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甜蜜讲堂】警惕高低血糖&血糖值的正确处理方法!

 苏天启 2016-09-18



讲这个课首先我这个题目起的其实很有味道,为啥不是高低血糖的处理方法,而且高低血糖血糖值的正确处理方法。

对了,应为高低血糖,血糖和血糖值不完全是一个东西。

首先我要讲的是高低血糖。

其次是高低血糖值。

最后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高低血糖:

高血糖:高血糖这个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我们这里着重讲一下高血糖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讲到酮症酸中毒,就必须讲啥叫酮体:乙酰乙酸及β-羟丁酸和丙酮。丙酮虽 为酮体,但不是酸,不影响血HCO3-,可由肺呼出。而乙酰乙酸及β-羟丁酸的积聚则影响HCO3-,出现酸中毒。饥饿时,脂酶活性上升,脂肪分解代谢增强,最终使乙酰辅酶A的生成大量增加,超出其氧化能力。


 乙酰乙酸及β-羟丁酸在体内(特别是细胞外液)的积聚,还伴有胰岛素降低,胰高血糖素、可的松、生长激素、儿茶酚胺及糖皮质激素等不同程度的升高,是机体对饥饿的极端病理生理反应的结果。


常见的表现现象:出现烦渴多尿,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伴头痛、嗜睡、烦躁、皮肤潮红、呼吸深快、呼气中可有烂苹果味,严重者出现脱水、昏迷等症状。


常见诱因:常发生在治疗中突然停用胰岛素或伴有各种应激,如感染、创伤、手术及情感刺激等,使原治疗的胰岛素量相对不够。患者血糖、血酮明显增加,酮体的产生(特别是在肝脏)超过中枢神经及周围组织对酮体的利用。


 饥饿性酮症酸中毒:为饥饿产生的中等度酮症酸中毒,在开始的10~14h,血糖由糖原分解所维持。随后糖异生即为葡萄糖主要来源,脂肪氧化分解(特别在肝脏)加速,导致酮症酸中毒。运动和妊娠可加速该过程。(部分2型患者喜欢空腹运动,这个其实不是很推荐)

 

低血糖

这个也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很高的一个急性并发症(结合我自身大学低血糖的情况)

讲低血糖,就必须说下血糖,提高一下患者对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认识


血糖:系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是人机体活动的重要能量,对维持人体物质代谢、脏器功能,尤其是脑神经组织所需要的葡萄糖几乎完全依赖于血糖的持续供能。暂短的低血糖可引起明显的脑功能障碍;长期而严重的低血糖,将会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乃至死亡。但是,低血糖症的最大潜在危险性,往往是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到,其所引起的严重恶果。正因为如此,及时识别和及时处理低血糖甚为重要。


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一般以成人血浆血糖浓度(血浆真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儿童低血糖诊断标准比成人值低1.11mmol/L,但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


常见的低血糖原因:1、胰岛素注射计量过大。2、餐前胰岛素注射后,饮食摄入不足,或者进餐延迟。3、反跳型的低血糖。4、大量饮酒后。5、激烈的运动。6、应激状态消失,比如女性的生理期,外伤,感染等。7、洗热水澡。8、迷走神经病变。9、自己的目标血糖不合理,有的患者非常害怕高血糖,担心血糖高会引起糖尿病的并发症,追求完全正常的血糖目标,常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

低血糖发生后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发生低血糖症候群,此为低血糖的代偿性反应,患者有面色苍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颤、腿软、周身乏力、头昏、眼花、饥饿感、恐慌与焦虑等,进食后缓解。

 

中枢型:

(1)意识障碍症状

大脑皮层受抑制,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头痛、淡漠、抑郁、梦样状态,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有奇异行为等,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常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症。


(2)癫痫症状

 低血糖发展至中脑受累时,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抽搐,发生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去大脑僵直状态,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各种反射消失。


(3)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受累症状

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时,神智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抽搐,锥体外系与锥体束征阳性,可表现有偏瘫、轻瘫、失语及单瘫等。这些表现,多为一时性损害,给葡萄糖后可快速好转。锥体外系损害可累及苍白球、尾状核、壳核及小脑齿状核等脑组织结构,多表现为震颤、欣快及运动过度、扭转痉挛等。


(4)小脑受累表现

低血糖可损害小脑,表现有共济失调、运动不协调、辨距不准、肌张力低及步态异常等,尤其是低血糖晚期常有共济失调及痴呆表现。


(5)脑神经损害表现

低血糖时可有脑神经损害,表现为视力及视野异常、复视、眩晕、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


(6)周围神经损害表现

低血糖晚期常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而致肌萎缩与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肌无力或肌颤等,临床上曾有低血糖患者发生肢体远端呈手套袜套型感觉异常者。还可有周围性刺激与灼痛性改变等,这与其脊髓前角细胞变性有关,也有人认为与胰岛素瘤引发的低血糖所致肌萎缩与肌炎有关。低血糖性周围神经病变还可致足下垂、手足细动作失灵、如不能写字、不能进食、不能行走、甚至卧床不起。

 


高低血糖值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血糖仪,动态等,能给我们多少参考?


