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有很多舞蹈作品让人一眼看去傻傻分不清是体操杂技还是舞蹈,忽视舞蹈语言的现象始终存在,早在18世纪中期,法国舞蹈家让—乔治·诺维尔就一再指出,当时的芭蕾舞存在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洞,仅供悦人眼目而没有灵魂的严重问题,导致舞蹈流于低俗,成为杂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舞蹈表演中,经常存在一种令人遗憾的“失语症”现象。曾经在舞林争霸中看过一个体操运动员跳舞,整个表演和舞蹈没什么太大关系,大多数都是体操表演和技巧。我们不能断定杨伊琳不懂舞蹈和体操的区别,只是她把体操和舞蹈结合起来的时候有点牵强,没能找到衔接点。很多人会以为舞蹈中的技巧和体操杂技之类的差不多,确实,在练习软度和技巧的时候,体操和舞蹈有相似之处,但舞蹈的高级之处在于她可以说话,可以传递思想。一是忽视,不可否认当今舞蹈仍存在以悦目为目的,作为伴舞啊,只是追求技术到家,场面好看。当然,这也是一种美,是一种流于表面的肤浅的美。还有人们对于这种舞蹈语言的认识不够,舞蹈中绝望发怒的表情是怒,那怎样运用于舞蹈动作呢?单纯的发狂,满场疯跑?这很值得大多数编舞及舞蹈演员思考。二是作品的泛滥,有的舞者追求数量而忘记了质量,数数自己创作了多少支作品或者巡演多少场啊,但你真正获得认可的有多少呢?舞蹈界不需要一天多少多少支舞蹈,像加工生产产品一样,舞蹈界需要精致的,经得起时光打磨雕刻的,真正好的舞蹈也是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三是否认,相对来说,现代舞在中国还是属于小众,为什么呢,自我的表达很多,存在看不懂的现象,但是这种舞蹈语言恰恰就是所需要的,那舞者需要做的就是和编舞多沟通,理解编舞的用意,如果自己都理解不了,跳出来的也是不伦不类啊。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魏格曼的告诫:“哪里为了技巧而崇拜技巧,哪里的艺术就停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