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密尔顿》:“十美元上的国父没有父亲”

 睿智。启点 2016-09-19

撰文:龙荻


大多数人想到历史剧,尤其是讲美国独立建国、有些“神话”时代主题的,很容易先入为主进入思维定式,觉得这样的戏无外乎用冗长的对白,用过于书面的英文宣讲和辩论自由民主和宪政。然而,最近在百老汇大热一票难求的音乐剧《汉密尔顿》(Hamilton)中,编剧和主演林-曼纽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则颠覆性地用了嘻哈说唱为主的方式,演绎了国父汉密尔顿传奇的一生。对于曾专业学习美国历史的我来说,看这出戏是不需要事先补习历史的,之所以萌生去看的兴趣,正是觉得用说唱来述说那一段历史兴许是个好主意,好奇该如何说唱才能出彩,看完之后觉得,此剧如此来演,倒是恰恰好。




在美国的建国之父之中,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经历是传奇,也是例外。汉密尔顿是其母亲和情人的私生子,生在加勒比海小岛上,之后被苏格兰生父抛弃。他10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财产被母亲的合法丈夫收走,在家里朋友的帮助下,留下了34本书给汉密尔顿兄弟。后来他们被表亲收养,但没过多久,表亲也自杀了,最后他被赏识他的聪颖和才华的有钱的好心人养大。在离开海岛被送往新大陆读书之前,汉密尔顿一边做工一边苦读,迷上了阅读和写作。小岛上的生活已经容不下这个天资聪颖、好学又极其上进的孤儿。他来到了纽约,凭借自己的努力就读于国王学院(今天的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当了律师。


不到30岁的时候,汉密尔顿参加了独立战争,成为华盛顿的助手。在所有参加制宪会议的国父中,他是最年轻之一,且出身最是卑微(本杰明·富兰克林出身也算一般,但富兰克林的父亲至少是小业主),没有家底的他,不像杰斐逊等国父拥有庄园和奴隶。制宪会议之后,为了让宪法通过,汉密尔顿和约翰·杰伊、麦迪逊一起写了上百篇的《联邦党人文集》,其中三分之二都由汉密尔顿写成。建国之后,汉密尔顿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财政部长,架构了美国金融体制的雏形。在他和与他有着多年摩擦的亚隆·伯尔(Aarron Burr)决斗身亡之前,他的大儿子就已死于决斗。汉密尔顿不仅是国父里少有的出身海外的人,也是最年轻的几个参加制宪会议的人之一(时年34岁),同时还是建国后第一桩政治性丑闻的主角。历史学家罗恩·切尔诺(Ron Chernow)用了600多页的篇幅来书写汉密尔顿短暂的一生,其中,汉密尔顿从私生子到新大陆的20年经历,历史学家用了40页来描述。在音乐剧《汉密尔顿》里,汉密尔顿49年的生命(他的确切出生年份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1755年,一种说法是1757年)用了两个多小时来演绎,而在概括书中前40页内容的第一首4分钟的歌里,林-曼纽尔·米兰达唱道:“十美元上的国父没有父亲。”也正是这支歌,打动了传记作者罗恩·切尔诺,他答应成为该剧的历史顾问。


这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分上下两幕,以独立战争建国的时间线划分,最后的录音专辑里收录了上下两幕46首歌曲。故事的主要叙述者是和汉密尔顿关系复杂的亚隆·伯尔,也就是最后和汉密尔顿决斗时打死汉密尔顿的人。亚隆·伯尔和汉密尔顿之间的矛盾、两人政治经历的相近以及迥异性格的对比,成为除了历史背景以外,串起音乐剧的另一条更为感性的主线。出身优渥世家的亚隆·伯尔虽然求学和成为律师的经历和汉密尔顿相似,但他却没有像汉密尔顿那样在独立战争和建国初期建功卓著平步青云;同时,如果说汉密尔顿的脾性直接甚至好斗,那么亚隆·伯尔的步步为营和精打细算的性格就跟汉密尔顿完全相反。总之,在音乐剧中,汉密尔顿和亚隆·伯尔一直在事业和仕途上有比较,但亚隆·伯尔总是不如汉密尔顿的人生风生水起。在第一幕开场由亚隆·伯尔主唱的歌曲中,他唱道:“十美元上的国父没有父亲……而我就是那个打死他的人。”当然,汉密尔顿本人的出身和经历在所有国父中都是个例外,引起出身好许多的伯尔的嫉妒也是难免。


