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1讲 简单逻辑问题
2016-09-19 | 阅:  转:  |  分享 
  
第一讲简单逻辑问题例1.甲、乙、丙、丁四人对A先生的藏书数目作了一个估计。甲说:“A先生有500本书”;乙说:“A先生至少有1000本书
”;丙说:“A先生的书不到2000本”;丁说:“A先生最少有1本书”。这四个人的估计中,只有一句是对的。问A先生究竟有本书。0
解:把四个人的估计列一个表:甲乙丙丁A藏书xx=500x≥1000x<2000x≥1我们采用“穷举法”讨论:如果甲说的对,那么
丙和丁说的都对,与题意(只有一句对)不符;如果乙说的对,那么丁也说的对,与题意不符;如果丙说得对,x<2000,若1000≤x
<2000,则乙和丁说的也对;若1≤x<1000,则丁也说的对;不符合题意,当x=0时,只有丙说得对。所以x=0合理。如果丁说的
对,若1≤x<2000,则丙说的也对;若x>2000,则乙说的也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先生的藏书室0。例2.在神话传说的某
国内,居民不是骑士就是无赖,骑士从来不说谎,而无赖永远说谎。我们遇到该国的居民A、B、C。A说:“C是骑士,B是无赖”;C说:“A
和我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无赖”;则这三个人中骑士是;无赖是。BA、C解:对于A来说,不是骑士,就是无赖。如果A是骑士
(说真话),那么C是骑士,B是无赖。而C也说真话,“A和我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无赖”,这就产生矛盾了。这样A一定是无赖。而
A说的“C是骑士,B是无赖”是假话,所以B是骑士,C是无赖。因为C是无赖,所以他说的“A和我不同,一个数骑士,一个是无赖”是
假话,即A、C都是无赖。因此B是骑士,A、C是无赖。例3.把1~8这八个号码,贴在四个小伙子小张、小赵、小王、小李和他们四个人
的妹妹小敏、小珍、小兰、小英的背后,根据以下条件判断这八个人各贴的几号?并判断出谁是谁的妹妹?①兄妹号码不相邻,男的与男的号码不
相邻;②小张是1号,小敏是8号;③小王与小珍的号码相邻;④小李是小敏的哥哥;⑤小英是2号,小王的号码与小英相邻。解:问题是
要求出号码与八个人的对应关系和兄妹的对应关系。先把已知条件列出(兄妹关系用连线表示):兄小张小赵小王小李号码1妹小敏小珍小兰小英号
码823因为小王的号码小英相邻,所以小王的号码只能是3号;兄小张小赵小王小李号码1妹小敏小珍小兰小英号码82346又小王的号码与
小珍相邻,所以小珍只能是4号;由于兄妹号码不相邻,男的与男的号码不相邻,所以女的与女的号码也不相邻,于是小兰只能是6号;兄小
张小赵小王小李号码1妹小敏小珍小兰小英号码8273546小李与他的妹妹小敏的号码不相邻,于是小李不是7号,只能是5号,小赵是7
号;根据兄妹号码不相邻,小王(3号)的妹妹只能是小兰(6号);小张(1号)的妹妹不能是小英(2号),只能是小珍,小赵的妹妹是小
英。例4.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甲、乙、丙、丁四人交谈,其中每人只会英、法、日、中四种语言中的两种语言,没有四人都会的一种语言,只有一
种语言三人会。①乙不会英语,甲、丙交谈请他当翻译;②甲会日语,丁不会,但他们能对话;③乙、丙、丁可以不用翻译交谈,但没有三人
都会的语言;④没有人既会日语,又会法语。问四人各会哪两种语言。解:由②知,甲会日语;由④知,甲不会法语,那么甲一定会英、中文
的一种。如果甲会英语,由①,丙会法语和中文,(因为甲、丙交谈需要翻译,没有共同的语言);由乙做甲、丙对话的翻译,乙不会英语,所
以一定是会日语与甲交谈;又由④,乙不会法语,乙一定会中文。由②,丁不会日语,而与甲能对话,丁一定会英语,假设丁会中文,则乙
、丙、丁都会中文,与③矛盾。因此丁一定会法语。把以上结果列表如下:英法日中甲√×√×乙××√√丙×√×√丁√√××此表反映的结
