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名学的起源与发展

 水木年华138 2016-09-19
姓名学乃渊源于我国古代的诸多先贤的哲学思想,是我国的国粹。圣人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儒雅风流的大名士苏东坡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诸先贤都道出了姓名对于人的重要性。
  古代有名言曰:“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宾也。”在《说》一书中,训义“名”为“命”,“名自命也”。在古时,许多学者虽对姓名做过研究,可惜只是解其字义而未加以发展,更没有与《易经》综合起来而结合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后来,各代学者虽有补充,详加说明,然而始终没有被世人重视,而作避端邪说,只是在民间流传使用对作算命之法。民国初年,中国教师杨坤明所著《中国姓名学》使姓名学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后注入日本,渐渐风行,然正式呈现姓名学的源流。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学者熊崎健翁将姓名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并美名称为“圣学”,实为中国姓名学。而研究此学的门生却给予“圣学生”的学号。
  之后,此风传入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韩国等地区,渐传至我国东北逐成今日的姓名学。(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