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十四|名将传奇 · 飞将军李广

 剪刀_石头_布 2016-09-19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这首唐诗的普及度很高,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这首诗的广泛传播也使得“龙城飞将”的名声流传数千年。这位飞将指的就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李广。


龙城飞将


李广最初从军是在汉文帝的时候。他出身在骑射世家,习得一身好本领,从而在各种作战过程中表现出众,受到提拔。可惜的是,当时汉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李广空有一身本领,却鲜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连汉文帝都为他惋惜,说他没能赶上好时候,若是他能生在汉高祖夺天下的时代,封个万户侯还会在话下吗?


李广的胆略惊人,绝对不是盖的。有一次,他率领一百骑兵出行,不料在路上碰见几千名匈奴骑兵。汉军将士远远看见匈奴兵在远处摆下阵势,乌央乌央占满了一个山头。在这种明显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正常人的反应都会是拔腿就跑——李广手下的那一百骑兵就是这么想的。但李广权衡了一下形势,阻止了部下撤退的意图。他说,匈奴人之所以在明显的优势情况下仍然不发动攻击,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一百汉军骑兵是大军的诱敌部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他们撒腿逃跑,就暴露了他们背后无援的尴尬境地,匈奴人必定会来追杀他们;而若他们继续前进,匈奴人反倒更有可能继续按兵不动。


在正确判断了敌方心理之后,李广下令,汉军继续前进到匈奴阵前,然后全体下马解鞍,以示毫无退意。这简直是自赴死地的举动。但匈奴兵看到区区百人的汉军做出如此有违常理的行动,就更疑心汉军背后有鬼,不敢来冒然进攻了。几千人的匈奴和一百人的汉军就这么开始了一场奇异的对峙。


这还不算完。


李广明白,尽管暂时镇住了匈奴人,但如果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汉军仍然命悬一线。所以,他的下一个选择是:主动出击挑衅匈奴人。他一直监视着匈奴人的动态,抓住一个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带着十几名骑兵立刻翻身上马,射杀了一位出来巡视的匈奴骑将。搞定之后,继续信马由缰的回到自己的阵中,解鞍休息。当时正值日暮,匈奴人被这一切看得目瞪口呆,更加坚信这一百骑兵背后是有庞大的汉军伏兵的,完全放弃了进攻的打算。两军就这么僵持到半夜,最终还是匈奴人率先撤军。而李广呢,在第二天一早才带领自己的一百骑兵不紧不慢的回到汉军大营。


好了,故事很传奇,看上去李广采取的策略很简单,用疑兵之计忽悠了匈奴人,但希望大家明白,这样的策略古往今来没几位将领能用得了。首先,你得了解匈奴人的用兵习惯,知己知彼,能准确预判他们的行动和心理。其次,用这计谋,你得胆子大,在一百对几千这样的悬殊差距之下,还能毫不慌乱,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水平。再次,你还得切切实实的有几手真功夫,在匈奴骑将出来巡视的那一小会,能抓住机会把对方射死以示实力,威慑住对方。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后台君以为,这件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李广这一百骑兵对李广的绝对服从。足球上有个“造越位”的防守战术,就是己方后防线瞅准对方进攻球员的站位和时机,统一压上,将对方突前的进攻球员置于越位的境地而终结敌方的进攻。这个战术听上去简单,执行起来却很困难——难在大家整齐划一的行动。一旦有一位防守球员行动慢了一步,就会弄巧成拙,直接送给对方前锋一个单独面对门将的机会。


李广的这个疑兵之计也是一样,最难的是一百个人都得严格执行李广的命令,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置于死地。一百个人,哪怕有一个人逃跑,匈奴人都会发现汉军是在打肿脸充胖子,是故布疑阵,那最后都会功亏一篑。但从发现匈奴兵开始,直到半夜匈奴兵主动撤退,李广旗下都没有任何一人开小差逃跑。我相信,这一百人里头,肯定不是每个人都像李广那么智慧、勇敢,但他们却同样也能战胜自己的恐惧,做到在强敌面前不示弱、不逃脱,与李广共赴死地,这是最难得的——这一切都是源于士兵对李广的绝对信任。


