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是如何把杂货生意做遍全球的,一件杂货背后是怎样的生意经?

 佳歌000 2016-09-18

杂货导语

“杂货”是什么东西?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会用到的各种小东西。

“杂货”在哪里可以买到?当然是各种杂货铺,街边小店。


然而“杂货”这个词在日本可不仅仅是日用品这么简单。全世界大约没有比日本更喜欢生活杂货的地方。那种喜欢是对每一件商品背后的劳动时间发自内心的欣赏和推崇。


不夸张地说,日本传统手工艺得以在机器大工业下得以保存,与这种欣赏不无关系。所谓 zakka(杂货),拿水杯举例,就是你每天随手端起的一个水杯,不仅仅可以喝水,还可以让你感到开心。


日本的杂货为什么可以做到世界闻名,一件杂货背后的生意经很有意思。




每年,在台湾和内陆都有很多杂货迷们特意做好攻略,专程去日本进行一趟怦然心动的杂货之旅。




日本有很多在全国开遍连锁店的杂货品牌。比如CAN DO、NATURAL KITCHEN、Seria等均价在100日元左右的店铺。


杂货种类非常丰富,从锅碗瓢盆到可爱饰品什么都有,还有很多跟迪士尼、熊本熊、船梨精、姆明等可爱形象的合作款。



在日本的大型百货商店里,4、5楼左右可能会集中出现漂亮的杂货店,一家接一家让女生们满心欢喜地逛到手软。


除了连锁,每个城市里还会散布着一些独立而个性十足的杂货店铺。可能在青山、新宿这样的时尚地标,也可能在自由之丘那样小店云集的杂货胜地。


无论是发源于北欧的优质高价品牌杂货,还是日本独立创意人的设计,甚至是手作的小商品,都能让人爱不释手,收获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日本对生活杂货有个称呼,叫做 zakka。zakka 是日文“雑貨”的罗马音。然而细究背后的含义,杂货和 zakka 还是有略微区别的。



如今,这类零售商品的概念所指范围,远远大于其原本所指的内容,包括了各式各样顾客原本不曾想过会用到的工具。



然而,在大约半个世纪以前,当日本正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阶段,“ZAKKA”却只特指水壶、扫帚、水桶等家庭必备用具。


现今又增加了注入刷子、盘碟、喝水用的玻璃杯、小刀、凳子、甚至偶尔还囊括了小吃、零食和化妆品。




比起杂货,zakka 更多代表的是一种附加价值更高的商品。


也就是说,以前你会因为杂货的使用价值而购买它。那么现在,你可能仅仅因为喜欢某一件 zakka 的设计而购买它,这个时候你所考虑的,更多的是使用价值之外的东西。



日本人对于 zakka 的态度细微而郑重


你可以看到从零售店到杂志等各种各样的场合提起这个词,其中不乏如奢侈品店一般的精巧店铺,里面销售的也不过是黄油刀、雨伞、勺子、手帕等日常用品。


著名的中川政七老铺,就是这一行的典型代表。



可以说,zakka 这个词在日本乃至其他推崇它的地区有了更为深层的含义,它所指向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仅仅是物品本身。



那么,zakka 到底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zakka 在日本的普及,主要有两个契机,一个是明治维新时期的开放政策,另一个,则是昭和时代的民艺运动的兴起。


在日本逐渐国际化的同时,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充斥了日本人的生活。其对立面,倡导民艺的运动开始萌芽。


1926 年,柳宗悦、河井宽次郎、滨田庄司等人联名发表了《日本民艺美术馆设立趣旨书》。1936 年,创办日本民艺馆。

柳宗悦在20世纪20年代发起了民艺运动,发掘了日本蕴藏的巨大文化财富,并把这股风潮引来中国。


但民艺风潮也导致了某些传统陶烧高级工艺的毁灭,是某种程度上的民粹和反智。



不过更重要的是,柳宗悦强调民艺是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机械生产的对立面上的。


他认为,民艺是手工艺人的智慧结晶,只有建立在手工基础之上的日常器具,才能被称作民艺——你很容易把这些描述和如今被频频提起的“匠心”、“职人”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它们的确有相当多的关联。