第一首歌通过亚隆·伯尔唱出了汉密尔顿人生前20年的经历,而第三首歌《我的机会》(My Shot)则是由汉密尔顿自己来唱出自己的性格,那句反复重复的“我不会放弃我的机会(I am not giving up my shot)”唱出了汉密尔顿果敢甚至是鲁莽的性格特点:只要有机会就要上,能发言就一定要把话说完,得理不饶人。


熟悉美国历史的观众自然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建制的时代背景,而对于不熟悉美国历史的观众来说,此剧通俗易懂、重点恰当的台词也给人粗浅了解这段历史的机会。而剧中关于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部分都是由乔纳森·格罗夫(Jonathan Groff)扮演的国王一个人独唱表演,国王穿着皇袍、戴着皇冠,用甲壳虫乐队风格的歌曲唱出对殖民地闹独立的愤怒以及无奈,这种音乐风格的转变,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用英国视角解读的独立战争的诱因和大陆部队遇到的英国的压力和阻碍。此外,由于其他的许多角色都要唱到rap,因此大部分的演员都是拉丁裔或者非洲裔的说唱歌手。比如饰演杰斐逊的演员就是很著名的饶舌歌手戴维德·迪格斯(Daveed Diggs),他为了参加演出,特地调整了自己的全球巡回演唱会档期。起用黑人歌手来饰演国父并不多见,甚至也挑战观众的接受度。因为即使是在历史学界,历史学家们用了近两百年的时间,在通过DNA证明之后,才承认了在黑人群体和口述历史里已经广为接受的、杰斐逊和女奴有染且有子嗣的事实。但音乐剧的选角并没有引起质疑和反对,从演出的效果和观众的反应来看,处在当下美国种族矛盾深沉,问题频频暴露,人们开始深刻反省潜藏的种族问题的时期,这样的表演与其说是一种挑战,不如说是赶了巧。


此外,这部剧的特点似乎也和近年来美国历史学界研究美国早期史方向的转变有关,即更注重把“建国之父”们描述为一个个丰满复杂的人,而不是一个个完美无缺高尚的神。比如,在这出音乐剧中,汉密尔顿的感情生活,他和著名的斯凯勒(Schuyler) 姐妹(当时纽约最富有的家族)的友情和爱情,他的婚姻,以及建国之后让他承受骂名的政治性丑闻,都在剧目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剧情不仅成功地将汉密尔顿描述成一个复杂的人,同时也能在情节的安排上保持一种完整和平衡,不仅演绎了有关一个国家建立和建制的政治辩论,同时也讲到了人的感情──感性的内容无疑更能吸引女性观众。而对汉密尔顿感情上的丰富经历和冲动的演绎,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他性格里多情且感性的一面。




除了在内容和人物的塑造上可圈可点的地方颇多之外,这出戏的舞台设计和灯光都无可挑剔,灯光的设计也是为了配合这种快速的节奏感而设计,表现出一种令人兴奋的动感,但又不会让人不安或者喘不过气来。尽管整出戏的节奏紧凑,贯穿始终歌词都是嘻哈和流行乐快速唱出,但观众并不会感到应接不暇的疲惫感,反倒让人觉得和那个动荡时代的节奏、和汉密尔顿的急性子是合拍的。


从今年2月此剧在公共剧院(Public Theatre)首次上演以后,各大媒体和剧评人都给出了迄今为止的最高好评。《纽约客》在2月就发表长篇特写介绍主创林-曼纽尔和这部剧的诞生过程;在百老汇正式开演之后,《纽约时报》周末版的《T风尚志杂志》(T Magazine)“夏日文娱刊”给了林-曼纽尔一个封面。主编还在刊首语中写道,一开始她十几岁的儿子是十分抵触和家长一起去看一个历史剧的,但是看完以后,他告诉当主编的母亲说他要看5遍。理查德·罗杰斯剧院正式开演以后,《纽约时报》的剧评人写道,这部戏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他建议人们把房子抵押、把孩子出租都要去看戏。现在这部戏已经一票难求,各大购票网站上到9月底都只能买到价格在两百美元以上的戏票,最高有四五百美元一张的。