士兵能对自己的主将如此信任,一方面源自他们对李广高超个人能力的敬服,另一方面也是源于李广的带兵方式。不像当时其他的抗匈名将,李广的军队特别自由散漫。他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要求,简化各种军中程序和文书工作,甚至在晚上都不安排专人打更轮值,只是远远地布置了哨兵做前敌侦察而已。但由于李广能力强,名气大,鬼点子多,匈奴人也不敢轻易进犯,因此虽然军队自由散漫,也不曾遇到过危险。此外,李广对自己的士兵宽厚不苛责,凡事都以士兵的需要为先。他为官清廉,没有不良爱好,得到赏赐就全部分给部下;军中吃饭也从不搞特殊化,士兵吃啥,他吃啥;若遇到缺粮断水的境地,找到水源后,若是士兵还没有都喝上水,李广自己也不喝,吃饭亦如是。如此一来,士兵们当然愿意跟着李广了:一是跟着李广有面子,总打胜仗;二是跟着李广不用吃太多苦,比较舒服。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颇受士兵爱戴的“飞将军”,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折不扣的悲剧英雄。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时候,尽管对匈作战机会比较少,大都是零星抗敌,李广也因为其出色的能力而屡次受到擢升,做到二千石(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部级干部)。而汉武帝登基后,对匈政策逐渐转为强硬,按理说,李广晋升的机会就更大了。


怎么也得封个侯吧!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李广终于等到了一生中最好的机会,率领汉军出雁门进攻匈奴。史书对交战过程没有记载,只是记录了个结果,“匈奴兵多,破败广军”(《史记》),“李广亦为胡所败”(《通鉴》)。但更难堪的是,李广竟然在此役中被匈奴人活捉了去!


幸好,匈奴人素来对李广非常敬仰,单于曾经下过一道军令,要求对待李广,必须活捉,不能杀死(“得李广必生致之”)。当时李广受了伤,匈奴骑兵怕一路颠簸导致李广伤情加重而死,就用两匹马搞了个简易担架——在两马之间装了个绳编的网兜。李广躺在里头,一边装死,一边找机会逃跑。就这么走了十几里地,李广瞅准一个机会,看到身边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突然一纵身跳上了那人的马,并将少年推了下去,调转马头向南奔驰数十里,整顿残部后重新入关,才终究逃过一劫。


回到长安以后,李广被送上了军事法庭。证据确凿,此役,李广一军战败,且损失极大,加上李广自己被俘,执法官判处李广斩刑。好在当时士大夫可以拿钱财抵罪,李广在交纳了赎金之后,被免为庶人,回家去了。


那时候李广已经年纪很大了,本来在家颐养天年,享享清福,也挺好。但无奈匈奴不停的犯边,汉军非常缺乏有经验的将领,不得已之下,汉武帝明知李广年事已高,但仍然重新启用他去右北平做太守。虽然李广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但他个人早已俨然成了汉朝国防的一个品牌,且享誉国外——被匈奴人尊称为“汉之飞将军”。自老头往右北平那么一杵儿之后,匈奴人一连好多年都不敢犯边。


重新做了将军之后,李广也屡次出征。但每次要么是自己运气不好,没碰上匈奴军队,铩羽而归;要么是被别人拖了后腿,杀了一万,自损八千,落个功过相抵的结果。弄到最后,当年跟他一起从军能力名气都远不如他的小伙伴、下属们都混成了侯,而李广却仍然没有获得封爵和封地。


李广也着急啊,自己那么厉害,却始终不得封侯,很不甘心,就四处找原因,《史记》记载,他还私下就此事请教一位叫王朔的风水先生。风水先生问,将军你有没有做过什么遭天谴的事情啊?李广想了想,有那么一桩。当年在陇西的时候,曾经杀过八百投降的羌兵。王朔点点头,说,杀降不祥,这恐怕就是将军久久不得封侯的原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唐·王勃《滕王阁序》


不管什么原因吧,这都是命。


不过若只是不得封侯而终老,李广恐怕还不会在中国历史上那么有名。李广一生的悲剧性特点爆发在他人生的终局上。


与王朔对话后,李广仍不甘心,继续向汉武帝请求随大将军出行,攻击匈奴。汉武帝考虑到李广年纪大了,就不想让他再去冲锋陷阵了,但无奈李广请战愿望十分坚决,屡次上书,汉武帝不得不答应了这位老将的要求。


那是元狩四年。李广知道自己年纪大了,没多少时间去建功立业了,因此在出关后主动向大将军卫青要求担任前锋,和单于决一死战。但汉武帝在出征前偷偷告诫过卫青,说李广年事已高,且人生坎坷(命不好),就别让他打头阵了;而且卫青自己也有些私心,他做骑奴时候的小伙伴公孙敖当时刚刚丢掉了爵位,卫青也想趁此机会提拔一下他。这样两个原因之下,卫青就拒绝了李广担任前锋的请求,而把机会给了公孙敖。


