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编辑本段《侧帽词》
《侧帽词》是清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第一部词集,也是纳兰性德的成名之作,这部词集也是清朝第一词集。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折叠人物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侧帽词全文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又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又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又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又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又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又(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折叠编辑本段“侧帽”的来历
这个是纳兰容若的词集的名字,为什么要叫侧帽词呢?
考证一下,“侧帽”的来源好了:
语出《北史 独孤信传》,“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这个独孤信是北周的大帅哥啊大帅哥~~~~而且不是娘娘腔哦,还是人人公认的军中帅哥(史称“美容仪,善骑射”)。时尚品位也是一等一的,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潮男啊
好,先翻译下上面的文言文:
主要是说独孤信长得乱帅一把的,也因为他实在帅得够呛,所以常有人以他为模仿的对象。某天,他出城打猎,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他得赶在宵禁之前奔回家。他马骑太快了,差点摔下来变成肉饼。在这手忙脚乱的狼狈之际,他哪还有空理被风吹得歪七扭八的帽子。不明就里的人看了他这副德行,大感惊艳,觉得他看起来简直酷毙了。(所以说,只要人长得帅,就连挖鼻孔、掏耳朵也会很好看。真没天理!)第二天起,满街都是模仿独孤信侧帽而行的男人。
笑,把帽子戴歪就会象帅哥吗?那为什么我天天用力士洗发水也没有人说我象那个女明星?
那我们来说说纳兰为神马取名“侧帽”呢?有一次,纳兰最好的朋友顾贞观给自己画了一幅画像,在这个画像上,顾贞观头上的帽子就是“侧帽”纳兰十分喜欢顾贞观的这张画像,觉得是分飘逸,潇洒,于是再给词集起名的时候,就以“侧帽”为名,说明自己词集的潇洒,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