我以为,这出音乐剧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它是忠于历史的改编;第二,它是个人经历、城市经历和国家历史的一个缩影和体现;第三,在这个时代,用这样的方式和演员来演绎,能够获得更大观众群体的共鸣和追捧。


首先,这部剧的诞生从表面上看是出于偶然和冲动,但实际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编剧和作词林是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长达600多页的汉密尔顿传记,一时兴起买下书来,那时他刚刚结束了上一出获得托尼奖的戏的工作,开始构思下一出戏。他在去墨西哥度假的时候带上了这本书,看了书前面的部分后,他发现汉密尔顿的人生很适合用嘻哈唱出。于是他找到传记作者、著名的历史学家罗恩·切尔诺,邀请他当这部歌舞剧的历史顾问。在林-曼纽尔唱第一首歌之前,历史学家也是满腹狐疑,因为用嘻哈唱一个国父的生平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大家的思维定式是国父的故事应该用很严肃的方式来演绎。然而,林-曼纽尔打着响指唱完了这支歌以后,罗恩·切尔诺被说服了。于是,从2006年林-曼纽尔开始酝酿这部剧开始,切尔诺就担任起了这部剧的历史顾问。大概是因为用到了如此专业的历史顾问,我们最后看到的戏才会是这样一种当代音乐和戏剧元素完美反映历史史实的样子。


所谓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则是和林-曼纽尔的成长经历有关。和不是生在美国的国父汉密尔顿的经历类似,林-曼纽尔是来自加勒比海的第二代波多黎各移民。他的父亲在读博士的时候来到纽约,来美国之前几乎不会说英语。父亲努力打拼养家,后来在林-曼纽尔少年时代开了一家面向拉美裔政客的政治咨询公司。林-曼纽尔中学考进了纽约著名的亨特学校(这所免学费的学校是全纽约聪明孩子挤破头都想要考入的,如果中学考进这所学校就读,学生和父母的荣耀感甚至多过考上常青藤盟校)。林-曼纽尔是他小时候长大的街区唯一考上好中学的孩子,而他在中学所有的朋友几乎都是犹太人,因为在他长大的年代,大部分考上这所学校的都是犹太人。林-曼纽尔的父亲并不是那种一心努力赚钱而忘记了孩子教育的人,他是一个忠实的歌剧观众,看过无数歌剧。由于收入并不丰厚,他只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带他看百老汇的三个著名大戏《歌剧魅影》《悲惨世界》和《猫》。在父亲的影响下,林-曼纽尔从小就对歌剧音乐剧产生了兴趣。而他长大的街区则使他接触了许多流行乐和嘻哈音乐,最后奠定了他的创作风格和偏好。而他能够将严肃的政治历史事件用琅琅上口又准确的嘻哈歌词来表述,也多少和他高中时在父亲的咨询公司实习,帮政客写宣传语的经历有关。如此一来,林的求学经历和成长经历,使他注定成为一个兴趣广泛综合且阅读颇广的人,这也就是他可以根据一本偶然购得的汉密尔顿传记,最后将之变为一台脍炙人口的音乐剧的原因吧。


除了编剧和主演的移民经历和汉密尔顿的移民身份相近外,《纽约客》的文章里甚至说这部剧和奥巴马的经历也有共鸣之处,因为奥巴马也有一个不是美国人的父亲,也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然后从政。而汉密尔顿也是在制宪会议中代表纽约的建国之父,作为这个移民城市最著名的移民,他和城市的历史关系也是特殊的。也许这也是此剧在纽约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


然而,最重要的是,除却这些历史和个人经历的关系,此剧能获得成功和广泛的认可,主要还在于从作词到编曲都大胆而恰当地运用了当代流行乐元素与演绎历史之间的张力,在于大胆使用著名黑人饶舌歌手和众多少数族裔演员来演绎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白人建国之父的经典故事之间的反差。说到底,吸引人们特别是年轻观众走进剧院去面对一个看似严肃的历史人物主题的音乐剧,主要还是因为这台音乐剧本身具有时代气息的创造性风格。历史的叙事因艺术的魅力更加充实而丰满。

(本文原载于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和中国戏剧出版社联合创办的《戏剧与影视评论》双月刊第八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