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实录》中有关倭冠侵扰安徽的记载 史褒善

 文化龙乡 2016-09-18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乙巳即公元155年7月30日)高埠逃倭自杭州西掠者沿途伤亡,至严州淳安县仅六十余人,以浙兵逼急由濠岭盘山突入歙县黄源口,徽州府守隘官民兵壮五百余人,见贼悉奔溃,贼遂流劫绩溪。至旌德,典史蔡尧佐率兵千余御之,不克,贼遂叩县南门纵火屠掠。过泾县,知县丘时庸引兵追击于塘败绩,贼乃趋南陵,县丞莫逞以三百人守分界山,见贼悉奔窜,贼遂入县城,纵火焚居民房屋。于是建阳卫指挥缪印、当涂县丞郭郊、芜湖县丞陈一道、太平府知事郭樟各承檄以兵来援,与贼遇于县东门,印等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诸军相顾愕贻,遂俱溃。一道所率皆芜湖骁健,乃麾众独进,为贼所杀。一道义男子义横身捍贼刃。亦死。(《世宗实录》卷424)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丙辰即公元1555年8月10日)南陵倭流劫至芜湖,纵火烧南岸,突渡北岸入市,各商民、义勇登屋以瓦石灰罐击之,贼多伤者,遂奔云。各商兵下屋,生缚二倭,斩首十级,贼趋太平府。是时操江都御史褒善驻太平,遣千户曾等督乡兵义勇杀虎手等兵,御之于马厂,大败。贼遂进逼府城,城中人断河桥防守,贼引而东,犯江宁镇,指挥朱襄、蒋率众迎拒,不能御,襄战死,被创堕马,官兵死者三百余人,贼遂直趋南京。其酋衣红乘马,张黄盖,整众犯大安德门,我兵自城上以火铳击之,贼沿外城小安德门、央等门往来窥觇,会城中获其所遣谍者,贼乃引众由铺岗趋秣陵关而去。(《世宗实录》卷424)

(嘉靖三十四年八月壬辰即公元1555年9月15日)苏松巡扶曹邦辅檄佥事董邦政、把总娄宇以沙兵击浒野关倭寇,歼之。初,贼自宜兴奔苏州,会柘林贼为风飘旋者三百余,进掠陶宅港,邦辅虑二贼合,且为大患,乃亲督副使王崇古会集各部兵,扼其东路,四面蹙之,贼逃至五龙桥,复至梅湾山。我兵随地与竞,颇有斩获。太仓卫指挥张大纲被杀,兵卒伤亡亦众。时政、宇督沙兵守陶宅,邦辅计陶宅贼据险且众,未可进兵,乃召邦政、宇以沙兵助剿一战,斩道十九级,贼始惧奔吴舍,欲潜走太湖,我兵觉之,追及于杨林桥,尽殪其众。此贼自绍兴高埠奔窜,不过六七十人,流劫杭、严、徽、宁、太平,至犯留都,经行数千里,杀戮及战伤无虑四五千人,凡杀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入二县,历八十余日始灭。(《世宗实录》卷425)

(嘉靖三十五年五月戊午即公元1556年6月7日)南京兵部尚书张鏊、巡抚凤阳都御史陈儒各奏:“倭寇突入淮阳,焚运船民舍,渐逼南都,乞速调客兵应援。”兵部议复,从之。(《世宗实录》卷435)

(嘉靖三十五年六月戊子即公元1556年7月7日)勒提督操江都御史史褒善闲住。初,褒善驻芜湖,闻有倭自浙西突至,即以是日驰往徽、宁避之,贼度江阴,过狼山,直抵瓜州,至扬州、宝应城大掠,皆江防地,官军无能御者。于是,南科给事中张师载论劾褒善选失职,遂坐免。(《世宗实录》卷436)

 

 

○嘉靖三十五年五月庚午(1556年五月十三 公元1556-06-19)○宁夏地震有声。○升南京户部署郎中胡廷兰为福建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兵部上宣府修边,蓟镇赏军会计之数。当用银五万余两。请下户部给之。户部覆故事各边岁饷取办内帑其修边赏军诸费原不领于司农,且国计方虚,势亦不暇他及,若必不得已请量发银佐之赏军,诏可。○巡按直隶御史周如斗以倭寇犯江洋请治操江都御史史褒善、参将樊景阳、把总张成已、姜旦、巡抚都御史张景贤失事之罪。而录阵亡百户戚继爵,后诏停褒善俸,褫景阳成己职俱戴罪杀贼,景贤姑免究,旦下御史问。继爵赠官升袭如例。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五


倭寇祸皖——历史上倭寇侵扰安徽记载

  

