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艰难都在征途上——记著名摄影家耿兴余

 华军f8uxi6gghy 2016-09-19

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上,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余名作者的12000余幅作品参加了竞赛,一幅题为《艰难都在征途上》的摄影作品力挫群雄,名列榜首,获彩色组金奖。它的作者,就是来自商洛山区的著名摄影家耿兴余——

革命的需要,引领他走上摄影之路

耿兴余现为《求是》杂志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发表摄影作品2000余幅,《西部情》、《黄河情思》、《沸腾》、《手与梯田》、《直冲天宇》等作品先后荣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展特别金奖、共和国50年新闻奖等多项大奖,多次举办个人影展,出版有摄影画册及专著《耿兴余摄影作品集》、《水乡周庄入画来》、《龙华烈士陵园》、《在影像中感悟风景》等。

1941年6月,耿兴余出生于镇安县西口回族镇石景村,小时候砍过柴、放过牛,上学后还利用课余时间割草,为的是交给生产队挣几个工分。

1960年,耿兴余参军后,担任空军某师照相冲洗员,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他拿起的不是钢枪而是一架相机。耿兴余是一种执着于事业并能为事业献身的人,从他拿起相机的那一刻起,就爱上了这一份工作,并逐渐迷恋上了摄并逐渐迷恋上了摄影艺术,以至于最后把它确定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和终生奋斗的事业。

为了干好照像和冲洗照片的工作,他开始学习摄影技术。那时候的相机是机械相机,为了弄清相机的机械组成,他常常先把相机拆卸成零件,又把零件安装成相机,反复练习,直到对相机的每一个部件都了如指掌,完全掌控。他是初中毕业,对光学知识了解甚少。为了学习摄影技术,他开始自学高中乃至大学的《物理》,钻研光学知识。在部队里,他白天工作和参加训练,夜晚自学相机原理和光学基础知识,常常熬到深夜。部队首长看到他的黑眼圈,误以为他夜不归宿,后来才明白他是在钻研摄影技术,便叮嘱他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耿兴余成了出色的照像冲洗员,不管部队交给他多艰难的拍摄任务,他都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艰难的征途,成就了他的人生梦想

从部队转业后,耿兴余来到《红旗》(《求是》)杂志社,成了这个刊物第一任也是现在惟一的一位高级摄影记者。

耿兴余知道,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就应该具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用摄影这种独有的瞬间艺术,去记录、讴歌时代和人民。因此,他的作品或粗犷挺拔,或细腻入神,或空灵飘逸,或异彩风姿,都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他的风光照片以气势非凡的画面,显示了大自然的博大与浩瀚,以含蓄的艺术手法表这种独有的瞬间艺术,去记录、讴歌时代和人民。因此,他的作品或粗犷挺拔,或细腻入神,或空灵飘逸,或异彩风姿,都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他的风光照片以气势非凡的画面,显示了大自然的博大与浩瀚,以含蓄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天地山水的气韵和意境,使观赏者触目生情,心驰神往,获得丰富的视觉感受;他的人物摄影形神兼备,质朴、自然、亲切,展示了我国多民族的特色和时代气息,蕴含着对人类自身的哲理思考,能勾起读者的无限联想,领悟到它的深刻内涵。

可是,我们看的仅仅是他拍摄的那些优美照片,却很少有人明了照片背后那一段又一段难忘的故事——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航空表演时,耿兴余坐在简陋的领航舱里拍摄,飞机俯冲时盖子骤然被风打开,他—下子被外面的空气吸了出来,当时飞机正飞行在3000米高空,幸亏安全带将他的小腿死死系住,才救了他一命。耿兴余临危不惧,以顽强的毅力出色地完成了全运会的航拍任务。

1989年6月路过秦岭时,见风光特别好,他只顾举着相机拍照,不料一脚踩空,掉进了一个大沥青池。别人把他救上来后,他还要下去拿相机,救他的人无奈地说:“连命都不要了,还要照相机呢。”当时,沥青遇冷后套在他的身上,仿佛一身“盔甲”,怎么也撕不下来,多亏一个砍柴的农民用镰刀把沥青裹着的衣服割成两半,才把他“剥”了出来。

