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你还不知道怎么说

 lion__ 2016-09-20

蔻蔻Says
交流,是门艺术! 能够相“交”,心意情怀才可“流”通。

跟孩子交流,更为珍贵,因为我们在尝试叩开那扇小小的心门,走进他们的世界。

可惜,父母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其实并未掌握跟孩子交流的方式,词不达意,把“说话”变成了“说教”。

美国家教类书籍累计销售排名冠军的,是国际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Adale Faber)和伊莱恩.马兹丽施(Elaine Mazlish)所著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这本书从1980年出版至今的三十几年,都是超级畅销书,究其原因,无非是家长们都想知道跟孩子说话的法宝。

查查更把这些亲子交流理论掌握得烂熟于胸,再加上在自己孩子身上的实践,找到了打开孩子心门的说话艺术,在将意思传达给孩子的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心声,并且与现代生活结合得更紧密。


本文作者  查查  来源 微蔻 WeiKoKo(WeiKoMagazine

感谢蔻姐授权转发



孩子不听话?
是因为你还不知道怎么说
查查养娃记
文/查查

你特喜欢和自己的孩子说话?我也是!

你说的话很多时候孩子不听?我也是......不,以前是,到我发现了原来可以这样和孩子说话!
 
对,说说和孩子交流那点艺术。

肯定句 vs. 选择句

同样一句话,说的方式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成人的世界如此,孩子的世界也不例外。

孩子对父母说话的方式语调格外敏感,因为他/她们会把父母的每一个字都当真,包括语气词。所以当我们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内容,也要考虑句式。

举个例子,吃晚饭的时候到了,我叫快要四岁的女儿Rebecca 吃饭,可以有两种方式

-    我们要吃饭了,请Rebecca过来吃饭。


-    Rebecca你要来吃饭吗?

同样是叫Rebecca吃饭,第一个句子是一个肯定句,第二个是一个选择句。

因为我要达到的目的是让Rebecca现在过来桌子旁边坐下开始吃饭,我会用第一个句子,肯定句。我不想让Rebecca 有选择,所以我避免用第二个句子,选择句。

很多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会不经意的去用选择句,因为选择句听起来更温和更友善。

比如,‘宝宝,可以把玩具收起来吗……?’    ‘宝宝,能不能把鞋穿上?’    ‘宝宝,不要动妈妈的手机,好不好?’ 

即是选择句,孩子的答案就可以是不。但当孩子选择了不,父母又常常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再用一些其它的方法(比如哄着,骗着,吓唬,甚至打骂),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难道不是对孩子的不公平吗?而且浪费了时间,破坏了心情,甚至有的时候弄的一家人都不关系紧张,非常不值得。

只是一个小小的句式改变,便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不’。正因为如此,在和孩子说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好先思索这件事是否可以被选择,如果不可以,避免运用选择句式,而采用肯定句式。

比如,‘宝宝,请把玩具收起来’    ‘宝宝,请把鞋穿上’    ‘宝宝,请不要动妈妈的手机’。

简单,干脆,明了。你的宝宝对你句式的运用非常敏感,试一试,也许会给你带来惊喜 。

只说可以做到的

家长应该‘说到做到’?太难了,根本不可能!

不要说在有两个孩子分散我注意力的情况下,就算是我一身轻松,时间大把,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说到做到。

但是在孩子面前最重要的又确实是 ‘说到做到’,那不如换一种思考方式,让事情变得简单:只说可以做到的!
-    孩子吃饭总扔东西在地上?不说 ‘不可以扔,要是再扔,警察叔叔就来了’,而说 ‘不可以扔,要是再扔,妈妈就要捏一下你的小手手了’。

-    孩子在公车上哭个不停?不说 ‘要是在哭,妈妈就把你扔下去’,而说 ‘你要是不哭了,下车妈妈奖励你一块糖(或者一个小玩具/一块贴画)’。

-    孩子在超市里把货架上的东西拉到地上?不说 ‘你如果再随便乱扔东西,我们就回家’(除非你做好了立即回家的准备),而说 ‘你如果再随便乱扔东西,我就会把你放到购物车上,直到买完东西,才可以下来’。

