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前后的大南门 当时大南门叫新民门,上面那条标语是,一致努力作新国民 1938年的6月6日,开封及豫东地区全部沦陷,一日之内民众伤亡逾千,铁塔塔身中炮弹62发,遍体鳞伤,斑驳破落…… 1938年,日军占领徐州后,沿陇海铁路向西推进,企图在夺取开封后,沿平汉铁路南犯武汉。5月24日,日军占领兰封,5月31日攻占睢县。6月3日侵占杞县、通许,4日侵占尉氏,直逼古城开封。6月5日,日军不仅在地面上用大炮轰击、机枪扫射、坦克冲击,而且动用飞机狂轰滥炸,仅此一天,开封居民就伤亡逾千,城内化作一片焦土。 当时的《中国时报》这样记录日军暴行:“敌之轰炸开封,民国二十七年阴历三月初九为第一次,炸弹落东城葡萄园……二次毁大相国寺后天义饭店及馆驿街、无量庵两街房屋数间。轰炸之初,日一两次,至沦陷时,至多者九次。”6月6日晨,日军占领开封,至此,开封及豫东地区各县全部沦陷。日军随即进行了疯狂的烧杀、奸淫、劫掠。马道街、鼓楼街和寺后街的店铺商行均被日寇洗劫一空,绸缎布匹、鞋袜衣帽尽被付之一炬。 东岳庙 东岳庙旧祀五岳之尊的泰山神。开封东岳庙位于理事厅街的东头,现回民中学内。 古老的东岳庙建于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最初东岳庙位于曹门外,后因水患,东岳庙被大水淹塌,据说在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移于现在的旧址,也有说是在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移建的。与其他古迹一样,东岳庙也经历了历次修葺。嘉靖元年(公元1552年)对东岳庙进行重修,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再修。明末东岳庙被河水淹没殆尽,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重建,历时9年完工。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开封知府徐而泰重修,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再修。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又重修了一次,直到1927年东岳庙废弃。 明代的东岳庙南北长81丈7尺,殿宇宏阔。自从民国时期改为学校后,东岳庙的房屋均被改建,仅存一座大殿,坐落在月台上,月台石阶7级,大殿正殿5间,前接卷棚3间,正殿为歇山重檐,宽6丈5尺,深5丈。卷棚宽4丈有余,深1丈5尺。屋顶由琉璃瓦覆盖,各种琉璃装饰生动逼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东岳庙的大殿还存在。 据史料记载,每到庙会,前来进香、祭拜的人络绎不绝,各类摊贩遍地都是,庙会上一派热闹的景象。据了解,东岳庙的庙会,在历史上是很有名气的,规模盛大的庙会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渐停止。 上世纪20年代 开封街景 上世纪50年代 繁塔 上世纪50年代 大相国寺藏经楼 天丰面粉厂的粮仓 龙亭老建筑留影(估计是东面的房子) 开封的守护神 豫中中学(教会学校)口琴会 日本占领开封时候的鼓楼 人民会场,这个貌似建国以后的 老烟标 国民时期的龙亭 上世纪80年代 东大街 上世纪80年代 东大街 路北三十四中学 四面钟移至汴京公园后的照片 估计为上世纪80年代 解放前寺后街 冯玉祥主政开封时期 大南门上面的图书馆 上世纪80年代相国寺大市场 上世纪解放初延庆观 综合开封市文广新局、老开封整理 转载自:开封日报掌上开封 |
|
来自: 无边无涯f0q5ls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