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红玛瑙真假鉴别

 bg1bgb 2016-09-20

染色玛瑙

玛瑙化学染色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相传称人们将玛瑙泡在蜂蜜中,取出后放在火上烤,进入玛瑙的蜂蜜烤成炭而使玛瑙变黑,但用这种方法染黑在透射光下看是褐色的,不太黑。

中国人爱红色,觉得有喜庆的感觉,古代就有“玛瑙无红一世穷”的说法。古代从日本进口的“东红玛瑙”就是含铁的玛瑙加热处理后形成的红玛瑙,所以又名“烧红玛瑙”,这种工艺现在已经失传,根据史料记载和现在留存是实物观察,这种“东红玛瑙”应该也是染色玛瑙。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和美国就采用各种办法给平常的玛瑙“化妆”,玛瑙的染色是将色料浸入玛瑙内部的孔隙,使其具有美丽的色彩和纹带。玛瑙染色后在巴西叫作“umbu”。绿玛瑙、黑玛瑙、蓝玛瑙则多为染色而成。市面上出售的蓝色、紫色的玛瑙首饰不是本色,是经过加工后染上的,个别染色水平不高的用几年后会出现退色。 玛瑙的染色在国标中被称为优化方法。可直接称其名称在鉴定证书中不附说明。中国80年代初,把该染色技术作为“国家星火计划”引进到中国。
中文名
染色玛瑙
外文名
agate;carnelian
别    称
码瑙、马瑙、马脑
类    别
玉髓类矿物
化学式
SiO2(可含有Fe Al Ti Mn V等元素)
颜    色
红白黄蓝黑紫绿灰褐等
光    泽
蜡样光泽
透明度
半透明至不透明
断    口
贝壳状
硬    度
7
矿物密度
2.6-2.7
比    重
2.55-2.91
应    用
首饰、饰品

什么是染色玛瑙

       染色玛瑙首先要看颜色,染色的玛瑙颜色均匀色彩鲜艳,天然玛瑙的颜色往往发暗,因为大多数的玛瑙底色

       都是青灰色,所以里面的颜色大多也有青灰的底色。当然也有少数非常鲜艳的玛瑙天然颜色。这种情况也比较好辨别,因为天然的玛瑙颜色大多数都是由细小的颗粒组成尤其是红色更明显些。已红玛瑙为例,仔细观察玛瑙的有色区域会发现颜色是由一粒粒细小的红色颗粒组成,颗粒大的肉眼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不明显的用放大镜也能看到,而染色的看不到颗粒。
染色红玛瑙染色红玛瑙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也最容易迷惑消费者,很多人认为一块玛瑙多种颜色或色泽不均匀就不会是染色了,这就错了。由于玛瑙的密度不均匀所以染色时有很多地方是泡不进化学试剂或浸泡不均匀。比如缠丝玛瑙,缠丝的地方由于密度高所以根本无法染色。

  还有一点是看价格,都说玛瑙无红一世穷,其实天然红色玛瑙并不是最稀有的,蓝色.绿色更为罕见。大家在市场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玛瑙大部分都是染色的所以很便宜。还有黑色玛瑙多为黑白花或黑红花,通体黑色的可能性很小,市场上的黑色玛瑙多为染色。

玛瑙化学染色的原理

       偏硅酸纳(Nasio3)和偏硅酸钾(K2Sio3)矿液,在运移过程中会分解沉淀出含水的Sio2胶体,胶体经逐步脱水硬化,最终形成玛瑙,含水Sio2胶体在失水过程中保留着内层水往外挥发的通道,这些通道就是玛瑙中四通八达的微细孔道,也是玛瑙可以被染色的内因。这样的玛瑙如果切成薄片,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似鸡毛一样的通道结构。
染色绿玛瑙染色绿玛瑙
玛瑙被化学染色的实质