(天启六年闺六月丁未,即公元1626年7月28日)遣锦衣卫千户王莅民往徽州提拿吴养春等。先是,东厂魏忠贤奏:“徽民吴荣告吴养春家资巨万、结交缙绅,霸占黄山,盗卖木植。近闻黄山取木之旨,挟资打点,希求停侵。奉旨拆毁天下书院,吴养春不遵明旨,巧立名色,改为书馆,令子吴继序同汪时胤在内看书。招聚朋党,养春付与未到官男子吴逢元、方中凡本银三千两,在于天津做盐。因吴逢元、方中凡俱回徽州,遂将天津本银付胡君实掌管,以备有事,打点京中使费取用。养春又付郑一城等本银七万两在于扬州做盐。有弟吴养泽因家财不均,具告抚按成仇,养春父子将亲弟养泽谋死,复将七岁孤子嗣鹏鸩死,希图鲸吞。为恶多端,抗旨情弊具告到厂具题。”得旨:“欺君抗旨,久霸山场,犯人胡君实、吴蹇叔、程梦庚、许应章应荐茅培,俱著文书厂监侯。其未获吴养春、吴用誉、吴邦宰、汪时胤、吴继序、吴逢元、方中凡、吴继武,著锦衣卫差的当官旗前去与同抚按提擎,扭解来京,一并究问。所有卖木脏银数多并,著抚按严拿家属,经官人等监侯,追赃解进,以助大工。”《熹宗实录》卷七三七

(天启六年九月壬申,即公元1626年10月22日)先是,东厂司礼监太监魏忠贤缉获徽州犯人吴养春等,命付诏狱。镇抚司打问题参:言养春之祖守礼霸占黄山木植及山场地亩,积年擅利,并隐匿山地,总计赃银六十余万两,程梦庚等赃银十三万六千两,俱质对明白。得旨:“程梦庚等赃银十三万六千两,本司立限严追,吴养春赃银六十余万两,着行该抚按照数作速追解其山场木植银三十余万两,工部即差官会同抚按,估计变价解进,以助大工。山场地二千四百余亩,并隐匿山地假以抛荒地土未入册者,查出升科,不得仍前隐漏。工部请以营缮司主事吕下问董其役,仍给专敕,以重事权,山场地亩即归朝廷,合专责抚按官丈量等则四至,酌定科赋。”另疏具题。上从之。仍嘉贤缉获之功,赏银五千两并钞币,荫弟侄一人,世袭锦衣卫指挥使。下问即出,徽郡骚然,凡酿大变。郡守石万程力持不得,竟祝发去。《熹宗实录》卷七十六

(天启六年十月乙丑,即公元1626年12月14日)吏科给事中李鲁生言:“徽州府知府石万程为黄山事,弃官削发而去,受事避难为身家之图,其风不可倡也。天王圣明,而传谤造言,暗伏翻覆之计,其渐不可长也。保定知府祝万龄一月两推,岂曰无因?恐旧宰为累,踉跄揭辩。最可异者,谓天变、地震、物怪、人妖为毁拆书院所致,非圣无法,诬天枉人,其志其(甚?),其计甚毒,两臣事虽不同,而挠国是、摇人心,为害则一。”得旨:“石万程遇事畏难,托病规避,著削籍为民,当差追夺诰命,永不叙用。祝万龄著冠带闲住。”《熹宗实录》卷七十七

(天启七年三月辛未,即公元1627年4月19日)直隶巡按御史杨春茂丈明黄山开具勘册疏言:“黄山介徽、宁二郡,延茅二百余里,山之西北距太平县八十余里,小民输税之业与吴养春无涉也;山之东南距歙县一百二十余里,并计山七千七百余亩,内吴养春山二千四百亩,曾经骆御史追断一千二百亩入官。今查出隐匿出升科者五百四十六亩,恐尚有隐匿,再加五百亩。林木青葱,不可胜用。前者之变价三十万者,自事故养春之山而论也。除养春三千四百四十六亩入官之山罚其欺抗之罪变卖作赃进助大工外,至原属徽、宁百姓者,乞以天地自然之公利,还听樵采于民间,但命有山人家尝年纳税,不得效万隐匿。养春山场俟酌定赋客,承买者依额征输。得旨:“朝廷所追究不宥者,欺君抗旨之吴养春,其名姓厣年输赋本无欺隐者,著仍管业,纳税如故。吴养春照依原旨追赃三十万,以助大工,务期足数。山场地亩入官之后,亦照原旨细加丈量,酌定额赋。承买之人依额征输。所称各姓原业,还确查册籍,的无漏隐及为吴养春诡寄情弊,另行具奏该部知道。”《熹宗实录》卷八十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