在柳宗悦看来,民艺是一种精神修养,日本作为一个手工业之国,为了延续日本的传统之美,必须重视民艺、发展手工业。民艺的衰落即工艺的衰落,而工艺衰落之后,必然带来审美的退后。


这一概念的提出,在日本全国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日本人开始重新审视工艺和艺术的界限。“民艺”作为工艺和艺术的结合,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1950 年代开始,机械化时代使得大量生产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在这种背景之下,日本开始进一步审视手工艺品的价值。设置日本手作协会,工业设计师秋冈芳夫等人在日本宣扬手作文化,并设立了多个手工工作室扶持更多的手工艺人。


商业化的成功,是 zakka 之风盛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现在,问起日式设计,可能你脑海中第一个闪现出来的词就是“简单”。


日式极简设计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还得感谢无印良品(值得一提的是,zakka 展的策展人之一深泽直人,就是无印良品株式会社的创意总监)。




但是在日本本土,除了无印良品之外销售日常生活杂货的零售商不胜枚举。


其中一个为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去过日本的中国消费者)所知的,就是 Loft 。


它通常在市中心开始巨大的商场,里面的商品尽可能满足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从化妆品到家具,手帐到服装,Loft 有多达 100 多个分类的商品,近 5000 多名正式员工,全国店铺的月销售总额高达 1000 亿日元。




如果要说 Loft 和无印良品的区别,就是前者兼容并蓄,更像个买手店,风格也不尽相同;


而无印良品的商品有统一的美学,它们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这样即便是设计生活杂货,也在表达统一的生活理念。


Loft 作为一个杂货专门店的成功,也证实了 zakka 拥有的广大的消费群体,同时可以看到,zakka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受到了大众的追捧。


loft:为了喜欢所有的人,所以我喜欢所有的物品。这样,我就喜欢全世界。




在当下网络普遍覆盖的年代,每个人都能从网上选购符合自己品味和喜好的商品。


挑选、购买、装饰、混杂、配对的过程每一秒都在发生,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ZAKKA”的魅力之一或许就在于,它提供了我们道不明却深有体会的乐趣。



现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被叫做 zakka 的事物。


正如杂字所言,这些事物通常无法分类,经常会发生变化,显得很混杂。


然而在这里面,被定义为 zakka 的这一类事物,代表着当下这个时代人们的新的生活习惯。



前不久,在日本的21_21 design sight 美术馆内,由安藤忠雄、深泽直人、三宅一生共同举办了一场杂货展,前去观看的人特别多。


在展会,很多杂货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一位叫Bruno 的参观者说,他除了看展之外,还希望在东京拥有一场愉快的买买买之旅。


“杂货,对我来说,是可以给我带来快乐的事物。就像在这个展览上,你可以看到很多的杂货,它们或许有着相似的功能,设计却各异。这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有的东西,当你把它买回家的时候,购买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另一位参观者 Emily 来自澳洲,这是她第三次来到东京。这一次,她和朋友一起来到了杂货展,她仔细地端详着展会上的每一个设计。


“这个很有意思,这里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小小的,我非常喜欢它们。其实我们的生活里,很多东西都显得太大了。”



她喜欢日本的设计,并且认为这些兼具实用和设计感的日本杂货,是她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你知道吗,我们每天都在大房子里进进出出,与很多人一起共事,我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箱子里面,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这使我感到厌倦。而杂货,就像是为我的生活开了一扇窗。”



如你所见,zakka 的发展史就像是一部社会生活的变迁史。


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之时,我们有更多去探访更大世界的可能。当生活选择日渐丰富的时候,人们开始重视内心,关注一种细碎的平常,因为其中隐藏着更隐秘的“自我”。


不过说来矛盾的是,zakka 作为对抗千篇一律工业化大生产而风行的产物,恰恰是消费社会最高程度的体现。


与其说它是一种工艺传承,不如说它是一种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