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80后家长的反思:放孩子一马,别让他在玩不赢的领域较劲

 长沙7喜 2016-09-20

1


        孩提时代开始,我就非常不擅长玩游戏。

然而,孩子自然有一种傻傻的孩子气。此时的我,并没有这样的觉醒与觉悟,根本是不自知的。只有在人渐渐成熟以后,才会慢慢发现这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魂斗罗、超级玛丽甚至俄罗斯方块,在很多小孩的心中,都是特别温暖的回忆。然而,于我却并不是。


在那个“小霸王”盛行的时代,游戏玩得好的小伙伴,可以肆意享受我们的敬意和羡慕。他们可以用一条命玩魂斗罗、超级玛丽的通关,而反观我,总觉得命不够用,不到一分钟就必须交出游戏手柄,又要等好久才能玩一把。


然而,对于此,我自然是不服的。


“也许是我没有小霸王游戏机,练习不够的原因!”


对,这个理由很合理。


于是,我不断地练习。得到的结果是,有所进步,却永远达不到别的孩子那种轻松可以达到的水平。


2


       十来岁的时候,小伙伴中有人会骑自行车了。

这些家伙,会在经过你家门口的时候,故意按响车把手上的大铃铛,赚取你羡慕的眼光。然后,潇洒地留给你一个背影。


看着他们从“永久”、“飞鸽”牌自行车的大三角中间穿过,歪扭着身子、靠踩半圈的方式,竟也能把一台“大”自行车骑起来。心中油然而生一种羡慕。


十来岁的孩子,是终于抵不住这种诱惑的。


我从小伙伴的手上借来自行车学习。但是始终做不到像有些人一样,一两次便熟练掌握。每次看到哪个亲戚家里有自行车,便厚着脸皮借来学。膝盖、手肘、手腕光荣地负过不少的伤。


虽然最终还是学会了。但是,伙伴们一只手、甚至不用手都可以骑自行车的境界,于我,又成了下一个无法企及的目标。


3


       中学时代开始,篮球场、田径场对我而言,一直是像噩梦一样的存在。

想要征服它们,远没有征服议论文、记叙文、ABCD、重力、电磁、氧化、一次函数、二次函数那么容易。


那时候,我总怀疑:自己是太胖了,所以立地跳远总是徘徊在及格线边上,1000m跑也总在班上的最后一个集团。


4


        刚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里面9个人,来自五湖四海,也各有特色。

华仔会弹吉他,老朱书法不错,锐哥乒乓球是一把好手,胜哥能在绿茵场上潇洒奔跑。


反观我和其他一两个室友,好像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了。


到后来,才知道,这个叫“好学生病”。


于是,大学期间,我想所有的舍友学习他们的“特长”,每天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结果可想而知,我并没有把他们的任何一项特长发展成自己的特长。



5


        当上父母以后,我起初总是想:孩子不能跟自己一样——在无尽的打击和失败中度过自己的童年。

于是,为人父母的我们,似乎什么都想让他学好,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就想是不是要给他报一个培训班。


孩子跟我不一样,似乎运动和协调能力不错,4岁的时候就能够骑着自行车到处去转悠,嘴巴也能说会道,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强。


但是,在美术培训班上,他的动手能力却明显不如其他同龄的孩子。


6


       人生的前三十年,无时无刻都觉得自己有一种无法言状的累。

总要跟自己的天赋、能力较劲,跟身边的人暗地里较劲,事事都想比人表现更好,得到别人的肯定。


当人生进入第三个十年后,我开始渐渐发现,人都有长短之分,我们不需要在自己玩不赢的领域去跟人较劲,只需要在自己上场的领域去自得其乐便够了,便可罢了。


就像与同龄人相比,我从小就不善于玩游戏,体育成绩也一直不好,甚至足球、乒乓球、书法、绘画、乐器都不如人。然而,这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根本就没必要,为了得到他们的认同而努力逼自己,就算拼尽全身气力也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分为很多种,诸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都有擅长的领域和不擅长的领域。在擅长的领域,可能只需要稍稍努力,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相反,在不擅长的领域,再多的努力,有时候也是徒劳。


作为父母,我开始思考,如何不让孩子去过多地在不擅长的领域浪费童年的美好时光,不让孩子在玩不赢的领域去跟别人、跟自己较劲、跟天赋较劲。


我能想到的办法,无非是顺势而为,顺应孩子的天赋来给予教育。擅长什么,就给什么。我们默默地看着他们成长,并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就很好!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放孩子一马。惟其如此,你才会发现,原来世界是如此地开阔。

(来源:思想工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