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格飞翔丨摄鸟入门基础教程

 快活林88 2016-09-18

每当抬头艳羡地看到

自由自在的鸟儿在空中翱翔

是否涌起一拍为快的冲动?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

如何成功定格鸟儿的灵动瞬间吧!


图片来自:尼康D5样张


前期准备


必备长焦镜

建议使用焦距200mm以上的长焦镜头,鸟类是比较敏感警觉的小生物,很容易被惊动而飞走;而且例如拍摄水鸟,它们大多栖息在我们不方便靠近的河口等湿地。此时,拥有一支长焦距镜头非常必要。

 

丨配件

稳固的三脚架对于获得清晰的影像非常重要,不过如果要长途跋涉拍鸟,则可以使用单脚架,更为方便快捷。

另外由于适合拍鸟的很多地区都是在湿地或丛林里,大片的天空和湖水会产生眩光。建议可带上偏振滤镜,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可能产生的眩光,让天空更澄净。


图片来自:AF-S 尼克尔 200-500mm f/5.6E ED VR


推荐拍摄时间和地点

丨时间

一天当中以日出与日落的前后较理想,日光较柔和,鸟儿也较有精神。以季节而言,例如山鸟大多会在春季进行交配,此时一些雄鸟会出现便于吸引雌鸟的鲜明羽毛

而鸟类迁徙的画面也是拍摄的热门主题之一。鸟类迁徙通常是一年两次,即春季由越冬地迁往营巢地,秋季由营巢地迁往越冬地。其迁徙日期各有不同,同时也受环境因素(营养等)的影响。

例如一些体形小的食谷鸟类,多半选择夜间迁徙,白昼蛰伏、觅食的方式;而选择夜间迁徙的鸟类会在凌晨异常活跃。

 

丨地点

不同的鸟具有不同的习性,我们需要善于观察。比如翠鸟喜欢站在比水面略高的树枝或岩石上,而一些山雀比较活泼勇敢,有时会主动跳近观察人类。

全球一共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以下三条路线经过我国境内:

 

“东非西亚迁徙线”的候鸟从蒙古进入新疆,跨越青藏高原后进入印度半岛,飞跃印度洋,最后在非洲落脚;

“中亚迁徙线”从西伯利亚进入我国,最后在印度半岛繁衍生息;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则从美国阿拉斯加到澳大利亚西太平洋群岛,繁衍后再北上,经过我国的东部沿海省份。丹东鸭绿江口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关键停歇站,成为鸟类迁徙的必经之地。


图片来自:AF-S 尼克尔 200-500mm f/5.6E ED VR


拍摄技巧

丨仔细观察起飞动作

拍鸟时预判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善于观察鸟儿起飞前的动作。一看到预备动作就立刻按下快门连拍,捕捉到起飞的精彩瞬间。快门速度可设置在1/1600秒以上,总体而言,鸟越小速度更快、距离越近速度越快、越是正面速度越快。

 

丨光源

光源也是摄鸟的重要因素。通常鸟类摄影爱好者会在清晨或近黄昏时拍摄,除了为配合鸟类习性,也考虑到这两个时间段可以运用侧光。若在正午拍摄,光线便是顶光,较难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


丨 曝光

拍摄鸟儿的每次机会都短暂而珍贵,按下快门前你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需要我们第一时间判断出曝光补偿的估计值并且熟悉掌握相机的测光系统。我们可以采用光圈优先模式,让相机的测光系统来决定曝光数值。

当阳光充足时,相机的测光较为准确。此时一般对曝光补偿不超过正负1/3档;阴天,多云等天气下,相机测光则可能不太准确。这时候,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曝光补偿,如果画面越接近白色,就更需要加曝光补偿。

对于鸟类拍摄而言,我们宁可欠曝一点,也不要过曝。


 丨对焦

为了拍摄清晰的鸟类照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重量以及环境因素,容易晃动;而且愈是大光圈的镜头景深将愈浅,一不小心被摄物就会模糊,因此在对焦时尤其小心。

机会通常是稍纵即逝,所以应在拍摄前预先做好对焦动作,在预测鸟类的动作后,先测光与对焦,待它一进入有效范围,只需做对焦的微调动作并马上按快门。一般对焦是对着鸟的眼睛。

关于对焦模式,若是拍摄起飞瞬间前后几张,单点对焦AF-S 就可以。如果要拍摄起飞瞬间及之后的飞行状态,那么拍摄时可用连续伺服对焦AF-C,对焦区域可选9点或21点。

拍摄远距离的体型小巧、机警的鸟类,不妨全程采用AF-C自动对焦。要注意,该模式下相机默认快门优先,即使没对上焦快门也能按,容易拍虚。因此建议先把相机设置成对焦优先。


图片来自:尼康D500样张


注意事项

在拍摄野生鸟类时,要注意别惊动鸟儿,尽量不发出声响,如电话铃声、谈话声音等都会惊动鸟儿。此外,不要穿着鲜艳,可以选择如咖啡色、绿色等接近大自然的颜色。若条件允许,迷彩服也是不错的选择。


 

看完这些摄影技巧

是否有信心去摄下飞鸟的姿态?

如果还有关于摄鸟的心得

那就快分享在评论区吧!



点击图片查看近期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