       玛瑙被化学染色的实质不是玛瑙中的Sio2被染成各种颜色,而是让玛瑙中四通八达的孔道里充满各种颜色,我们的任务是怎么样使含化学试剂的溶液渗入到玛瑙的微细孔道中去,并且在孔道中进行化学反应,使反应结果或反应后经进一步处理能产生我们所希望的颜色,而且这些颜色要经得起日晒,雨淋,汗浸而不褪色,经过这样的化学染色以后,本来白色的玛瑙中所含Sio2矿物被四通八达的微细孔道中形成的颜色包围起来了,在宏观上己见不到sio2矿物的白色,而只能见到所染色的整体,这就是玛瑙被化学染色的实质。

玛瑙化学染色的方法

       玛瑙化学染色的原理是:将玛瑙浸泡在含有某种着色物质组分的化学试剂溶液中,使化学组分渗入到玛瑙的孔道中,然后再投入到某一种化学试剂中,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在孔道中沉淀出不溶于水的有色物质,或者加热玛瑙使孔道中的化学试剂分解,形成不溶于水的有色氧化物,从而使玛瑙颜色发生改变,获得漂亮的颜色。玛瑙化学染色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可溶性的可着色金属盐溶液浸泡玛瑙,让试剂组分充分渗入到玛瑙的孔道中,然后热玛瑙,使孔道中的化学试剂分解成不溶于水的有色氧化物,例如:将重铬酸铵{(NH4)2Cr2O2}试剂溶解于水,把玛瑙浸泡其中,当重铬酸铵组分己经渗入到玛瑙内部的孔道之中后,取出玛瑙缓慢加热至300摄氏度,重铬酸铵分解成不溶于水的三氧化二铬而成绿色。二是把玛瑙浸泡在一种化学试剂溶液中,待化学试剂组分渗入到玛瑙孔道中以后取出,放入另外一种化学试剂中浸泡,后一种化学试剂在渗入玛瑙孔道的过程中,与第一种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有色沉淀,这种方法最好在以后的加工工序中表面涂蜡。封住玛瑙的孔道,例如:让玛瑙染成普鲁士兰色时,可以先将玛瑙浸泡在亚铁氰化钾溶液中浸泡,就可以得到漂亮的,难溶于水的普鲁士兰色玛瑙。

染色玛瑙的原料要求

1、结构要求玛瑙的结构密度小,有微孔隙的这类品种易着色,而密度大的色料不易浸入,很难加上颜色。高博禹等对其结构进行电子显微镜研究提出“三上色,五不上色”。三上色是具有人字形肋骨状长纤维状的玛瑙能上颜色,且效果很好。具波浪状长纤维结构的玛瑙能上颜色。多世代细长纤维结构的玛瑙能上颜色。五不上色是不定向短纤维粒状结构、似花斑状球粒结构、石英的他形不等粒结构的玛瑙不能上色。玛瑙中心的砂心石英颗粒不能上色。玛瑙中石英晶粒,结晶粗大,颗粒边缘界线清楚,粒间紧密,没有微孔,不能形成通道的不能上色。

2、颜色为了使玛瑙染成人们需要的颜色,玛瑙的原料要求必须是浅色或白色的品种,且要清洗干净,若染成黑色的则玛瑙原料的颜色可深一点。

玛瑙化学染色工艺

预处理:

玛瑙进行化学染色工艺操作前,先要将玛瑙进行处理,一般称它为预处理,方法如下:

  (1)用苏打(碳酸氢钠)溶液浸泡(若加热更好),主要去除油脂状物质;

  (2)用5%左右的稀盐酸浸泡(若加热更好),主要去除中工过程中留下的铁迹;

染色红玛瑙雕刻染色红玛瑙雕刻






(3)用较浓的硝酸浸泡玛瑙-~2天,然后将玛瑙慢慢加热至沸,停止加热至室温后取出,用水冲洗几遍,这样可把玛瑙孔道中的杂质尽量
清洗掉,为着色试剂进入玛瑙孔道扫清道路。

