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想开好敏捷组织的回顾会议,必须知道这几个重要步骤

 Henryfeng88 2016-09-20

企业架构  |  业务分析   |   产品管理  |  敏捷开发 |  项目管理



这是一本我在广联达广材网从头开始实践kanban第一期的部分过程记录文集,如果你关注如何在一个传统的团队实践看板实践,可以看看这个系列的更多文章,本文后有获得全集的方式:

  1. kanban暴露出哪些问题?

  2. 运行两周的 kanban,改进的起点 

  3. 第一次回顾会议 

  4. 第二块看板 

  5. Scrum 还是 Kanban? 

  6. 如何开看板站会? 

  7. 如何进行故事编写和任务拆分? 


本文摘自《敏捷看板实战案例.pdf》

-- 2016年1月15日 --


第三篇:第一次回顾会议


        昨天灰度发了2016第一个版本,今天下午组织团队进行了第一次回顾会议,下面我把会议的过程和大家说说,也许能给那些还从未开过回顾会议的敏捷团队一些指导。


        在会议开始前,我给大家说了一下回顾会议的议程安排。如果你还不知道回顾会议如何开,那么可以看我10年写的 Scrum之 回顾会议


1. 会议定向

        

        首先 我们 写下了这句话不管我们现在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必须懂得并坚信每个人通过他们当时所知的,他所拥有的技能和可得到的资源,在限定的环境下,都尽其所能做出了最好的成绩作为会议的基准。


2. 建立约定

        然后我开始和大家一起建立会议约定。这其实对敏捷教练有个有个要求,你必须特意加入一些约定,并且是大家一起制定的,通过这些约定将有助于你后续顺利开展回顾会议。

        我先带头说了一个“多说我,少说你们”,然后让大家每个人都说说。大家一片寂静,不知道说什么,我当然不能接着说,否则整个会议就我一个人开了。

        这个时候,作为敏捷教练,你是一个引导者,你一定要耐得住安静,等待大家的回复。终于有人回复了,慢慢的大家越说越多。我看有人还没说,就指着我们刚写的一条约定“每个人都参与”,大家一看自己的确写了这个,于是慢慢就都参与进来了。

3.a 回顾故事

        然后我们开始根据故事卡片进行回顾

        大家开始对一张故事卡片进行回顾。不过我发现大家针对特定卡片回顾的时候还有些拘谨,或者对问题表述还不是非常清楚,讨论还未放开。在指导团队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卡壳的地方,因为每个团队人员都不一样,这对教练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你不能有固定不变的议程,你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调节。

3.b 头脑风暴那些好的和需改进的

        于是我改变回顾议程,让大家直接把认为这两周做的好的,以及做的不好的都头脑风暴的写下来。大家写还是可以的,于是一下子就有十张左右了。不过我还觉得少了,我点了一下人数,除我之外有6个人,我说每人至少贡献三个,等凑齐18个之后进入下一议程。然后就看到大家没多久就写满了。过程中纸张总是粘不牢,总掉下来,于是我们就简单的把一些黄纸贴放在各自一栏的放黑板擦的板子上。

4 引导大家阐述问题,并收集建议

        我开始问大家,是想先听好的,还是听不好的:) 有人说先听不好的吧。于是我从需要改进的那一列中随即抽了一张黄纸铁下来。这是一张关于沟通的。

        之后我开始引导写这张纸条的同事阐述问题,并用一些问题去激发大家一起去探讨这个问题。并告诉大家,我只是对第一张卡片做个示范,等下每个人对自己写的卡片都按我做的方式去阐述问题并收集大家的改进意见。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我让说的人的左边位置的人作为引导师和卡片主讲者一起来对黄纸贴进行深入探讨。

        我讲完之后,大家就开始了,大家开始进入状态,每个人都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有几个问题还开始PK起来的状况。

        我作为教练和Leader的双重角色,我总是在每个人说完之后才发言。过程中大家要是陷入安静的时候,我会适当的介入进行引导。

        这几个小时大家讨论了很多问题。有人问,如果付总需要我们做一些东西,我们听谁的。我的回答很简单,听我的,因为我是广材网负责人。还有一个是开发提出一个卡片任务修改多次,这时会议室就安静下来了。我看没人说话,于是介入进来和大家说,敏捷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需求是变化的。不过我们要分析一下需求变化,需求是问题和方案,我们对问题是一直都没变的,就是如何提示周边城市,之所以最后变了多种方案,是因为咱们开发在现在的能力之下还无法很好地实现原定方案,所以我们就折中成现在的方案。有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经过努力之后,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定是当前情形下的最好方案。对于变化的控制,从需求角度要控制问题不变,这需要产品人员多接触客户,分析需求。而从开发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更好的完成更好地方案。这次发版我们有好几个任务就发生了变化,大家做的都很好,能够很快的适应变化,并顺利的在指定时间发布了,并让大家一起给自己一个掌声。

5 激烈讨论后,确定改进项和执行人

        因为我公司有会,所以我引导了一段时间后就暂时离开了,团队成员继续激烈讨论,等我开会回来后大家仍畅所欲言,指出各种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

        问题全部讨论完并提出改进意见之后,我告诉大家每次回顾会议我们只要改进三个大家认为都很重要的改进点就可以了。我们接下来需要对改进点进行排序,每人三票,选出下一阶段必须改进的三个点,并指派一个人负责落地,下一次回顾会议的时候还要对这三个改进点进行回顾。

促进持续提升

        每个团队的人员组成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没有任何一种固定的流程能够适用于所有团队,所以在敏捷中的各种最佳实践,做到细节都是需要灵活调整的。

        但不管有什么不同点,回顾会议的目的是对前一段时间所做的各种事情进行回顾,能够促进团队持续提升。其大过程也遵守我前面的几个步骤,对于第一次回顾会议来说,教练的组织和引导很重要,会议背后的东西大家等自己开了后慢慢体会。

        上面描述了大体的过程,希望能给第一次开展回顾会议的人一些帮助。

想做好回顾,必先学引导

  • 百度百科:引导,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

  • 国际引导学院INIFAC:引导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科学,它能帮助群体更有效地研讨并做出决策。引导提升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品质,使之更加聚焦在结果上。

  • 《引导:群策群力的实践》作者Ingrid Bens:引导者通过设计和引导结构化的互动过程,协助一个团队更加有效地交流互动,达成高质量的决策或共识。引导的目的是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支持大家实现他们的目标。

       

        在团队工作中,教练、领导或者组织者其实都要是一个合格的引导者,那么你是否理解引导是什么?


        如果你从事引导者、培训师、咨询顾问、领导者、教练等工作,并且想去使用引导技术更好的协助团队更加有效的交流,达成高质量的决策和共识,那么不要错过10月底IT帮书虫会的公益第二期线上活动。这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


第二期主题:引导

时间:预计10月最后一周开始,每周周日晚8点-9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