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问十分 | 安住当下会失去向上生长的内驱力吗?

 吴工图书馆 2016-09-20

图 | Tatsuro Kiuchi

空有理想而不能安住当下,理想就会变成无法实现的妄想;只顾及眼前、得少为足,就不能达到究竟的目标。

——学诚法师


法师您好。我一直用真诚简单的心对待人和事,不知为何总换来不平等对待。好人难做,难遇好人,请法师开示,我错在哪里?

网友

学诚
法师

做个善良的人,也要有智慧。好好对人,并不是为了期待别人同样的回报,而是因为这是自己的做人原则。能秉持这一点,才能做到真正的“简单”——内心坦荡、不起烦恼。


顶礼法师。我一直活得很努力,工作生活吃苦肯干,自家老小都照顾的很好!可工作之外的人际交往让我很疲惫!我一向谨言慎行,大方慷慨,自己省吃俭用在人情往来上从不吝啬!但是别人总是让我蒙受误会,导致讨人嫌惹人怨!

网友

学诚
法师

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解释不清楚的,就是他人的烦恼,自己就不要挂怀了。多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多回报信任自己、于己有恩的人,多想自己的榜样,不要为了不理解自己的人而烦恼。


法师您好,我总是不自觉设想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且深陷其中,每当自己回到现实就沮丧。自我和社会该如何协调统一?

网友

学诚
法师

想太多别人应该如何,社会应该如何,不如多想想自己应该如何,任何事情落实到自己身上、自己眼前,才是有意义的,不然都是妄想。希望社会怎么样,别人怎么样,自己就先做到。再高的理想,都是从脚下开始一步步走到的;站在原地不动,永远无法到达。


师父,我有时心力不足,承担的工作出各种纰漏,原因是不够用心和精进,本可以做得更好但挡不住思想松散,把时间都浪费了。一旦松懈再提起来比之前多花几倍的气力。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该从何处入手策励自己?

网友

学诚
法师

修行如逆水行舟,烦恼习气就是要花加倍的力气才能突破。陷入瓶颈时,唯有发大精进,立不退心,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请教师父,佛教讲活在当下、安住当下,又讲出离心以及次第证果。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一颗安住的心怎么有向上生长的内驱力?

网友

学诚
法师

愿力指引我们方向,“安住当下”让我们走好脚下这一步,这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两者加起来,路才能走得远、走得稳。空有理想而不能安住当下,理想就会变成无法实现的妄想;只顾及眼前、得少为足,就不能达到究竟的目标。


师父,今天听到一位年轻演员因抑郁症自杀的消息,很震惊也很心痛。现在社会上患有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能做什么?

网友

学诚
法师

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健康、明亮,与团体一起去做更多点亮人心、温暖人心的事业,把佛法的智慧带给更多人。


为什么很多人今生很难看到境遇的改观,只能期待来世的福报?

网友

学诚
法师

对一般人来说,即使命运改了,自己也很难了知,因为不知道“本来”会是什么样子。来世的福报更是缥缈,现在很多有福报的人也并不知道这是自己宿世积累来的。凡夫只知果,不知因,问题就在这里。修行不能只看果,更重要的是因和缘。欲知自己的命运有没有改观,就看自己现在种的因有没有改变。


无常是坏事,那为什么修无常观就是好事呢?

网友

学诚
法师

无常不是坏事,而是一个客观规律。如理修无常观,能够对治“常执”,减少很多痛苦;让内心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变化,善用无常来成长自己、成办善法的事业;策励我们珍惜时间,精进修行。


顶礼师父,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位认识九年的人因抑郁症自杀了,年轻的生命转瞬即逝让人难过。现在医疗手段有限,由此,抑郁症的患者应该如何对治?我们普通人又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网友

学诚
法师

自己应正视、接受自己,他人应予以尊重、理解和包容。把一个人从深重的妄想中拉出来并不容易,要有耐心去陪伴。现在很多人都有烦躁、抑郁的情绪,因为社会发展太快,人们对心灵的关注和了解又太少,一味向外追逐,在五欲六尘中迷失了本心。佛弟子要努力把佛法的智慧发挥到社会中去。



精选自2016年9月18日学诚法师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