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的主题是,通过量能演变判断指数关联,热点板块,赚钱效应及操作策略
成交量反应场内外资金的博弈,那我们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用资金博弈的态度来应对,大的方向要考虑获利盘,套牢盘之间的转换,细节则要考虑这些“盘”是什么类型的资金,比如:隐藏大鳄,基金,机构,游资,散户等等。因为资金力量不同,对应市场力度和深度会有很大不同,当然,仅仅分析量能对操作来说还远不够,还有题材,环境,市场认可度等等,因为我是短线交易客,所以,整体思路都是沿着短线交易来考虑。。。
量能演变判断指数关联,这是大局观,结果就是判断哪个指数强,股票池应该侧重的重点在哪。
以沪深指数及小市值指数为范本来判断,当然,你也可以自制指数,比如权重指数,强势股指数,周期性股票指数等等。


上面分别是沪深指数,中小板,创业板指数。从以上四种指数来看,沪深指数量能背离最厉害。中小板和创业板也有背离,背离力度偏小,再者,创业板出现底量超顶量,且有持续架势。所以,近期是以创业板的股票为主导,中小板跟风形成的反弹。
首先理解一下急跌后的缩量反弹,且有一定反弹时间。因为市场有了赚钱效应才会有源源不断流入的资金,当这股资金通过其交易手法获得收益后,会影响周边的人,会不断加大投资,所以这就是赚钱效应示范下的资金形成的趋势产生。当加大投资后,发现赚不到钱,甚至于赔钱的时候,资金就会谨慎,会离场,更甚于行情末端时,有些资金选择杀跌出局。这就解释了缩量上涨,如果有一定的反弹时间,后面多数都面临着短线急跌。
放量上涨则不同,在赚钱效应示范下,会有资金源源不断流入,资金的合力会推动市场步入上涨趋势,直到没有赚钱效应为止。
所以,指数的量能演化分析,要选择做主升的,放量反弹的,不能做缩量小幅反弹的。
确定了大的指数后,要选择一些板块,要选择不断有增量资金入市的板块,其实市场炒作核心就俩,赚钱效应和比价效应。那这波就一定要选择手游,网络金融等主升的板块,不可选择煤炭,银行,地产等超跌反弹的板块。因为超跌反弹,赌的是有增量资金入场,如果没有呢?岂不是浪费了大好行情,主升板块,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有增量资金入场,有赚钱效应,这是看到的!
还有一点,想必短线客都能明显感觉当行情接近末端的时候,自己的股票池都不好,有时大盘上涨,股票池反而上涨家数小于下跌家数,觉得钱很难赚,这就是赚钱效应出现了变化,这时就要谨慎小心,配合结构分析指数位置,就要及时调整操作策略,不能追高位置,涨幅高的前热点板块,反而要选择中低位的其他个股作为替换。当指数见顶后第一波下跌,如果市场还能挖掘出新热点,则以做新热点为主,因为在前趋势的引导下,还会有部分资金认为市场是正常的获利回吐,会有继续新高能力,所以,还会有新资金来推动新热点的上涨,当所以资金都发现市场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时,就会有纠错资金,获利资金等众卖出,巨大的抛压引导下,就会形成三浪主跌,主跌阶段,也有有小股资金逆势,但是,很难长久,所以,这个阶段要选择前期刚启动,被市场无情扼杀的板块,最好有资金被套进去,如果有热点配合,更完美。当下跌浪走完时,就要选择在下跌中抗跌的板块,或者新热点。绝对不能去做超跌的!
下次再谈谈具体的个股量能应用。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