果又与③矛盾(乙、丙、丁可以不用翻译交谈),乙与丁不能交谈。所以此结论不合题意。这样只有甲会中文;丙会英语和法语;又知丁不
会日语,假设丁会法语,则乙、丙、丁都会法语,与③矛盾(没有三人都会的语言),那么丁一定会英语。列表如下:英法日中甲××√√
乙×√×√丙√√××丁√××√此结论满足题目中的所有条件。例5.体育馆里正进行一场精彩的羽毛球双打比赛,两位观众互相议论:①“吴超
比李明年轻”;②“赵奇比他的两个对手年龄都大”;③“吴超比他的伙伴年龄大”;④“李明与吴超的年龄差距比赵奇与张辉的差距更大些”。
请你写出他们四人的年龄大小顺序。解:设吴超的年龄为x岁,李明的年龄为y岁,赵奇的年龄为z岁,张辉的年龄为w岁。由①,y>x;由
①、③可知,吴超的伙伴不是李明,只能是赵奇或张辉;如果吴超的伙伴是赵奇,由③,x>z,那么y>x>z,由②,z>y,z>w,矛
盾。所以吴超的伙伴不是赵奇,吴超的伙伴只能是张辉。比赛时吴超、张辉对阵李明、赵奇。只能是y>x>w;又由②,z>x,z>w
,z对y有两种可能,z≥y或zx>w或y>z>x>w。对于z≥y>x>w,z–w>y–x,与④不符合。只有y
>z>x>w成立。所以四人年龄从小到大排列是张辉、吴超、赵奇、李明。例6.如图所示,一个正六边形ABCDEF,在六条边AB、BC
、CD、DE、EF、FA上随意写上1~6这六个数字,每个数字写一次,同时又在OA、OB、OC、OD、OE、OF上也写上1~6这六个
数字,每个数字用一次。判断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写法,使三角形OAB、OBC、OCD、ODE、OEF、OFA的三条边上各数字之和相等?为
什么?解:设AB、BC、CD、DE、EF、FA上写的数为a1、a2、a3、a4、a5、a6,a1+a2+a3+a4+a5+a6=
1+2+3+4+5+6=21.设OA、OB、OC、OD、OE、OF上写的数分别是b1、b2、b3、b4、b5、b6,b1+b
2+b3+b4+b5+b6=1+2+3+4+5+6=21.假设六个三角形三边上的数字和都相等,设这个和为S,六个三角形的
各边上的数字和为6S。那么在取和中,a1、a2、a3、a4、a5、a6各出现一次,b1、b2、b3、b4、b5、b6各出现二次
,所以有6S=(a1+a2+a3+a4+a5+a6)+2×(b1+b2+b3+b4+b5+b6),6S=21+2×21=63,
63不是6的倍数,这不合理。所以不存在这样一种写法。例7.在数学晚会上,张华表演了一个数学猜谜节目。首先把35枚棋子中的2枚、
3枚、4枚分别给了甲、乙、丙三人,其余26枚放在桌子上。另外在桌子上还有标有1、2、3号的竹签各一根。甲、乙、丙三个背着张华随意取
一根竹签。让张华猜,谁持有几号竹签。张华说:“持有1号竹签的,从桌子上再取和自己一样多的棋子;持有2号竹签的,从桌子上再取自己原有
棋子的2倍;持有3号竹签的,从桌子上再取自己原有棋子的4倍。”谁又从桌子上取走多少棋子,张华并没有看到。事后张华见到桌子上只剩下3
枚棋子,马上猜出甲持2号签,乙持1号签,丙持3号签。请说明张华根据什么猜的。解:三人持签只有六种可能,对每种可能的情况,分别计算棋
子的余数。原有数甲2乙3丙4操作过程余数持签号码12313221323131232126–(2×1+3×2+4×4)2426–(2
×1+3×4+4×2)326–(2×2+3×1+4×4)26–(2×2+3×4+4×1)626–(2×4+3×1+4×2)726–
(2×4+3×2+4×1)8从上表看出,只有甲持2号签,乙持1号签,丙持3号签时,余数才是3.练习题1.小张、小王、小李、小
赵四位同学住在一间宿舍里,规定每晚最后一个回宿舍的同学吧室外的路灯关上。有一天晚上,他们中间最晚回来的那位同学忘了关灯,第二天宿舍
管理员查问谁回来的最晚?小张说:“我回来的时候,小李还没有回来”;小王说:“我回来的时候,小赵已经睡了,我也就睡了”;小李说
:“我进门的时候,小王正在床上”;小赵说:“我回来就睡了,别的没注意”。四位同学都是实话,那么回来最晚的同学是。小李解:由小
张说:“我回来的时候,小李还没有回来”,小张不是最晚回来的。由小王说:“我回来的时候,小赵已经睡了,我也就睡了”;所以小赵不是
