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里这些健康雷区,你避开了吗?

 兼相爱交相利 2016-09-20

冰箱用不好,可能会变“毒箱”甚至“致癌箱”

冰箱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发明之一,它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在医学上,也有数据表明冰箱的发明使得胃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为食物的变质问题不再严重。但也有很多人没有全面地认识冰箱,只是很信任地把它当成“保险箱”。其实,近年来我国胃癌、大肠癌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高,而其中就有冰箱“渎职”的原因。

逢年过节,我们都觉得冰箱太重要了,跟保险箱一样,里面什么都有,吃不完的也可以存在里面。今天必须要提醒大家:冰箱可不是保险箱!用不好可能会变“毒箱”,甚至是“致癌箱”!因为冰箱里有几个致命的“雷区”,我们千万不能触碰。

国外有组数据表明,冰箱的发明让胃癌的发病率下降了20%,但是我国近几年胃癌和大肠癌发病率不降反升,这和冰箱的使用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平常喝的可乐、矿泉水,它们本身没有问题,但装它们的瓶子却不可以长期使用。很多人会把喝完的塑料瓶留下来,作为油、辣椒等东西的储藏瓶,这是很不健康的。

塑料瓶的底部标注有“1”“2”“3”等数字,它代表的就是该塑料瓶的使用材质。其中最常见的“1”,代表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最好就把它当成一次性的,不要再留下来装油或调料。

大家平时可能不太在意塑料瓶的材质,所以常用喝完水的塑料瓶装油、辣椒等调味品。但出于健康考虑,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塑料瓶底部的数字。如果是1,最好不要重复使用。

塑料瓶之所以很柔软,就是因为它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增塑剂。塑料瓶里通常有16种常用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苯基丁酯(BBP)等。

这些物质的健康风险可不小。首先,塑化剂有引发恶性肿瘤的风险;其次,它会产生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一种慢性中毒的效果。它会模拟体内的天然激素,与激素的受体结合,改变人体正常激素的数量,使身体产生对激素的过度作用,从而摧毁人体的正常机能。

我们常说的“环境激素”的改变导致很多人不孕不育或婴儿畸形,很大程度上就是饮食材料的使用不当造成的。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被“塑化剂”所笼罩,比如出去吃饭,吃剩下了就会打包,要用到打包盒;就算不出去吃,打开家里冰箱,里面也少不了塑料制品。下面就有一个因打包盒使用不当造成的残酷案例。

25岁的小李是一家星级酒店的厨师,孝顺的他每天下班后,会做些菜打包带回家给父亲吃。没想到,2014年年末,他的父亲突然感到下腹部频繁出现莫名的疼痛,排便也十分不畅,严重时还会排出黑色血块。一周后小李陪父亲去医院检查,结果却让他感到像晴天霹雳:他父亲患上的是结直肠癌晚期。

小李父亲之所以会患上结直肠癌,和打包盒的频繁使用有很大关系。打包盒通常都是一次性的,小李父亲用打包盒吃完后,要是有剩饭剩菜,依旧装在打包盒里放进冰箱储存。久而久之,打包盒融出了塑化剂,而剩饭剩菜本身也产生了亚硝酸盐等致癌物。两者结合,在人体内便慢慢滋生了恶性肿瘤。

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日常食物清洗、烹饪以及贮藏的清洁。因为以上每个环节,都存在感染致病因素的危险。尤其是储藏盒的使用,基本上只5号聚丙烯材质的塑料盒适合放入冰箱,这种材质相对稳定,耐高温也耐低温,其适合的温度是零下20℃到120℃。所以,大家要记得:只有当塑料制品的底部标着数字“5”,或者“雪花”,或者“零下20℃”,才说明它可以放进冰箱储存。

你家的保鲜膜适合放入冰箱吗?

除了塑料瓶、塑料盒,我们冰箱里最常用的塑料制品还有一种。它不是很起眼,但潜在危害却更大,那就是保鲜膜。

很多人觉得食物必须盖上保鲜膜才能放入冰箱。事实上,市面上贩售的保鲜膜有不少本身就不适合放入冰箱。

我们针对市面上最常用的三种保鲜膜做了以下实验。

第一种是从水果摊买来的,从外观看上,它特别透亮,薄,质地软,较难点燃。烧热的火焰中心呈黄色,边缘呈绿色,有白烟和软化现象,同时可闻到煳焦味。烧完以后,该保鲜膜呈黑色状。

