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推翻惯性思维的悬疑电影

 昵称19659587 2016-09-19

       一部推翻惯性思维的悬疑电影

       自从五十多年前,我看过英国影片《罪恶之家》之后,很少有让我敬佩得不得了的,值得赞颂构思复杂巧妙的悬疑电影了,只怨许多电影的套路太公式化了。昨天一部二十年前美国的老电影《非常嫌疑犯》,仍然让我激起当年的那种惊喜之情。

       该片先是从头到尾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不到最后你不知道案情是针对什么主犯而谈的,而只有临到片尾只剩下十分钟时,才让人渐渐恍过神来。在一阵激烈的枪战之后,剧情的高潮也就在这时才真正不露声色的拉开,曲终时才不得不让我惊叹,大赞该片的构思复杂精细,具有相当的匠心——剧本在结构上有突破性变化,完全推翻了观众的惯性逻辑思维。

       经百度一查,方知该片1996年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由克里斯托夫·迈考利担任编剧,布莱恩·辛格执导,凯文·史派西等人主演。在过去的谋生岁月里,使我漏掉了许多精采的电影。往往生活中就是有一些让你不知不觉的发现某种收获——电影故事的享受和文艺的欣赏,也只有在这休闲的晚年,才使我获得这种消遣自得的乐趣方式——我们每天生活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寻觅轻松乐趣吗,难道还想寻找痛苦烦恼吗?

        只有让人勾起想象、联想、追忆的电影,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非常嫌疑犯》正是一部让人看后回味无穷的电影。全片以倒叙的方式,给我们揭开了一桩借刀杀人惨案的真相。本片的焦点在于:欣赏时必须全神贯注地留意每一个微小细节,特别在那审讯倒叙过程中,才能知道为什么联邦调查局探员直到最后才突然恍过神来,悟出真正的罪犯就在自己的眼皮下刚刚遛走的人,他是怎样骗得警方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的?这种黑色幽默也只有美国佬才能想象得出来,你还能说他们不做世界老大而让位给平庸无才的国家去做?

       剧情概况如下:

       美国加州的圣佩雷罗港一艘货轮爆炸,死亡27人,9000万美元失踪。然后再跳回到六周之前,被警察局作为卡车抢劫案的六名嫌疑犯:基顿、麦克马诺斯、范斯特、哈肯尼、金特,被无辜地抓进警局审讯,关在一起过了一夜。第二天释放后,也为了要报复一下警察,出一口气,五人因此而结成了一个犯罪团伙,狼狈为奸,作案狠捞了好几笔。但其中谁是主谋一直让观众分不清。影片又倒回到六周后仅存活的其中之一的嫌疑犯,一名有惯偷前科的瘸子,并以拿到特赦令的幸存者金特(凯文·史派西饰)的身上,联邦调查局探员杰克·贝尔在对他进行审问,并不断倒叙六周前发生的那桩案件,以他招供的一些矛盾混乱的情节展开故事。

       好象他们五人当时陷入到一个犯毒集团设下的麻烦中,并被一个神秘的黑老大凯撒·苏斯耍了。终于某一天,来了一名律师小林找到他们,说他们几人欠凯撒的债,威逼他们袭击停靠在圣佩德罗湾港口上的一艘外籍货船,该船正在走私价值9100万美元的可卡因,买家则是凯撒的竞争对手。五人必须前去毁掉毒品,如果他们选择等到买家到来再行动,那么他们就可以自由分配劫来的交易款。还要杀掉一个被匈牙利帮保护的“阿根廷线人”,因为此“线人”认识“恺撒”的真面目。范斯特第一个提出要退出,随即遭到暗杀,剩下四人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任务。

       也就是倒回到影片前发生的那一幕:在货轮上,经过一埸激烈的枪战之后,基顿、麦克马诺斯、哈肯尼三人都没有找到毒品,也因此相继被凯撒杀害,船也被放火烧毁,金特留在岸上接应而侥幸生还。因为在事发前,基顿让金特留守后方,并告诉他如果计划出现差错,就要他把抢来的钱交给女友伊迪,以便她可以向小林付钱“完成任务”脱身。基顿还让金特向伊迪代为转达自己的歉意,因为他无法像女友伊迪所希望的那样走上正轨。

       以上这些都是出自“口水先生”金特临时编造的一面之词,在等待保释决定的两个小时审讯中,金特把探员绕得团团转。他的技巧是:首先他表演自己是一个猥琐胆小的跛子,装着一副无辜可怜的样子转悠着,以博取警察的同情;眼睛不时地瞅着局长办公室的各种物品寻找招供的“灵感”。审讯一开始金特要喝水,编造参加男声四重唱、胖子、喜欢警察、想帮警察、想当警察;要烟抽,和探员绕口令……等等。其次他思维速度非常快,善于东拉西扯,逼得警官宁愿去倒咖啡也不愿听其唠叨;再后来他信手虚拟几个人物名字,结合真实的犯罪经历,加上自己有方向有目的的想象,该藏的藏,该添的添,虚虚实实,编织出一张流畅细密、引人入胜的故事网。他不光是编剧情,还加入许多情感因素,比如他把基顿描述一个为“吃软饭”而不安自责的男人,他对律师女友恋恋情深,那个对女友深情凝望、依依不舍的告别细节几乎要把不知情的警官感动到要落泪;以及后来他讲到基顿对自己的照顾,一副知恩图报绝不背叛兄弟的忠义,以及听了探员的“基顿利用他”的推论之后,伤心哭泣的场面极富表现力,令人动容……。

       由此探员自作聪明的对整个事件得出了另一套结论:四人被派去抢劫船只并不是为了船上的可卡因,因为船上并没有发现有可卡因,而只是为了确保船上那个能够指认“凯撒苏斯”的阿根廷籍乘客被杀。探员认为曾当过警察的基顿就是神秘的“凯撒苏斯”,而且探员手头正在进行调查对基顿不利的材料,探员确信,基顿制造了其死亡的假象,是故意利用又愚蠢又没用的瘸子金特成为目击者(基顿多年以前为逃避另一场调查也曾这样做过)。最后金特骗过了探员的审问,领走了他自己的手表打火机香烟等物,慢腾腾地走出了警局。

        在放走金特之后,探员自认为已找出真凶而自鸣得意的时候,他望着墙上的资料,突然注意到金特所讲述的故事中的细节和人名都是来自房间中的物品,如贴满各种资料的布告板:金特说自己曾加入男声四重唱组合(布告板下面QUARTET译:四重奏),男中音是个超级大胖子(布告板有张黑人女胖子的照片);女胖子相片的边上标有REDFOOT,就是销赃人“瑞德福特”的名字;以及标有kobayashi标志的咖啡杯(kobayashi译为日本人名字:小林);金特说曾在危地马拉尝过咖啡豆磨的新鲜咖啡(布告板上Guatemala中文叫危地马拉)……。探员这才从回味中醒悟过来,手上的杯子掉下来砸个粉碎。

       与此同时另一边,在医院抢救货轮上的一名烧成重伤的幸存者,拼出了“凯撒苏斯”的头像,传真过来描绘的正是“瘸子”金特的面孔。等到探员急忙追出警局时,金特已悠然地坐上小林开来的车子杨长而走,消失在探员茫然失措的视线之外。

       但是,象这样一部推翻惯性思维又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我们不禁要问一问,美国人为什么总喜欢贬低执法人员、抬高犯罪分子、散布负能量,和他们总统大选中搞出来的“丑闻、怪闻”一样多,是不是说明他们用不完的想象力和智力,无处不在发挥着作用。

      2016.9.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