知道内情的李广对此怒不可遏,不肯从命;而卫青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也很坚决。几次书信往来之后,李广在一怒之下不告而去,率领自己的军队去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由于缺乏向导,李广在出发后迷了路,落在了卫青大军的后面,没有赶上汉匈主力的决战。而卫青那一边呢,因为缺少了李广这一支军队,也没能彻底压制匈奴,让单于逃跑了,最终只得怏怏回军。


按军法论,这事的过错显然在李广。回军的路上,卫青派下属去质问李广关于所谓“迷路”的事情,还要强行将李广手下的校尉拉走去受审对质。但李广说,这件事跟校尉没有关系,我亲自去向大将军解释。


大将军的使者走后,已然是风烛残年的李广,回想自己这一生戎马,对匈奴凡七十余战,斩杀无数,却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要去面对刀笔吏的叱责质问、受军法制裁,实在不堪凌辱,想来想去,最终决定亲手了结自己的生命。


让匈奴人害怕了几十年的飞将军,就这么因为军中争功斗气而自杀了。


据说他自杀的消息传到国内,“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虽然木讷、不善言辞,却征服了天下人的心。


更可悲的是,李广人虽然死了,李家的悲剧却没有结束。


李广有三个儿子,分别叫李当户,李椒和李敢。李当户和李椒都在其父生前就亡故了,唯独留下李敢这个小儿子。李敢也是一员勇将,当时在霍去病帐下效力,立了大功,被册封为关内侯。听说其父自杀而亡后,就认定是卫青逼死的,一直谋划着为父报仇。在次年,李敢找到了一个机会,想要暗杀卫青,不过没有成功,只是让卫青受了伤。


按当时的律法,谋害大将军是死罪。但卫青对李广的事情一直心怀愧疚,同时也是为了帮助李家延续血脉,就将此事隐匿起来。汉武帝也是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卫青能忍,他的外甥霍去病不能忍,听说此事以后,在一次打猎过程中将李敢杀死了。至此,李广的三个儿子都死去了。


到了李广的孙辈,厄运仍然萦绕不去。李当户有个遗腹子叫李陵,长大以后,继承了李家的军事基因,练得一身好武艺,也做了汉军将领。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再次率大军北击匈奴的时候,又想到了李广,便打算让他孙子李陵也随军出征,负责押运辎重。


李陵的血管里流淌着祖父和父辈的热血,怎甘做一个粮草押运的工作?他向汉武帝叩头请求独自带领一队人马,为李广利分兵牵制匈奴军队。汉武帝说,这次调动军队太多,没有多余的马匹给你了。李陵很坚持,说,我不用马匹,率领五千步兵即可直捣匈奴王庭!


汉武帝最喜欢这样的热血男儿了,听到这番话很高兴,同意了他的要求。


李陵出关后,走了一阵,遇到了匈奴单于率领的主力骑兵部队,一共三万人,见到李陵兵少,直接将其所部包围,意图一口吃掉这支汉军部队。李陵毫无畏惧,率领麾下五千步兵直面迎战匈奴骑兵,杀伤匈奴数千骑。单于大惊,连忙从附近召集了七八万匈奴骑兵来护卫,联手攻击李陵。


兵力差距超过了一比十,兵种上又是以步兵对骑兵的天生劣势,这种情况,恐怕就算孙武再世都难逃一劫。李陵在奋力作战杀伤匈奴无数后,最终于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境地下投降了匈奴。


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盛怒。太史公司马迁上谏为李陵开脱,却最终被认为是故意说李广利坏话,被判处了宫刑。


李陵确实是猛将,到了匈奴之后,深得单于喜爱,让他做了自己的驸马。此事传到汉地,还被某些好事之徒添油加醋的说李陵为匈奴练兵对付汉军。汉武帝听说后,咬牙切齿,将李家灭族以泄己愤。李氏一门的声誉自此尽毁,以前李广的门客均以此为耻。李陵原本还想找机会逃脱北地,但鉴于自己的事情在汉朝已被盖棺论定,再无翻身之日,只能郁郁而终于匈奴。


李逵和李鬼


顺便说一下名字跟李广只有一字之差的另一位将领,李广利。


如果后台君把名字改成何以琛,能变帅吗?肯定不能。李广利也是这种情况。别看俩人名字那么像,但论军事水平,差了几十个档次。


李广利不像李广那样有天生的骑射基因,但他成为将军也不是偶然。他复制的是“卫青模式”,即走外戚路线。


这种模式也算是汉武帝的一种创新吧,找自己的小舅子当将军,一来信任度高,毕竟是血浓于水嘛,二来外朝内宫的两人也可有个照应,互为犄角。当年宠幸卫子夫,接连为他带来卫青、霍去病两位能征善战的将领,这对汉武帝的想法是一个极大的正面反馈。