 静脉生化结果与血糖仪为什么有误差?首先,两者所采集的血样本不同。通常血糖仪检测的是末梢全血葡萄糖,而生化方法检测的是静脉血浆或静脉血清葡萄糖,这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讲,空腹时,末梢全血糖值低于静脉血糖值。而餐后,由于末梢血是动静脉混合血,因此,餐后末梢全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较接近或略高于静脉血糖值。但是,有些血糖仪内部已做了校正,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其次,血糖仪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误差。这一点最常见,比如未按使用说明的标准步骤进行操作、血量不充分或因血量不够而过分挤压局部,导致组织液混入、消毒皮肤的酒精未干、血糖试纸受潮或失效等等。


第三,大生化仪的系统误差及操作误差也可能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选用的大生化仪的型号、仪器生产厂家所选用试剂、血样本处理方法、人为操作等因素,均可影响测试结果。尤其是采血至测定时间过长,会使血中葡萄糖分解而造成数值偏低,暑天尤为明显。


第四,与正常人一样,糖尿病病友的血糖也受自身激素水平变化、情绪、饮食、运动及药物等影响。一天24小时的血糖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甚至在某些时段有很大的波动。在进行血糖值比较时,如不在同一时间进行测定,其结果缺乏可比性。


 血液样本有末梢全血,静脉全血,静脉血浆,现在又流行测组织液,这个最不准的就是组织液了由于扩散梯度的问题,很容易丢失很多血糖尖峰。


家用手持式设备,连临床确诊糖尿病资格都没有。

 


高低血糖的处理方法:

这里不得不提,这样命题的空泛,因为患病个体的差异,病人的年龄,患病情况,总药量,身体情况,胰岛素是否合适,有无并发,体质如何,都不知道,每人1g升多少血糖我们都不清楚,哪能那么千篇一律的5g升1.1呀,升不到的太多了,升过了的更多,这里更不涉及ISF了,这个就更如那象牙塔一般。每个人实际情况都不一样,书总要去写,写必定有规范,太难详尽。望各位听众,理解糖尿病个性化的真谛。

 

高血糖

高血糖,怎么办,追呗,这个高血糖分两种。


1、已经伴随酮症酸中毒,呼吸急促,四肢乏力血糖大于16.7mmol/l

2、简单的血糖高,并无严重的酸中毒反应


已经有酮症酸中毒倾向血糖降低幅度每小时3.9~5.6mmol/L,同时建议入院,酮体消失后血糖应维持在13.9 mmol/L以避免低血糖及脑水肿,


大量饮水以纠正严重的脱水状态,一般每30分钟再800~100ml建议淡茶水,有利于酮体的排出。


 简单的高血糖,并无严重的酸中毒反应:这个就涉及追加了,


谈追加,首先谈2个公式,这个公式,个人觉得有误差,但是因为调血糖是个个体差异很大的问题,讲,肯定要有个共性的东西,这个提出来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1800/1500法则这里我想说下,基本玩泵的都接触过,算ISF的。


速效:ISF(mmol/l)=1800/全天胰岛素总量(基础量+维持正常饮食的餐时大剂量)/18


短效:ISF(mmol/l)=1500/全天胰岛素总量(基础量+维持正常饮食的餐时大剂量)/18


算出来你1iu能降低多少血糖,然后追加。这里强调一个高血糖状态下,胰岛素敏感的降低,可增加50%~200%补充追加量,如果非常严重的,可用全天的总量的20%皮下组摄,每2~3h视血糖决定。

  

低血糖

低血糖,吃呗


低血糖处理

 葡萄糖应用:对急重症的低血糖伴昏迷者,为避免病情进行性变化,必须快速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50100ml,必要时重复12次,直至患者神志清醒后,继之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使血糖维持在8.311.1mmol/L150200mg/dl),观察1248h以利脑细胞的恢复和防止再度昏迷。如不具上述条件时,对低血糖昏昏迷者,又不宜饮糖水而引起窒息,此时可用蜂蜜或果酱等涂抹在病人的牙齿、口腔黏膜,或鼻饲糖水亦是急救措施之一。


胰高糖素应用:可在发病后和50%葡萄糖液同时应用,一般剂量0.5~1.0mg,可皮下或肌内注射,多在10~30min神志恢复,必要时重复应用。


肾上腺素应用:当严重低血糖伴休克者,又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中小剂量应用,但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慎用。



肾功能不全者,尤其是Ⅴ期糖尿病肾肾病病人,由于存在自主神经病变,肾脏糖异生作用减退,极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应避免用药剂量过大,作用过强。


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后的1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数天后易发生低血糖,这种低血糖常发生在血糖控制后不久,此时胰岛素用量要及时减少,当血糖控制接近正常时应经常询问病人有无饥饿感,或评出偏低血糖先兆。


首先确定自己能多少g葡萄糖升1mmol/l的血糖,根据是否有活性胰岛素残留决定要加的葡萄糖的强度一般推荐普通的方糖,一个4g一般成年人女性体重50-60kg的女性这样的一个方糖也就是升1左右的血糖。而成年男性则更少,1的血糖都升不到。小孩子这样的方糖也是如此,只是升的要多点。我比较喜欢的是515理论,小孩子用5g计算,成人用15g计算。


如果低血糖发生在餐后,由于胰岛素作用效果还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也就是活性残留,给予5-15g的快作用碳水。


要记住无论吃什么,低血糖都不会立刻恢复,基本也要15分钟才能起效,快作用碳水只能维持1h左右。


东城博客超链接:东城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