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士华老师《仰韶文化中的天文星象符号》首发式预告

 北斗书斋 2016-09-19
学术独立、学术活用、培养模范市民、集各学派到雪山书院进行文化交流、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构建学习型社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聚集精气神

和士华老师《仰韶文化中的天文星象符号》首发式活动预告

纳西族知名学者和士华老师力作《仰韶文化中的天文星象符号》首发式暨研讨会将于本周四(9月22日)下午2:30,在雪山书院举行。诚邀各位朋友前来参加。

地址:丽江古城五一街王家庄巷公房37号


序一

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延续至今,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无比自豪的事。但我们中华文明一定晚于其它三种文明吗?其历史究竟有多长?是如何起源和形成的?真如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从西方传入的吗?这些问题自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仰韶文化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学术界。

学术界普遍认为,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由于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中华民族在夏商周之前三皇五帝时代的历史一般认为是传说,不被认为是文明史。但文字的形成无疑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种植粟、黎、水稻等农作物,八千多年前开始制作出纹饰精美的玉器,六千五百多年前就建筑了功能齐全的城垣,形成了有一定社会分工和等级制度的国家雏形,开始对组织管理和记事产生了需求,因此我们的祖先在使用甲骨文之前,肯定早已开始创造和使用文字了,只是由于大多数记录没有保存下来而无法考证。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早在甲骨文出现前的数千年间,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红山文化等。这些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的符号,刻在陶器、石头等不易朽烂的器物上。这些符号的含义是什么?是早期的文字吗?对后来的甲骨文有什么影响?这一直是考古学的未解之谜。

仰韶文化是发生在距今八千年至五千年的一种考古文化,其特点是彩陶文化,明显区别于其它考古文化的黑陶文化。在出土的彩陶上,先民们刻画了许多符号,其中以青海乐都柳湾出土最多,达139个,其次是陕西临潼姜寨,38个,西安半坡,27个。目前多数学者似乎倾向于认为这些符号是先民们创造的文字,但只能解读其中很少一部分的含义;另有一些古文字专家则完全不认同这些符号的文字性质。纳西民族历史和文化及语言文字的研究专家和士华先生独辟蹊径,从天文星象的角度解读了仰韶文化的所有符号,这是一个十分新奇创举。

纳西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比较奇特的一员,至今仍然使用着象形文字,纳西族的摩梭人至今还处于母系社会。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被认为是世界记忆遗产,在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具有唯一标本性的研究价值。研究表明,纳西族是春秋战国时期从我国北方逐步南迁到现在滇川藏地区的,与仰韶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东巴文化中可能仍然保存着一些仰韶文化的痕迹。作为纳西人,这给了和士华先生研究仰韶文化的先天优势。

和士华先生重点研究了年代距今最近、符号最成熟且最多的青海乐都柳湾陶符,将139陶符与天文星象或日月食和流星等天象一一对应起来,包括二十八星宿星象对应的28个陶符、黄道其它星座星象9个、北天星座星象51个、南天星座星象39个、其它星象3个、天象或与星象有关的9个。这是一项工作量巨大、更需要大胆想象的研究工作,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作为一个天文工作者,我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力非常低,生存手段十分有限,对自然灾害几乎无法抵御,而农牧渔业等生产活动又与昼夜交替、寒暑变化、潮涨潮落等现象密切相关,因而对头顶上的天和各种天象、气象现象产生了自然而古朴的敬畏和崇拜。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昼夜交替等现象与日月星辰在天空中位置的周期性变化有关,这促使他们观察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变化。因此,在制作陶器时,刻录上观测到的天文星像是很有可能的事。作为一个天文工作者,我认为和士华先生这项重要研究的天文证据是可靠的。当然,由于我本人不懂考古学,也不了解文字研究,无法判断考古学家们能否接受他的研究结果。但是,如果能被公认正确,哪怕是这一研究思路正确,他的研究结果将具有及其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必将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祖先在天文学研究方面的遥遥领先地位和成就。在此,我再次向和士华先生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


                                                   白金明

                           (序作者系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首席科学家)

                                       2013年9月25日于丽江





冰雪聪明|高真不朽

微信ID:xueshanshuyu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