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瓷,是广东潮汕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其特点是采用釉彩陶瓷片,经剪取、敲制,镶嵌等各种工艺装饰图案或立体画屏。
尤其在屋顶的嵌瓷,用巨大的灰塑做支撑,做成各种巨大的造型,在屋顶上鲜明地存在着。有时是龙,有时是狮子,有时是其他动物、植物,甚至是一出戏里的某个场景。这些嵌瓷在屋檐上高高凸起,让传统屋顶更显庞大。 多数时候,嵌瓷的制作并无图纸可依,由匠人来现场发挥。嵌瓷的材料是碗碟坛罐的碎片,钳剪出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各种瓷片,通过一定的打磨加工,再镶嵌拼贴。
当然,嵌瓷的题材,还得和主人的品味或建筑主体相匹配。民宅里,四合院天井周边的屋檐下镶嵌着石榴、鱼儿等,寄望“多子”和“年年有余”。有一定地位追求的读书人家,弄些竹子、文房之物,标明自己的雅趣。民间庙宇、祠堂等建筑物,则主要做一些代表吉祥、长寿、富贵等动物造型。
在很多地方,我们看到屋顶更多的装饰其实是彩绘。其实在嵌瓷流行之前,潮州建筑的屋顶装饰也主要是彩绘。据说是建筑匠人很偶然用到彩色瓷片做小花造型代替彩绘,发展来嵌瓷的技艺,后来逐渐丰富完善,形成了平嵌、浮嵌、立体嵌等多种手法。这种工艺在其它地方并不多见,2007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潮州要论精细,木雕一定是第一位的。可惜木雕的保存,最适合的是在室内。但潮州人又爱琢磨这一份精致细巧,光溜溜的屋顶太不过瘾了,总得加点什么东西,彰显与众不同吧。而嵌瓷,不怕日晒不惧雨淋,而且瓷片颜色鲜艳,在露天中远远可见。这样,嵌瓷也就有了其存在的理由,并且在各种老式建筑里发扬光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