最晚回来的。由小李说:“我进门的时候,小王正在床上”;所以小王也不是最晚回来的。所以小李上最晚回来的。2.在一个国际学生联欢会
上,一个圆桌周围坐着五个人,甲是中国人,会说英语;乙是法国人,会说日语;丙是美国人,会说法语;丁说日本人,会说汉语;戊是法国人,会
说西班牙语。问他们应该怎样坐,才能彼此间都能交流。解:只有戊一个人会西班牙语,所以不能用西班牙语交流,他只能坐在法国人乙和会法语的
丙之间;乙会说日语,他的另一边可以坐日本人丁;丁会说汉语,丁的另一侧可以坐中国人甲;甲会说英语,他的另一侧可以坐美国人丙。
这样座位就排定了。3.小张、小王、小李谈年龄,每人都说三句话,并且又两句真话,一句假话。小张说:“我今年才22岁”,“我比小王还
小两岁”,“我比小李大一岁”。小王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我和小李相差三岁”,“小李25岁了”。小李说:“我比小张小”,“
小张23岁了”,“小王比小张大三岁”。那么他们三人的年龄分别是小张岁,小王岁,小李岁。232522解:先从小张开始,如果小张
说的“我今年才22岁”这句话是真的,那么小李说的“小张23岁了”是假话,而“我比小张小”,“小王比小张大三岁”。是真话。那么
小王是22+3=25岁,而小李的年龄比22岁还小。再看小王的三句话,其中“小李25岁了”是假话,“我和小李相差三岁”也是假话,根
据题意,每个人只讲一句假话,发生矛盾。所以小张说的“我今年才22岁”这句话是假话。其他两句“我比小王还小两岁”,“我比小李大一
岁”,都是真话。于是三个人的年龄从小到大排列是小李、小张、小王。再看小王的三句话,其中“我不是年龄最小的”,“我和小李相差三岁
”,是真话;“小李25岁了”。是假话。在小李的三句话中,“我比小张小”,“小张23岁了”,是真话,“小王比小张大三岁”是假话。
所以小张23岁,小王25岁,小李22岁。4.少先队员要去采访一位电子科学家,可是不知道这位科学家姓什么,看门的老爷爷说了下面一段话
:二楼住着姓李、姓王、姓张三位科技会议代表,其中一位科学家,一位技术员,一位编辑,同时还有三位来自不同地方的旅客,也是姓李、姓王、
姓张各一位。并且知道:①姓李的旅客来自北京;②技术员在广州一家工厂工作;③姓王的说话有口吃毛病,不能作教师;④与技术员同姓的旅客来
自上海;⑤技术员与一位教师旅客来自同一个城市;⑥姓张的代表比赛乒乓球总是输给编辑。请判断科学家的姓是。张解:由⑥知道姓张的代表
不是编辑,所以他可能是科学家或者说技术员。如果姓张的代表数技术员,由⑤,与技术员同姓的旅客来自上海,所以张姓旅客来自上海;
由①姓李的旅客来自北京,而三位旅客来自不同的城市,那么姓王的旅客来自广州,则列表表示一下旅客的情况:来自北京来自上海来自广州张×
√×王××√李√××由②技术员在广州一家工厂工作,技术员来自广州,由⑤,技术员与一位教师旅客来自同一个城市,所以姓王的旅客
是教师,这与③姓王的说话有口吃毛病,不能作教师发生矛盾。所以姓张的代表不是技术员,他只能是科学家。5.一个国家的珠宝店发生了
一起盗窃案,经过侦破,作案人员肯定是A、B、C、D中的一人,把这四人作为重大嫌疑人讯问。A说:“珠宝被盗那天,我在别的城市,没有犯罪时间”;B说:“D是罪犯”;C说:“B是盗窃犯”;D说:“B与我有仇,有意诬陷我”。经过调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可以确定是罪犯。A解:由B说:“D是罪犯”;和D说:“B与我有仇,有意诬陷我”。这两句话是矛盾的,不可能都对,也不会都错。即如果B说的是对的,则D说的一定是错的;如果B说的是错的,则D说的就是对的。按题意,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所以C说:“B是盗窃犯”;一定是错的,即B不是盗窃犯。同样A说的也是错的,即珠宝被盗那天,A在本市,有犯罪时间,所以A是盗窃犯。下课了!
献花(0)
+1
(本文系吴其明的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