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为何不买医疗和网络科技股?

 天道酬勤YXJ1 2016-09-20


巴菲特为何不买医疗和网络科技股?

巴菲特最经典的一句话是:投资就是跨越一尺高的篱笆而不一米高的护栏。这个篱笆就是你的能力圈。从投资实践来看,巴菲特早年也是什么行业股票都买的。但是后来,专注于消费类企业。而就能力圈而言,巴菲特其实是学习经济学的,是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硕士毕业。如果从能力圈而言,过去的20年,科技和医疗行业有很多的千倍牛股,但是巴菲特一点都不敢碰。当然,最近这种情况有点改变。据说,下跌的时候,巴菲特买了苹果,并且赚钱了。那么巴菲特为什么不早买苹果,而是上涨千倍之后,才买入呢?我想,还是因为能力圈。以前的科技股,巴菲特是真的看不懂,至于现在,有可能巴菲特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上了苹果的赚钱能力和庞大的现金流。

从巴菲特的经历来看,能力圈是可以逐步拓展的。就像有些人是建筑专业,但是如果做投资,建筑专业缺乏牛股,也可以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去研究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孙猴子给唐僧画了个圈圈,你不出来就不会被妖怪抓了,结果二师兄贪图白骨精的馒头,于是又是“师傅被妖怪抓走了”。这个故事耳熟能详,很多投资人喜欢画地为牢,告诉别人,某行业是我的能力圈,我就在这个能力圈之内挖掘,其他行业一概不管不顾。这就是一个不愿意走出圈圈的唐僧,喜欢安定不惹是非,似乎如此就能万事大吉。

在圈圈内是安全,也是束缚,在一个领域专研而忽视新领域探索的人,容易被自己抛弃,一方面看不到圈外的风采,另一方面无法了解圈与圈的交叉重叠。上市公司有很多的行业,价值投资者的围绕能力圈进行投资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也没有谁告诉你能力圈是静止的,任何一个价值投资者都会寻求新的,高收益的行业,只是有些行业对你而言,太过高深够不到而已,但这并不是你停留一处求安全的理由。

想要的安全未必能得到,当年多少人挖空心思铁饭碗,另一批人出了体制下了海,2000年前后一声令下一批铁饭碗碎了,如今还要碎一批,还记得那些连续几年拼了命考公务员的人吗?他们极度缺乏安全感,想要把自己圈起来,未来会不会如前面那些铁饭碗,难说啊。

人喜欢圈住自己,因为人天性如此,我们的祖先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们喜欢找个山洞让自己安全。但是我们生存的本能总是驱动我们出去寻找食物,而往往那些敢于走出山洞,敢于冒险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回报,所以成功人士喜欢让自己处于“非舒适区”。雷军如此,金山,小米,猎豹,马东也是如此,央视,爱奇艺,奇葩说。自诩吾亦如此,日更,讲课,调研。有钱有闲家里一杯清茶,一张报纸看一天可好,一款游戏玩一天可好。有句话说:“想要财富,就要让财富配得上你。”陶渊明毕竟只求温饱,我们是俗人,求的多,所以注定劳碌命。

所以股市没有绝对的安全,也没有绝对你能完全掌控的能力圈,比如你足够了解零售,但是你不了解电商,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而你了解了零售电商,你是否还是要了解下热卖的产品?你是否还要了解下背后的供应链?你是否还要了解一下无人机送货?你是否还要了解一下安防?如果你顺着这个思路一路追查下去,你会发现各业兼有联系。

学习投资便是如此,世外高人有用哲学打通股市天下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他真的只懂哲学,而一个小散户,如果懂点哲学等闲散知识,也是有助于投资,关键是什么?是深挖的勇气和专注力。你有勇气去研究你不懂的东西吗?你会很专注的就像你学习走路一样去学习不懂的东西吗?

360行,行行出状元,行行有匠心,投资这个匠心形成,也算是各行各业最不轻松的一个过程,投资本就是别人看不懂的时候你先懂,而不是别人告诉你的时候再去追,经常有人问:“某股什么价位安全,买什么行业万无一失?”你觉得呢?

今晚19:30(9月20日),我在网络直播室,免费讲解《科技行业的十倍牛股》。直播室网址:

巴菲特为何不买医疗和网络科技股?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中的信息只能给读者参考之用,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人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中的任何内容所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