  配试剂溶液:凡第一种浸泡玛瑙的试剂溶液,要配成浓溶液,甚至可以用过饱和溶液;第二种浸泡玛瑙的试剂溶液要配成稀溶液,大约10%左右,否则反应太快,会产生大量的难溶于水的有色沉淀,容易堵塞玛瑙表面的孔道,影响后边的化学反应向中心扩展。

  加热恒温浸泡:玛瑙中的孔道在加热情况下会膨胀,有利于化学试剂进入玛瑙孔道,所以加热浸泡较好,但水在100摄氏度会煮沸,温度太高会使溶液大量蒸发,从而改变溶液的浓度,甚至被煮干,所以控制在70摄氏度左右为好。方法是将浸泡玛瑙的容器放入烘箱中恒温70摄氏度左右加热,加热的时间视染色玛瑙的大小而定,直径为10MM的玛瑙球一般恒温20天左右即可。

沉淀反应操作:

       凡是要加第二种化学试剂进行反应产生难溶于水有色沉淀的操作如下:把玛瑙从第一种化学试剂溶液中取出来,用水清洗玛瑙表面烘士,然后投入第二种化学试剂溶液中浸泡,进行化学沉淀反应,此步骤有的不用加热就可完成反应,有的要加低温使其快速反应。操作时要定期观察,将颜色达到要求的玛瑙取出来,否则颜色会太深,通常取出后只要用水将玛瑙冲洗干净,再用由擦干就可以了,也可在105摄氏度下加热去除表面吸附水。

热处理工艺:

       对于只需一次化学试剂浸泡,然后进行加热分解化学试剂成不溶于水的有色氧化物的操作,我们称热处理工艺,方法是:取出己经浸泡好的玛瑙,用水冲洗表面,然后在105摄氏度下恒温烘烤24小时(去表面吸附水),最后把玛瑙埋在砂子中进行加热,由于玛瑙的传热性不好,如果加热太快,表面和内部的温差太大时,玛瑙会炸裂,所以,玛瑙进行热处理时要慢慢加热,同时埋在砂子中进行加热,可以使加热温度比较均匀。其升温速率每小时升10度为好,达到选择的最高温度后,为了使分解反应彻底,也要保持一定时间,一般恒温2小时以上,与升温时一样,在降温时也要慢慢降,降温速率以每小时10度为好,到达80度后可以断电,但必须放在烘箱中自然降至室温再取出,切忌在高温时把门炉门打开,以免玛瑙炸裂。

后处理:

进行染色后的玛瑙可以上蜡,也可以不上蜡,但对于用二次化学试剂进行反应染色玛瑙最好上蜡。

象形图纹玛瑙的染色造假

“象形图纹玛瑙”花纹美丽、质地坚硬、色彩艳丽、多种天然颜色、能够形成有人们普遍认同的人物、风景、山水、花、鸟、鱼、虫、水草等象形图纹,而且存世稀少、不可复制、具有无限艺术美感、具有无限的投资与收藏价值,深受玛瑙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和喜爱,一些不法染色玛瑙加工户瞄上了这一收藏领域,玛瑙市场看到的染色造假“象形图纹玛瑙”,可以染出图案或在同一块玛瑙染出不同的颜色来,我们把这种化学染色称为俏色染,这种染色方法需要将不染色的部分进行遮蔽,可以用蜡或胶带把不需要染色的部分遮起来,使化学试剂不能渗入这些地方的玛瑙孔道中去。这样不遮蔽的部分,化学试剂可以渗入玛瑙孔道中,就能出被染的颜色,而被遮蔽的部分没有颜色,天珠就用这个方法染,对于俏色染手镯,可以用胶带粘在不要染的地方,再把玛瑙手镯投入化学试剂中浸泡,当试剂渗入玛瑙孔道后,取出玛瑙,把把浸泡过的这些部分用胶带粘好,把原来粘的胶带打开,投入另外一种化学试剂中浸泡,当试渗入玛瑙孔道后,取出玛瑙,然后进行热得理即可。


