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赏析(四)

 高山仙人掌 2016-09-20

本周分享的是三首关于豪迈基调的诗,愿大家喜欢。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翻译:

1. 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2. 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3. 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

4. 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赏析:

        诗的上片写了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气势磅礴。下片写到千年前,曹操也曾策马在此地留驻,英雄还是英雄,只是不同的时代。毛泽东写此诗是在1954年,新中国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的生活新的朝气,“换了人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翻译:

  1. 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2. 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3. 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4. 浊酒 :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赏析:

        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全词的基调慷慨悲壮,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在。不管建立丰功伟业也好,官场失意也罢,青山和夕阳都不会改变。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悲伤凄凉感。杨慎和解缙、徐渭并称为明朝三大家,其中杨慎最是不得志,被流放滇南,也正因此,他远离了官场纷争,得以博览群书。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1.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

  2.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3. 钟:聚集。

  4.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5. 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6. 会当:终当,定要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赏析:

        诗的首联诗人自问自答,描绘了泰山的山色无际。颔联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通过对诗人的“决眦”描写,来反映出泰山的迷人。最后尾联抒情,将磅礴的气势写出,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