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初涉钓鱼的人来说,提竿的迟早的确是一大难题,因为提竿的早晚要根据垂钓时的具体情况,如各种鱼摄食习惯不同,还有垂钓方法及用饵的不同,鱼的饱饿及气候水质等各种不同的情况,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提竿方法。下面谈谈在垂钓时提竿的常规判断和操作方法,仅供参考。 用软饵垂钓,漂一动,不管上升、下沉,立即提竿。因为饵料比较软,提竿的时候鱼钩钩尖容易穿过饵团扎进鱼嘴。若没有及时提竿,软饵被鱼吸吐后脱落,钩上没有饵料,鱼儿就会离开。 用颗粒饵、较硬饵垂钓,鱼儿会多次吸吐。鲤鱼鲫鱼生性多疑,见到钓饵,会试探一下,感到安全,才摄入嘴里。此时浮漂先点动两下,再上升或拉黑,浮漂反应出鱼的摄食过程。当浮漂点动时,就是给钓手一个提示:有鱼碰钩啦,准备提竿了!让钓手从容不迫,钓上鱼来。 上述实在正常情况下的一些办法。若在气压很低、水里缺氧,鱼儿口不好的情况下,要盯紧浮漂,早提竿为好。还有钓深水,水线长,鱼咬钩后要经过一段时间,信号才在浮漂上反应出来,所以钓手见到漂动的时候,早提竿为好。 夏天用虫饵、青草钓草鱼时,提竿一定要晚,因为虫饵和草叶伸展较大,草鱼咬食时往往先叼住伸展在钩外的部分,再慢慢吸入带钩的主体,所以见到漂动,甚至拉黑漂,不必急忙提竿,真正让它咬上钩子,提必中钩。 在低水温情况下用手竿配松散的饵料钓鲢鳙时,一定要聚精会神,看紧浮漂,当浮漂上下轻微跳动的时候,立马提竿。因为此时的鲢鳙见到钓饵,它会张着大嘴吸吐,不会自行中钩,也不会黑漂。 这与夏天用海竿配硬饵飞钩钓鲢鱼有很大区别,夏天是鱼先中钩,拉黑漂拖倒竿,晚一点提竿也不会跑鱼。因为中钩的鱼它受痛逃跑时,散在体外的钩在鱼儿挣扎晃动中,还可能扎在鱼身体外面,钩得更牢,所以这时钓鲢鱼提竿晚不会有问题。 从鱼的方面看,有积极摄食、勉强摄食和不爱摄食三种表现,如水温适宜,水中含氧充足,鱼又处于饥饿状态,这时它们非常兴奋,会积极摄食。有时它们在钓饵旁快速游动,形成较大的水流,如果漂子调得特别灵敏,钓饵在这种水流的冲击下,上面的浮漂会有反应,这时提竿,当然是空钩。所以钓手要稳住劲,多加分析,就能较准确地判断出哪是鱼咬钩,哪是虚假信号。 如果水温低,或水中含氧不足、水太肥、鱼儿不饿等,遇上这些情况在操作上与前者应有区别,这时鱼儿表现懒洋洋的,见到钓饵,出于其本能,它会勉强叼一口,显得有气无力,反应到漂子上就只有轻微的动静,如果钓手不提竿,鱼儿就过去了,很难回头再咬钩。所以凡遇以上情况,见漂动就提竿,才不致错失上鱼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