换了说法,虽然听起来好像影响力要减弱了很多,警察叔叔的出现当然比轻轻捏一下小手来的有震慑力,但是谁都知道,警察叔叔是不会来的,但是妈妈捏一下宝宝的小手很容易可以做到。

在告诉孩子他/她的行为将带来的结果时,先定格两秒钟,判断这个结果是不是自己可以做到,然后选择一个既符合孩子的行为,又自己可以做到的结果告诉孩子。

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无障碍的‘说到做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孩子对自己的安全感和信任力。

事前说

带宝宝出门。

作为家长,你最知道宝宝的‘优缺点,强弱项’,你也知道带宝宝出门是要去干什么,你也记得上一次出门出现了什么状况。那么避免重新出现同样状况的最省力方法就是给宝宝一个预期: 在出门之前或者路上说出你对他/她的期望,并简单和宝宝统一一下如果出现状况的解决方法。

举个例子。

我带Rebecca去朋友家玩,朋友家有一个和Rebecca年龄相仿的小哥哥,他们关系非常好。但是像所有的孩子一样,他们会抢玩具,抢的时候,小哥哥会不经意的打到Rebecca,而Rebecca不知道如何解决,只有使劲的哭,有的时候还会吓到小哥哥。

因为知道这个情况,去的路上,我和Rebecca有一个对话。

: 这次去Timi哥哥家,要玩Timi哥哥的玩具吗?


Rebecca: 要的,可以吗?


: 当然可以,但是Timi哥哥家的玩具是谁的啊?



Rebecca: 是Timi哥哥的。


: 那么如果Timi哥哥不想给你玩,怎么办呢?


Rebecca: 那我就不玩了。


: 也不用那么绝对,Timi哥哥有很多玩具,如果他不想给你玩其中一种,你还有很多种可以玩,你就问他你可以玩哪个就行了,好吗?


Rebecca: 好的。


:如果Timi哥哥不小心打你了,你会怎么办?


Rebecca: 我会哭。


:妈妈不认为哭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你可以把Timi哥哥推开,并且告诉他他不可以打你。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Rebecca: 那我试一试把他推开,如果不行,我就还哭。


:如果不行,你就大声叫妈妈,妈妈就会过来跟Timi哥哥说,但是不要哭,可以吗?


Rebecca: 可以。

不到一分钟的对话,帮助了孩子在脑海里排练了他/她的行为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他/她的行动能力和自制力都非常有益处。很多时候,冲突就这样被避免了,就算有了冲突,因为解决方式已经在先了,也非常容易也就化解了。


请,谢谢,对不起

我不是想说如何教孩子要有礼貌。礼貌的话题太大,而且相对性很强,这里不碰触,就是想说教孩子说 ‘请’,‘谢谢’,‘对不起’ 这三个词。

虽然是三个简单的词语,但它们把学龄前孩子的所有日常都包含进去了。

-  :孩子要求
-  谢谢:孩子得到所要求的
-  对不起:承认自己的错误

教孩子使用这三个词的三部曲如下

1. 家长自己先说,说得时候可以拖得长一点,着重的说


2. 让孩子重复自己的句子,比如,‘跟妈妈说: 谢谢妈妈’


3. 提醒孩子说,比如,妈妈:‘宝宝应该跟妈妈说什么啊?’宝宝:‘谢谢妈妈’

孩子慢慢养成了习惯,就会自如的运用这三个词语了。

我自己的感受是,当孩子开始自如的使用这三个词后,孩子的气场会变得不一样,就好像咱们经常说的,宝宝长大了;家里的气氛会变得不一样,更友好更和谐了。

所以我叫它们:有魔力的三个词 。

这些和孩子说话的艺术,简单易行,渗透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果你稍稍留心便非常容易可以做到! 而且如果经常做,很快就会形成习惯,不经意之间就做了,就成长了。

不妨今天就选一条试试,你也会爱上和孩子说话的艺术!

关于查查
查查,常驻荷兰,生物工程学博士,蔻蔻的同窗好友。喜欢钻研,喜欢数字,喜欢逻辑,喜欢规律。养有两位“天使混血宝宝”,养娃经验积累,总结,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