1990年11月,耿兴余在川西冒着冰雪严寒和随时都有可能掉入冰洞的危险,连续两次艰难地爬上险峻的贡嘎冰川,拍下了许多珍贵的冰川图片。

他曾经不顾心脏有病,带着“氧立得”登上西藏海拔5100多米的雪山雷达站,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海高原黄河源头;他还曾经深入到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摄影创作。风暴、狂沙、大雪、冰雹,几乎所有的恶劣天气都曾经与他相伴,有时甚至要蜷缩在汽车里过夜。

他的获奖作品《艰难都在征途上》就拍摄于艰难的征途上。1990年冬天,耿兴余两次到黄河源头拍摄,到过川西康定和西藏。为了拍摄,他多次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康定山峰,高原反应、严重缺氧曾险些要了他的生命,但他没有丝毫退缩。途中,突然袭来一阵狂风暴雪,赶马的藏族同胞非常镇定,沉着地整理一下马鞍,准备继续前行……这一幕打动了耿兴余,他迅速举起相机,连拍数下,定格下了这个动人的瞬间,创作出了这幅让人惊叹的佳作。

多年来,耿兴余一路前行,在艰难的跋涉途中留下了一幅幅杰作,每一幅杰作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艰难都在征途上》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它既是耿兴余摄影道路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对人生奋斗历程的深刻思考。

家乡的发展,牵动着他的赤子情怀

耿兴余喜爱摄影艺术,但从没忘记自己的家乡。他多次回到商洛,看望家乡和亲人、师长、同学。听说镇安县茅坪回族镇甘沟小学没有电脑,他自费从北京买了台电脑,专程回到镇安,亲自送到甘沟小学,并手把手地教会了学校的老师使用电脑。另外,他还向甘沟小学捐赠了大量的图书和文具。耿兴余一直关心家乡的发展,为镇安争取建设项目,呼吁国家相关部门重视镇安。为此,镇安县委、县政府把他确定为镇安在北京的第一任联络员。

听到西康铁路通车的消息时,耿兴余在北京激动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开始思索开发镇安的旅游资源。2003年初,他只身回到镇安,跑遍了镇安的山山水水,钻过6个从来没人钻过的溶洞,实地考察镇安的旅游资源。他爬上了北阳山,去了月河,在九龙鼎主峰的观音寺里住过宿,吃过斋饭。至于拍木王国家森林公园,他遭的罪就更多了。该公园总面积3616公顷,有3河、9溪、18瀑、36潭、72峰、108个主要景点,分为四海坪、双头马、茨沟三大景区和鹰嘴峰特别保护区。鹰嘴石是全县的最高点,海拔2601.6米,他背着四五十斤重的照像器材和生活用品,沿着高山陡坡步行前进,一路拍摄。他在鹰嘴峰下露过宿,听到过兽叫鹰鸣;他在冠顶峰上看过云海,听过松涛……

耿兴余自费拍摄了千余幅照片,精选了600余幅,制成11张光盘赠给镇安县做旅游公益性宣传。考察结束后,耿兴余回到北京,亲自撰写了《陕南镇安山水游》报道,并花了前后几个月的时间,写出了题为《旅游扶贫——陕西省镇安县旅游资源调查与思考》的调研报告,寄给镇安县委、县政府作参考。木王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建成开园后,耿兴余更是欣喜若狂,不顾自己年近古稀,立即登机飞回西安,当天就赶到了镇安,参加了木王国家森林公园挂牌开园仪式。这一次,他又历时半月之久,拍下了全县旅游景点的近千张珍贵照片,为镇安的旅游开发积累了丰富的图片资料。镇安对外宣传的许多照片,都出自他的相机。

耿兴余已逾古稀之年,依然奔走在艰难的征途中。他拍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自己的心灵语言,每一种色彩都是他心灵的闪烁,他将自己的人格渲染其中,使作品有了生命,使艺术有了光辉。因此,他得到的奖励不仅仅是他的作品,更是他的精神和人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