但资金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头疼的还是不合理竞争。”

对于未来,李春明希望在稳住网店的情况下,进行其他的投资。他也希望能够尽力回报于多方照顾帮助他的学院。“如果发展得好,也许能和学院合作,提供实践岗位,给学弟学妹们历练的机会。”

你不是高富帅,怎么样,不拼爹拼己想做事。你是二代,怎么样,不坐吃山空有担当。只要你经营企业或在创业路上,我们将与你同行,记录勇气、希望或失望,听你的故事,与读者分享。

来源: 渤海早报(天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