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媒体报道:青年报】不要把传统节庆过成了假期

 cxag 2016-09-20

(来源:青年报    记者:郦亮)


中秋节变成了美食节、购物节和旅游节

不要把传统节庆过成了假期


本报讯 这几年虽然中秋节放了假,但是节日味道却渐渐改变了。有的市民把中秋节当成了美食节,据说这一天各大饭店爆满,人们大快朵颐,认为这就是节日。有的市民把中秋节当成了购物节,打折商店都顾客盈门。还有的市民把中秋节当成了旅游节,一下班就直奔机场,想到他乡欢度几日。这种节日传统的远去,让民俗学家们忧心不已。但是今年的情况却在悄悄发生变化。


吟诗、作画、赏戏:中秋更像中秋

今年中秋节虽然也有吃喝玩乐,但是据青年报记者的观察,中秋的味道似乎比往年要浓了。按照民俗学家的说法,中秋传统包括赏月、拜月、观潮、吃月饼、猜灯谜、赏桂花、玩花灯等。昨天受到台风“莫兰蒂”的影响,上海下雨,自然没有月亮可赏,但是一些中秋传统却在悄然回归。昨晚市里的文艺演出虽然取消了,但是中秋前夜,在桂林公园内,上海京剧院举行了一台名为“唐韵中秋——京剧之夜‘月光下的行走’”主题演出活动。在园林的实景之下,上海京剧院的青年演员们傅希如等身着汉服,在主舞台区域,用京剧传统声腔吟唱《水调歌头》等古诗词,京剧声腔、音韵与诗词吟诵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将诗歌与京剧声腔、音韵进行了跨界融合,颇具看点。另有一群青年演员在桂林公园“般若舫”展示京剧经典传统剧目选段。

在月光之下吟诗赏戏,这当然也是中秋的传统。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表示:“中秋,是我们民族的节日,千百年来,中国人传诵着无数赏月、咏月、拜月、问月的诗篇,寄托了无尽的情怀,形成了独特的‘中秋文化’。在生活的高度物质化的今天,相形与古人,人们渐渐忽略了中秋本身的文化意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演出,在诗意萦绕的舞台上,与观众一起,在喧嚣的当下,共同营造一个寻找心灵宁静的夜晚,唤回与我们渐行渐远的中秋文化;唤回那一轮明月中潜藏着的,我们的集体记忆与美好情感。”


节日传统回归重在普及和唤醒

是的,中秋传统正在悄然回归。这是对于过去中秋传统远去的一种矫正。过去一些年,中秋节和其他传统佳节一样,确实变成了美食节、购物节和旅游节,人们甚至分不清楚中秋和春节、端午节在内容上的区别,除了吃月饼。这让一些专家很是忧虑。作家冯骥才就曾表示,传统美食,只是节日的一种物质承载形式,并不是过节的全部。从古至今,中秋节、清明节等,除记录时节功能外,还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价值、情感内涵和需求。冯骥才同时慨叹,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蜕变为“吃喝玩乐”的假日,很少有人在节日气氛上、文化品位上、精神享受上做文章,更很少有人在传承和发展、发扬和丰富上下功夫。

学者于丹则表示,今天的中秋节,比过去多了更多“物质”因素:有各式各样的月饼,有中秋宴会的一条龙服务,“可我们少了仪式感,越来越把中秋过成了假期而不是节庆。但是,中秋毕竟是月亮节而非月饼节。”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变快,一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在这种剧变之中消失了,人们对于传统的继承出现了断层。所以就必须进行节日传统的普及。要重新唤起人们对于节日传统的记忆,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创造符合现代生活的节日传统的表现样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