当时他正宠幸李夫人,李广利便是李夫人的长兄。李夫人看卫家出了那么多将军十分眼红,就也求汉武帝要给提拔一下自己的兄弟。汉武帝想了想,便答应了,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册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直通西域、征伐大宛、去贰师城夺取良马。


当时西域都是小国,没有特别强大的军事力量,相比征伐匈奴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软柿子——从这来看,汉武帝对李广利是非常的照顾。可惜啊,汉武帝再怎么照顾李广利,也仍然高估了他的水平。


李广利带着几万大军就去了西域。哥们一不熟西域情况,二不知军旅之事,这还没到大宛呢,士兵就只剩下出发时的十之一二了——从几万变成了几千。哥们还算有点自知之明,就跟左右将领商量,这样下去肯定是全军覆没的命,不如早点撤回去为大汉保留一点士兵也是好的。于是,这一趟西域打酱油的旅行花了整整两年时间,除了损伤了几万士兵,没有任何的战果。


汉武帝听说李广利是这么个怂货,雷霆震怒,派军队守住玉门关,并下发诏令,只要李广利所属有一人入关,杀无赦。好嘛,李广利这哥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得滞留在了敦煌观望局势。


不过幸好李广利宫中有人啊,李夫人枕边风一吹,加上汉武帝觉得如果不能讨平西域实在有失天朝颜面,就勒紧裤腰带又给李广利派去了援兵、粮草,继续出征。


李广利也不算是完全的傻瓜,在塞外几年的风沙没有白吹,这次一路杀到了大宛,完成了使命,为大汉带回了一千多匹大宛良马——即传说中的“汗血宝马”。李广利也成为当时名震西域的人物,回京后顺利封侯。


两番出征的结果完全不同,但相同的是,两次出征都付出了极大的人员代价。第二次出征,由于汉军声势浩大,西域诸国大多不战而降,鲜有作战,但因为李广利贪暴,不爱惜士兵,导致了极高的非正常死亡比率。因此,民间也有将“汗血宝马”称为“汉血宝马”的——称这些宝马都是用大汉子弟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但不管怎样,有了这次的战功 ,李广利也顺利成为了大汉高级将领。天汉二年,贰师将军继续率军进击匈奴。虽有战果,但再一次导致了巨大伤亡,阵亡了三分之二的士兵。两年后再次出征,李广利装模作样的跟匈奴人比划了几日就回来了,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李广利的这种心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他那时候早已是高爵厚禄了,取胜也没什么可以继续加封的空间,但失败却能导致前功尽弃、声败名裂,所以,李广利选择出工不出力也是很正常的。之后的七年,他一直都没有征战。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又再次授命出征。但这次的背景很特殊,前一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乱”,戾太子刘据死于非命。这让李广利再次看到了机会——他想把自己妹妹李夫人之子昌邑王扶上太子宝座。这次出征前,他特地串通当时的丞相刘屈氂——也是他的儿女亲家——订下共同扶立昌邑王的约定。


有了这个新念想,李广利这次出征也格外卖力,还真的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打得匈奴落花流水、四散奔逃,不敢与汉军对抗。但恰恰在这时,长安城里却发生了问题,刘屈氂被人密告说他老婆经常在家扎小人咒汉武帝,同时他和李广利共立昌邑王的约定也被曝光。汉武帝又发怒了,他将刘屈氂处以腰斩,其妻儿则被当街斩首。李广利的妻儿也牵连入狱。


汉武帝对这件事的处理是很不冷静的,大军在外,自己却在国内囚禁了大将的家属,这会对军心造成极大的动摇。果然,李广利一听说长安出了这么大的事,当时就想投靠匈奴。但后来想了想,还是打算再看看有没有机会立大功,将功赎罪,保下一家老小的命。


可惜,李广利不是将才。在这种急于求成的冒进心态下,汉军先胜后败,七万大汉子弟尽丧于北方草原,投机失败的李广利最终于万般无奈之中投降匈奴,而其在长安的家室也自然遭到了灭族的下场。


投降后的李广利也没在匈奴过上好日子,仅仅一年后就被人设计杀害了。李广利,在短短十五年间,从一介平民到位极人臣,尔后兵败投降,最终被人陷害而死,这大起大落,也算是历史上少有的了。


跟李广比,李广利的历史评价要低得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最后的变节行为,让他不容于尊崇忠孝的儒家文化传统;二是他屡次出征都耗竭国内的财力物力人力,导致大汉子弟的大规模伤亡,虽胜亦不得人心。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