象形图纹玛瑙染色造假象形图纹玛瑙染色造假
 这些染色造假“象形图纹玛瑙”迷惑性很大,没经
验的人很容易上当,仔细观察您会发现这些“象形图纹玛瑙”具有象形度高,线条生硬,色彩图案无天然过度,人为痕迹明显等特点,由于采用局部染色,染色剂侵泡效果不好,沁色不够充分,所
以经常佩戴把玩易退色。

玛瑙工艺品的化学染色法

玛瑙工艺品有两种,一种是雕成花卉,动物等的工艺品,另一种是玛瑙片工艺品。

  1、第一种雕成花卉等的玛瑙工艺品有整体的颜色要求,如果某一地方颜色不理想
染色玛瑙勒子染色玛瑙勒子
,可以用以上遮蔽法进行俏色染,如果要染色的部位在边上,可以直接浸入化学试剂溶液中浸泡,为了停止在热处理时玛瑙工艺品开裂,最好采用产生难溶于水的有色沉淀染色方法

  2、玛瑙片工艺品的化学染色法以:把玛瑙块切成片,往往能见到玛瑙片上有很漂亮的花纹,如果再染上颜色,就成为很漂亮的工艺品。由于玛瑙片上的花纹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变化,其实染色的难易也发生变化,所以染色后的花纹仍然清晰可见。

染色玛瑙的危害:

首先说说染色玛瑙[1]  对环境的危害。大家知道国内的玛瑙主产地阜新吧,那里加工玛瑙的历史很悠久,我去过的有些地方由于常年加工染色玛瑙大量的倾倒化学试剂已经造成了地下水严重污染,老百姓只能喝纯净水。可以肯定的说,因为采用剧毒燃料对玛瑙进行染色,有毒制剂肯定有残留,所以佩戴染色玛瑙对身体无益。

染色玛瑙的鉴别

染色玛瑙的鉴别其实很简单,打个比方网上看韩国选美前三名长的都很像,于是网友惊呼,都一个美容大夫做的!很多姑娘们整容都愿意按照影视、明星来整,您想如果满大街都是某个影视明星,那是不是整过容了?姑娘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审美观念受到了影视、潮流的影响,审美达成了一种共识了、有趋同性。这个道理用在染色玛瑙的鉴别上是异曲同工的,染色用工业化生产模式,一样的矿石、一样的药剂、一样的手法、结果怎么样?那就是一样的美丽,看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价格很便宜、美丽很相似,这就是染色鉴别的基本依据,大自然造就的纯天然玛瑙是色彩斑斓、千变万花,还多少带有瑕疵。所以染色玛瑙是有规律可循,看多了染色玛瑙就能总结出来规律。
染色玛瑙

染色玛瑙鉴别最让认人容易迷惑的两个品种

1、出现两种及以上颜色,这样的玛瑙是染色吗?
玛瑙颜色比较复杂,大致分泡染色药,冲洗中和后再泡定色药,最后高温显色,这些过程中玛瑙会接触很多化学物质,再加上其本身含有的很多制色成分,最后在高温过程中都会有显色现象,所以玛瑙染一种颜色经常会出现多种颜色。另外玛瑙密度不一致,密度高的部分进色少,高温后形成了各种图案以及花纹。这些异样的染色玛瑙深受玛瑙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商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往往不说是染色的,说是纯天然玛瑙,这些才是现在最容易迷惑人的的染色玛瑙。
染色玛瑙---双色多色染色玛瑙---双色多色

2、油花玛瑙
“油花”玛瑙,也是染色玛瑙的一种。改革开放后加工玛瑙手镯要用电锯锯,电锯的机油就有可能渗人手镯料里,手镯的做好后,剩下的玛瑙手镯芯叫玛瑙饼子,是下脚料了,为了最大利用剩余价值,加工户一般都高温一下,结果渗进去的机油就会显现出各种图案来,这就是“油花”,玛瑙手镯芯其实是“油花”的重灾区。

温馨提示

想给朋友买串玛瑙手串,突然发现市场很乱?

