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国明:在书法艺术当中感悟人生

 格物方可致知 2016-09-19

□文/图 记 者 梁晶晶

实习生 李素芬

走进一间书画工作室,只见一位温良淳朴外表的中年男性正在进行书法创作,他拿起笔轻轻蘸了一下墨汁,在纸上挥洒自如地写下“志存高远”四个字。挥笔泼墨之间如鱼得水,势如破竹,那一份气魄贯穿始终,仿佛这手中的笔是他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他就是朱国明。

作为我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书画院会员、北京书画院创作师,朱国明通过多年的不断积淀,终于写出了富有自己韵味的行草。2015年,他的作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获得全国网络书法大赛的一等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我们一定要紧握好手中的笔杆,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一谈到与书法有关的事,朱国明显得情绪特别高涨。

●“书法让我放松身心”

回顾自己追求书法的经历,朱国明说:“上初中的时候,我就非常认真、踏实地写钢笔字,当时是班里写得最好的,老师经常拿我的字当做样本给同学们展示。每次班级有活动需要写字时,我都是首选。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我觉得自己在写字这方面很有天赋。”

初中毕业后,20岁的朱国明到昆都仑区文化馆去学习书法。当时,他跟着温六恩老先生学了三个月后写毛笔字,掌握了书写方式后,就开始每天练习写最基础的字体——楷书,然后又练习隶书、行书以及草书。刚开始学写毛笔字都要临摹,朱国明说:“临摹只是把字写好,老师写字时的精髓是学不到的,临摹字帖就叫写毛笔字。临摹的时间长了,写的字里有了自己的精髓,这才能称为书法。在后来慢慢的书写中我发现,只有在写字时,我的内心才是安静的,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是放松的,于是我对练习书法上了瘾。”

“学习书法就像是盖楼房一样,只有打好地基,楼房才会稳,才会越盖越高。只有一笔一划写好每一个字,最终才能掌握好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领会书法中所蕴含的精神。”朱国明说道。曾经有人向他指出,写毛笔字不能按写钢笔字的那个套路写,要避免书法作品中有钢笔字的味道。为了改变这一点,朱国明不断临帖,有时候一个字就会练习一上午,这样不断的练习,最终让他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他认为临帖不在于多,在于精。“每天练习书法已经成为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习惯,我可以一天不吃饭,但绝对不能一天不写字”,朱国明说。

●在书法追求中感悟人生

书法创作讲究一气呵成,且不能回笔。朱国明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他通常会将手机关掉,不接触任何人,潜心于书法创作。朱国明介绍,进行书法创作不仅要做到写好字,还要在字多的时候进行合理布局。墙上所挂描写风景的唐诗是朱国明最满意的一幅作品,因为这幅字的字体不拘束,字有大有小,比划粗细把握得很好,结构排版令他很满意。书法与毛笔字之间是有区别的,毛笔字仅仅是临摹他人的作品,书法则上升到了艺术层面,必须在临摹名家书法后所学习到的内容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与创新,从而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通过多年来一心致力于追求继承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探索,让朱国明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日后,他将继续坚持进行书法创作,争取能创作出更好的书法作品,办一场属于自己的书画展。

“书法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书法家的精神境界是书法创作的先决条件,而书法家的精神境界又汲取于日常临摹优秀的帖子和自身不断练习过程中对字的含义和写法的感悟。朱国明经常会对王羲之、米芾、颜真卿等一些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不断进行临摹,“临摹这些名家的作品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必须先得从心里理解作品的含义,才能把它的形写好。虽然形达到了标准,字里行间所体现的精神也很难达到”,朱国明说,“我最喜爱临摹《岳阳楼记》,通过临摹很多名人写的《岳阳楼记》,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字体书写方法、整体布局以及排版。”

“书法创作需要从基础做起,戒骄戒躁,这也启示人们:做人做事要认真踏实,遇事不要焦虑。进行书法创作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因为在写字的时候需要心平气和,这样的心境会将很多坏习惯改掉。”身边的很多朋友受到了朱国明的影响,也开始写书法,他也将练习书法的意识灌输给他的下一代。朱国明也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在学习、工作之余,拿起笔来,好好练字,在对自我进行修身养性的同时,也可以将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