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详解

 木格白 2016-09-19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主要用于诊断症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现多采用WHO推荐的75g葡萄糖标准OGTT,分别检测FPG和口服葡萄糖后30min、1h、2h、3h的血糖和尿糖。



正常人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暂时升高的血糖刺激了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在短时间内降至空腹水平,此为耐糖现象
 
耐糖现象
V
S
糖耐量
异常或降低

当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或升高不明显,但短时间内不能降至空腹水平(或原来水平),此为糖耐量异常或糖耐量降低

一、什么时候需要做糖耐量试验(OGTT)?
注:FBG为空腹血糖

二、糖耐量试验(OGTT)怎么进行?

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P释放试验)

 
▼病人准备:
试验前三天,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低于250~300克,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要停用,试验前10~16小时不能进食。

▼样本的采集:
清晨空腹坐位采血,5分钟后喝下250ml含75克无水葡萄糖的水溶液后分别于0.5、1.0、2.0、3.0小时采血。整个过程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和进食。

▲注意事项:
若同时作【糖耐量】和【胰岛素、C-P释放试验】,则需在每个时间点同时采集2管黄帽血。

三、OGTT结果怎么看?

注:FBG为空腹血糖

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代谢的调节能力,是糖尿病低糖血症的重要诊断性试验。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糖尿病(DM)、判断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鉴别尿糖和低糖血症,OGTT还可用于胰岛素和C一肽释放试验。

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DM):
1
具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 7.0 mmol/L
2
血糖峰值>11.1 mmol/L,2h血糖>11.1 mmol/L
3
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有尿糖阳性者。
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另1d重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做第3次OGTT。
2、判断糖耐量异常(IGT):
空腹血糖<7.0 mmol/l,2h血糖为7.8~11.1="">
IGT长期随诊观察,约1/3能恢复正常,1/3仍为IGT,1/3最终转为糖尿病。
IGT常见于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肥胖症及皮质醇增多症等。
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
空腹血糖降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也不明显,2h血糖仍处于低水平状态。
常见于胰岛B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等<7.8>
4、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
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提早出现峰值,且大于11.1 mmol/L,而2h血糖又低于空腹水平。
常见于胃切除或严重肝损伤。
由于胃切除后胃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或肝脏不能迅速摄取和处理葡萄糖而使血糖急剧增高,反应性引起胰岛素分泌增高,进一步导致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多,而使2h血糖明显降低。
5、鉴别低血糖:
1
功能性低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口服葡萄糖后出现高峰时间及峰值均正常,但2~3h后出现低血糖,见于特发性低糖血症。
2
肝源性低血糖:空腹血糖低于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高峰提前并高于正常,但2h血糖仍处于高水平,且尿糖阳性。常见于广泛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


四、OGTT 检查须注意哪些问题?

1
试验验对血糖是有要求的:试验前一般会要求受试者测空腹指血血糖,血糖小于 10 mmol/L 才可。
如果空腹血糖超过 10 mmol/L,则说明受试者存在高糖毒性抑制作用,此时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受试者的胰岛功能。再者,空腹血糖偏高的情况下口服糖水会使高血糖雪上加霜,给受试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2
试验前 3 天,可以正常进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 250-300 克,过分节食可造成人为的糖耐量减低
3
试验前须停用一切可能影响血糖(升高或降低)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磺胺类药物、水杨酸钠等 3-7 天,以免影响糖耐量试验结果。
4
试验前空腹 10-14 小时,也就是说前一天必须进晚餐,但入睡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
5
实验过程中不得进食,但不绝对限制饮水,口渴时可以适量喝少量白开水(起到润喉作用即可)。
6
若受试者不能耐受葡萄糖水,也可选择 100 克面粉做成的馒头来代替糖水。 
7
胃切除术后会使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而严重的肝病等患者肝脏不能相应快速摄取葡萄糖,故上述情况不适宜做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须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具体方法是:静注 50% 葡萄糖 50 毫升,按口服法留取标本送检。
8
最好在每次抽血的同时,留尿测尿糖,如果尿糖从无到有,可以确定肾糖阈(即肾脏排糖的阈值)

参考:
  1. 《诊断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王建华,[糖耐量试验 10 大注意事项],丁香园

转发自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专 家 简 介















成 志 锋









职务:内分泌科主任


职称: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 博士后 硕士生导师


学术地位: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高尿酸血症组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分会痛风学组常务委员

中国慢性病基金促进会管理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骨质疏松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面治疗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技术特长:


从事临床工作30年,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低血糖昏迷、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肾上腺危象等。能熟练进行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肥胖、黑棘皮病、痛风、骨质疏松、甲亢、Graves病,桥本甲亢、甲减、亚甲炎、垂体功能减退症、尿崩症等。能完成内分泌系统少见病、疑难病症的诊治工作,如垂体瘤、催乳素瘤、巨人症、肢端肥大症、侏儒症、阿狄森氏病、甲旁亢、甲旁减等。掌握最新医疗技术,如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等。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造诣较深。

2004年底从哈医大二院调入哈医大四院,开始组建和成立了内分泌科,是我院杰出人才代表和学科带头人,发表SCI论文10余篇,国家级论文30余篇,撰写胰岛素泵规范应用教程1部。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二项、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一等奖一项、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二等奖二项。完成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子课题(重大疾病致病机理及相关药物研究,经费997万元)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项、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资助基金一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九五” 重大攻关课题一项(经费20万元)、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十五”重大攻关课题一项(经费20万元)、黑龙江省自然基金一项、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一项、黑龙江省卫生厅课题一项、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重点课题三项、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一项、哈尔滨市科委攻关课题二项。获专利一项。









医院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37 

内分泌一门诊位于:哈医大四院门诊(4号楼)2楼2号诊室

内分泌一病房位于:哈医大四院诊断综合楼(3号楼)10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