第二种是从熟食店买回来的保鲜膜,看起来也非常透亮,燃烧过程跟第一种相似。

第三种是从正规超市购买的保鲜膜,它是半透明的,质硬,非常容易点燃,燃烧时火焰上端呈黄色,下端呈蓝色;有融熔、滴落现象,同时可闻到石蜡味。燃烧后,该保鲜膜呈蜡烛白色状。

前两种燃烧后呈黑色的保鲜膜,其燃烧过程中火焰呈黄绿色,说明它里面含有氯,同时味道特别刺鼻,基本可以判断它是PVC保鲜膜。第三种燃烧的时候无味,燃烧过程像滴蜡一样,基本证明它是PE保鲜膜。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保鲜膜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聚乙烯(PE)保鲜膜,一种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保鲜膜,还有一种就是聚氯乙烯(PVC)保鲜膜。

其中,PE 和PVDC是适合放入冰箱的,而PVC则最好不要放入冰箱,它里面的塑化剂随时都会析出,就是在常温下也可从保鲜膜渗入到包装的食物中,要是遇见油脂就更麻烦了。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从正规超市购买的保鲜膜,在使用上也有讲究。通常,必须等菜凉透了,才能盖上保鲜膜。否则不仅不能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反而会加速维生素C的流失。

什么样的塑料瓶才是最安全的?

塑料瓶底部三角形内的数字表明其不同材质与特点。

数字“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常见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瓶底。其代表PET材料的耐热度有限,至70℃就易变形,且会融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实验表明:标“1”的塑料瓶用了10个月后,就可能释放出被称为“环境杀手”的塑化剂等有害物质。因此,标“1”的塑料瓶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也不要拿来装酒、油等日常食用的物质。

数字“2”:高密度聚乙烯(HDPE)

“2”常见于白色药瓶、清洁用品与沐浴产品外瓶。HDPE无毒、无味,使用温度可达100℃,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但它不适合用来做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储存其他物品。如果清洁不彻底,最好也不要循环使用。

数字“3”:聚氯乙烯(PVC)

“3”常见于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PVC价钱便宜,同时可塑性优良,所以使用很普遍,但PVC只能耐热81℃,温度过高时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而且PVC难清洗,易残留,所以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数字“4”:聚乙烯(PE)

“4”常见于保鲜膜、塑料膜等。PE高温时会产生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诱发乳腺癌等疾病。所以需要强调,保鲜膜不可以放入微波炉一起加热。

数字“5”:聚丙烯(PP)

“5”常见于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等。其熔点高达167℃,是唯一可以放入微波炉的塑料盒,也可以在仔细清洁后重复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微波炉餐盒的盒体以PP制造,但盒盖却以其他材质制造,不能抵抗高温,所以盒盖不能与盒体一起放入微波炉。

数字“6”:聚苯乙烯(PS)

“6”常见于碗装泡面盒、快餐盒等。同样,PS不能放入微波炉加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融出有害物质。另外,PS装酸性物质(如柳橙汁)、碱性物质后,会分解出致癌物质。因此,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以及酸碱性明显的食物。

数字“7”:其他类(PC)

“7”常见于水壶、太空杯、奶瓶等。百货公司常用这种材质的水杯当赠品,但它很容易释放出有害物质:双酚A。所以,PC不要在阳光下直晒,使用时也最好不要加热。

实用妙方 冰箱的正确清理方法

电冰箱每使用1-2周,最好对箱内胆及放置食品的搁架附件等进行认真的擦洗,以确保箱内环境清洁,避免异味产生。特别是夏季,对冰箱的清洗、消毒,更要每星期一次。

冰箱需要经常清理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冰箱门上的密封条上的微生物多达十几种,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很容易导致人体各种疾病。其清理办法为:用酒精浸过的干布擦拭密封条,效果最佳。

2.经常去除电冰箱内的异味。电冰箱使用时间过长又未做到及时清理,就会出现难闻的异味,这是由于电冰箱内各种物品的混装造成的。物品贮存最好不超过一个月。另外,冰箱使用1-2周后,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的清洁剂,再用清水擦净。也可将酒精和水按7∶3的比例兑成溶液,倒入喷雾器内,边喷边擦冰箱,再用旧牙刷清除死角污垢,这样可以有效驱除异味。

3.经常清理电冰箱内的剩饭。可以说每个家庭的电冰箱冷藏室内都存有剩菜剩饭,这一方面容易使电冰箱内的物品串味,另一方面冷藏室并非无菌室,剩菜剩饭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的侵蚀。因此,电冰箱内的剩菜剩饭应尽快食用,食用前请千万要加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