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再给我大学四年时间,我会去做好这几件事

 昵称36114461 2016-09-21


这段时间的阅读,有点像大学期间那么疯狂,同时读着三四本书,总想着下一本没阅读的会有什么惊喜。突然就想起自己的大学,如果能够再次回到大学,给你四年时间,你该如何的度过?当然这只是假设,回不去了。但我想还是给自己设计一个完美的大学生活吧。就像史铁生的《好运设计》,把最美好的都设计给自己的人生,那将是一个多完美的结局。

 


1.      认识每一位同学。

我不渴望和每一位同学都有过故事,至少能够叫得上同学的名字。因为逃课太多,而生性羞涩,整个年级能够认识的人非常有限。男生还好说,女生绝大部分叫不上名字。看着脸熟,但不知道叫什么,我想应该去认识他们,不应该封闭自己。

 

其实我很想认识每一位,四年时间,足够我们彼此去了解,就算曾经有过那么一次交谈,可能也不会在往后的日子里没有任何记忆。我们的时间消耗在很多无聊的事情上,但却没有用心去对同学说一句,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每次点名都是长长的名单,一个个名字从老师嘴里蹦出,飘荡在我们嘻嘻哈哈的教室里,我们没有认真听老师在说什么,也并不会注意这些名字背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低头看书,或者就几个相熟的人聊天。解散之后,鱼贯而出。男生可能从窗户里爬出,而乖巧的女生都坐在前排。

 

我们甚至在教室里都不会有什么交集。男生住西区,女生大都住东区,我们在打水都很少遇上。快到毕业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认识的人这么少啊,原来我们该去为每一位女生送别。不知道没有男生送别的女生会不会悲伤。不知道她们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谈恋爱。不知道她们最后都分到了哪里。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


2.      读诗。

我觉得自己读诗的时间太晚了,大学四年应该是最好的读诗时间,培养一种语感和身性。读诗会给你打开另外一扇窗,和读小说,读散文,读历史,读哲学都不一样。诗歌的语言和意象会让你感受这个世界的不同。一日诗人,一世诗人。痖弦说,喜欢诗并创作过诗的人,对于诗是永远不会忘情的。三年前采访过沈浩波,他刚获得华语传媒文学诗歌大奖,那时候,我还没读诗,只知道他宣称自己,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诗人。冯唐著作等身,写过那么多小说,但是他在微博里留下的标签只有一个:诗人。他说,最在意的还是他那一句诗,春风十里,不如你。北岛说,诗歌照亮一个突然醒来的人。可能我就是那个突然醒来的人。


可能你也是,谁内心里没有点诗意,面对时间的流逝,面对命运的无常,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还有,我们都不知道的茫茫宇宙。可能读不懂,但有什么关系,好的诗歌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力量。看看这一句“通过绿色导火索催开花朵的力量/催开我绿色年华”多有力量的诗句。

 

3.      学好英语。

英语是一个工具,了解外面世界的工具。我第一次出国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不懂。我如果能够自由和他们交流多好。看着那些教材,我痛心疾首。其实这四年,我完全可以掌握还这门语言,也并不是很难,为何我总是浪费那么多时间和机会。就算考试也的认真通过。没有道理可讲,但那时候就觉得,我是学中文的,为何要花那么多时间学习英语?当然,因为工作环境的改变,所以才觉得她重要,可能那时候学好,以后工作用不上的话,可能又再次荒废。


前几天去采访刘伯承的儿子,他说道一个细节,他说,自己的父亲在退休很多年后,还是坚持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在走廊里读半小时英语,那时候他并没有外事接待任务,更多的是一种习惯,学习也是一种修行。

 
(校园树多,很美)


4.      不灰暗。

我大学四年写了四十多本日记,几乎都是记录了我的不开心和灰暗。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对课堂失望延伸到对自己的失望。我有的时候,经过玉兰园,不知道是该往教室方向走,还是往图书馆方向。我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美丽的玉兰花。是我太担心未来,而忘记了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我坐在最后一排,看着教授们讲解古代文字,却想着村里的大伯和他们相比,谁更值得尊敬,一个用文字混口饭吃,一个在土地里耕种了一辈子。我真的全部忘记了老师讲解的内容。甚至有一个学期,我教材都没有。不知道怎么混过考试的。我都是自己突围,图书馆缓解了我这种压抑,阅读可以暂时忘记很多事情。球场上的汗水,可以让心情舒畅一阵。但更多时候,我不知所措。


阴郁,灰暗,几乎都是我大学的基调。春节后开学,那是最难受的一个学期,因为从家里接受了一番苦难的教育,而来到学校自己又无所事事,我每天花着那么多钱上大学是干嘛来的。如果我不那么灰暗,会不会学到更多东西?

 

5.      去旅游。

大学真是应该去漫游一段时间,如果有条件能去国外最好。一个人漫游到各个城市。不一定去景区,但要去体验。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我一个人出来半个月,去了岳阳,长沙,湘潭,吉首,凤凰等等,一路上逃票,住同学宿舍,总共花了三百多块钱。这是我大学里为数不多值得一说的壮举,当然另外一个更值得说的是,我曾经一餐是了八碗半饭,吓坏了老板。


那时候出去比工作后出去更好的地方就是,你的高中同学可能都还在上大学,你可以去大学里借宿,可以毫无目的的漫游。坐着绿皮火车,穿越无数的城市。可惜,我那时候太穷,去不了几个地方,工作后,因为出差去了很多地方,都已经提不起多大游玩的兴趣。

 

6.      

爱吗?当然要去爱,20岁出头的年纪啊,不爱怎么行。我们在试探,在路上看着谁和谁多说了几句话,就以为在恋爱了。看着谁和谁上课坐在一起就恋爱了。如果会写情书会怎么样?可惜情书里没有你的名字。一些朦胧的感情,一些我们稍微接触又主动放弃的心思。懵懵懂懂啊,我们都不确定的未来。


那时候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诗,就记住了:“我知道,我们注定看不到未来,/但和你走过的日子,就是天堂。”这是不是大学的爱情呢。同学聚会该八卦的也只有这些了。因为这是永恒的话题。

 

 

人也认识了,书也认真读了,旅游也去了,爱情也谈了,那大学就完美了吗?不会啊,青春总是残缺的。这些全做了的大学生,多的是,但青春还是那样,迷茫,神经质,幻想。如果不这样,那还能叫青春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