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城墙未包含紫金山,为这事朱元璋差点赐死儿子

 【点石成金】 2016-09-19




老南京城墙故事委实太丰富,真是说它不完。今天老南京就来絮叨絮叨。



“外郭”工程源自“小插曲”


朱元璋入主南京,加紧南京城墙的建设,直至1368年方才正式登基。公元1386年城墙竣工时,城垣范围“东尽钟山之南岗,西居石头,南贯秦淮于内外,北依狮子、九华诸山而控后湖”。


坊间传闻,因为一个“小插曲”,才促使朱元璋祭出利用天然土埂筑为外郭,以卫京师的妙招。南京外郭城周长180里,共有城门十八个。


话说这天,朱元璋率文武百官到皇宫以北,后宰门处一座小山上,观看建城盛况。百官无不阿谀奉承,引得龙颜大喜。唯四皇子朱棣一旁沉默不语。于是,朱元璋钦点道:“皇儿,你来说说看呢。”朱棣这才袒露自己的另类看法。


他指着近处山包,不紧不慢地说:“城墙没把紫金山包进来,敌兵只要登上山,架起大炮,就能直打皇宫……”




朱元璋本是独断专横之人,他是决不会容忍臣子(包括亲属子女)对他有任何不恭。听了朱棣的见解,虽然当时没发作,也认为有一定道理,内心是极其不悦的。这一切统统被军师刘伯温看在眼里,他便谏道:“不如再造外城把紫金山也包进来”,终缓解了此刻几乎凝固的紧张气氛。


据传,回到后宫朱棣将此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太后马娘娘。马娘娘对朱棣的直率感到震惊,于是追问说:“皇儿,父皇后来有何举动?” “父皇只赐我一个橘子。”朱棣淡淡回答。


谁知一听此言,马娘娘大惊失色,她自语道:“大事不好,皇儿,你大祸临头了。”朱棣还有些迷茫,听完解释恍然大悟。原来,吃橘子通常先剥皮,再剔除经络,朱元璋赐给橘子就隐喻要剥他皮、抽他筋。



呃,以后有人给你吃橘子,要当心


机敏的马娘娘不敢有丝毫懈怠,便于当天深夜将朱棣乔装打扮送出皇宫,仓皇逃逸。



“南门涨圈”是句“口头禅”


前面说的是建筑南京城墙故事,接下来再说近代使用城墙发生的趣闻。“南门涨圈”是老南京一句悠久的口头禅,它是见证旧时老百姓进出城门时一句通俗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恐怕只有八九十岁以上老南京使把劲才能够回想起来。


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南京的城市中心在南门(中华门)、三山街至内桥一带,新街口及其以北地区,当时被称“城北乡”。城南地区人口密布,商贾云集,街道又极为狭窄,交通状况很差。据老人描述,中华路是1932年才开辟的,那时,南门整个通道,即三道瓮城和四道拱门是连接城内外的唯一通道。从安全角度考虑,市政当局规定,每晚十二时左右关闭城门,次日五时许方才开门。这样的“瓶颈效应”可以想见,老百姓进出城门并非一桩易事。




每天早晨,天还没亮,进城和出城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等待南门城门的开启,这中间有进城上班上学的、做小买卖的、挑担卖柴的,有出城走亲戚的、上坟的、买稻谷的等等,车水马龙一下子就把这狭小的瓮城挤得满满当当,几乎要将这几座小小的门圈挤炸了似的。


城门一旦开启,人群、牲畜、车辆都心急火燎竞相往前赶,实在是拥挤不堪。老人回忆说,那时,每天早晨进(出)一趟城门,起码得花费一个多小时的工夫,“南门涨圈”之说就是这么来的。



城门开闭曾有“时刻表”


南京城门一直都由重兵把守,壁垒森严。直至近代,南京的城门还都有严格的管理,每天按时开启与关闭,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样的程序才被彻底废弃。


民国时期,南京各城门都是配有坚固的大门的,由宪兵严格把守,“南门涨圈”口头禅可为佐证。汪伪时期更延续了这样的做法,并且更加严厉。为了维持傀儡政权的利益,老百姓进出城门受到的盘查更加严密,还常常受到人格侮辱。有一段时间,为了防止城外新四军的活动,汉奸走狗风声鹤唳,南门、通济门老百姓出行更加艰难。



通济门


阿烦啊,一旦错过时间,城门一关,就什么事情也别想办了。那昝子,在南门外办事过了点,就只好在客栈过夜了,所以南门外一度很繁华,怕就是与此有一定关联吧。


一张1946年的“京市各城门开闭时间表”见证了这段历史。表中揭示,那时,通济门、光华门、太平门早晨5点30分开,晚12时闭;中山门、中华门、水西门、汉中门早晨5时开,晚12时闭;玄武门、挹江门则是早晨5时开,凌晨1时关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