100块钱一串?1000块钱一串?10000块钱一串?。。。。。。

为什么这么乱?

因为稀有啊!升值空间大啊!很多商家为谋取暴利啊!玛瑙不是即食的,消费者很难辨别品质,随着需求日益增大,每天淘宝都会新出十几家卖玛瑙的店。 乱中如何选择?

烤色玛瑙?注胶玛瑙?红碧石?以次充好的……

宋老师针对市场上很难买到的正品川料保山料南红玛瑙,提醒大家,购买时,多和卖家聊聊,不要匆促出手,要多了解南红的背景、历史和制作工艺,不但可以充实自己的知识,也便于货比三家,买到最划算、最具升值潜力的极品南红。

真假鉴别

1.人工烧色人工烧色的原理就是玛瑙成分中含有少量显色离子,若只含有Fe3+离子玛瑙就会呈现天然红色,若只含有Fe2+离子就会呈现青绿色。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玛瑙都同时含有Fe3+Fe2+两种离子,在氧化性气氛下,通过简单加热方式就会让Fe2+氧化成Fe3+,从而让灰色玛瑙转换为红色玛瑙。  烧色红玛瑙,也就是收藏领域的东红玛瑙,从感官上和南红玛瑙有明显区别。烧色的红总体来说不那么自然。红色偏暗,不亮气,红有浮于表面的感觉。从质感上,由于烧色红玛瑙是利用一些浅色玛瑙来加工,这类其他产地的玛瑙,没有南红玛瑙的特有胶感,即油脂感,通常通透度较高,玻璃感强,和温润特性的南红有着本质不同。  主要区别如下:料脆,容易出现类似玻璃的崩口;色闷,俗称死色,缺乏清亮感觉,无法达到真正纯正艳丽的红色;显微镜下有细微的火劫纹,这是由于高温造成。



2.人工染色有些玛瑙原石本身含铁元素较高,经过加热后会变为红色,但多数则不具此条件,所以要用硝酸第二铁或氧化第一铁溶液,浸渍一个月后,再以硝酸钠浸泡约两周后,让其干燥,然后加热酸化处理,可以使其变为红色。人工烧色在玛瑙优化处理上历史悠久,识别上也有一定难度。染色玛瑙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能看到颜色沿晶体间空隙渗透的网状颜色分布,玻璃感强,也无南红特有的脂感。



3.人工注胶注胶是南红近代开始出现的一种优化方式。注过胶的原石较易识别,在外层有一层透明包裹体,间有细小气泡存在。雕刻后的注胶南红肉眼较难识别。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内部有细如丝线的透明线纹。通常这种透明线纹较为平直,一般贯穿的幅度较长,甚至贯穿整体。这种透明线状纹和南红中的天然纹理有一定区别,是伤裂环氧胶填充后产生的。



4.料器料器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透明、半透明甚至不透明形态,与天然南红最大的区别是无油脂性,高倍放大镜下可见一定的气泡。料器的物理特性较脆,断面成玻璃状蹦口。



5.红碧石是成分中含有粘土矿物和氧化铁等矿物杂质的玉髓,也有鸡肝石、羊肝石等叫法。凉山南红产地同时出产大量的红碧石,其中一类火山红碧石外观皮壳和凉山南红几乎完全一致,从外表基本无法正确判断识别。火山红碧石外层也有高温氧化的褐色至铁黑色皮壳,块度大小不一,既有小如豆子的,也有几十公斤的硕大原石。火山红碧石的完整性非常好,基本没有绺裂。韧性比凉山南红高,常规力度击打很难破损。断面颗粒感强呈砂面,光泽度差,无脂感。颜色以红色为主,间有黑色斑点杂质。日光下红碧石不透光,即使在玉石专用强光手电下,该石种也几乎不透光。 (在凉山地区一般称红碧石为乌石。乌石在彝语里面为"乌丝",意思是猪血。)







bg1bgb个人图书馆:http://bg1bgb.360doc.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