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名方秘方(三十)

 黄每文图书馆 2016-09-21


                        明代名医(著)方(三十)

                                    陈    实    功   方

                                        其    它

        一、如意金黄散
        [组成]天花粉(上白)120克、黄柏(色重者)、大黄、姜黄、白芷各60克、紫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各24克。
        [用法]共为?咀,晒极干燥,用大驴磨连磨3次,方用密绢罗厨筛出,瓷器收贮,勿令泄气。用酒或水调服。或用凡士林8/10调匀成膏涂敷。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痈疽、发背、疔疮、乳痈、跌仆损伤、湿痰流毒,及大头天行、天疱疮、小儿丹毒、皮肤赤肿等证。
        [来源]《外科正宗》

        二、透脓散
        [组成]黄芪12克、山甲(炒末)3克、当归9克,川芎9克、皂角针5克。
        [用法]水2钟,煎一半,随病前后服,临入酒1杯亦好。
        [功效]补气益血,托毒溃脓。
        [主治]痛病肿毒,内已成脓,不易外溃。
        [来源]《外科正宗》

        三、托里消毒散
        [组成]人参、川芎、白芍药、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金银花各3克、白芷、甘草、桔梗、皂角刺各2克。
        [用法]水煎,食远服。
        [功效]托里消毒。
        [主治]疮疡肿毒,体虚气血不足,脓毒不易外达者。
        [来源]《外科正宗》

        四、消风散
        [组成]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3克、甘草、木通各1.5克。
        [用法]水2盅,煎八分,食远服。
        [功效]疏风清热,除湿止痒。
        [主治]湿疹、风疹。症见疹出色红、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舌苔白或黄,脉浮数有力。
        [来源]《外科正宗》

        五、导水消肾丸
        [组成]茅山苍术300克(米泔水浸,切片炒黄)、木通150克、肉桂30克(刮去粗皮)牵水60克(微妙)、木香30克。
        [用法]共为细末,陈米粉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15克,空心白滾汤,清米汤任下。忌生冷面食,此囊虽夏月炎天,亦以衣被覆之为妙。
        [主治]囊痈内伤生冷,外受风寒,以致寒湿侵入囊中,小者如升,大者若斗,皮肤顽厚,阳物短缩,小水不利,不痛多冷,俗称沙店是也。宜服此药引导水气,日久渐消,终身不为废疾也。此方常验。
        [来源]《外科正宗》

        六、二神丸
        [组成]破故纸(微炒香色)120克、肉果(生用)60克。
        [用法]用大枣94枚,老生姜120克切片,水浸枣、姜,煮至水干为度;取枣肉为丸,梧桐子大。
        [功效]温肾暖脾。
        [主治]痈疽,脾胃虚弱,饮食不消,大便溏泄必服之。寻常肾虚脾虚俱效。
        [来源]《外科正宗》

        七、山甲内消散
        [组成]当归梢、甘草节、大黄各9克、穿山甲(炒)3大片、姜蚕、黑牵牛各3克、土木鳖3个。
        [用法]水、酒各300毫升,煎240毫升。空心服。渣再煎服,大便三四方吃稀粥。忌淡味食为妙。
        [功效]活血软坚。
        [主治]鱼口、便毒,骑马痈、横痃等症,初起末成脓者。
        [来源]《外科正宗》

        八、治乳便用方
        [组成]蒲公英(取连根蒂叶)60克。
        [用法]捣烂,用好酒250克同煎数沸。渣敷肿上,酒热服,盖睡1时许,再回连须葱白汤500毫升催之,得微汗而散。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乳痛初起肿痛,未成脓者。
        [来源]《外科正宗》

        九、狼毒膏
        [组成]狼毒、槟榔!硫黄、五倍子、川椒、枫子肉、蛇床子各9克。
        [用法]上为未,用香油100毫升,煎滚入皮硝9克,再煎滚;次下幺猪胆汁1个。和匀调前药搽擦患处,诸痒疮用之并效。
        [主治]肾囊风热为患,疙瘩作痒,搔之作疼。
        [来源]《外科正宗》

        十、红花散瘀汤
        [组成]当归尾、皂角针、红花、苏木、僵蚕、连翘、石决明、穿山甲、乳香、贝母各3克、大黄9克、牵牛6克。
        [用法]水、酒各300毫升,煎240毫升。空心服,行五六次,方吃稀粥补之。
        [功效]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主治]入房忍精强固不泄,以致瘀精浊血结两胯或小腹之傍结成肿痛,小水涩滞者并服之。
        [来源]《外科正宗》

        十一、清心莲子饮
        [组成]石莲肉、黄芪、黄芩、赤茯苓、人参各3克、炙甘草、泽泻、麦门冬、地骨皮各1.5克。
        [用法]水1200毫升,煎960毫升,空心并食前服。
        [功效]清心泻火。
        [主治]心经蕴热,小便赤涩,玉茎肿痛,或茎窍作疼,及上盛下虚,心火炎上,口苦咽干,烦躁作渴。虚阳口干,小便白浊,夜则安静,昼则发热者。
        [来源]《外科正宗》

        十二、牛蒡甘桔汤
        [组成]牛蒡子、桔梗、陈皮、天花粉、黄连、川芎、赤芍、甘草、苏木各3克。
        [用法]水1200毫升,煎960毫升,食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颐毒表邪已尽,耳项结肿,微热不红疼痛者。
        [来源]《外科正宗》

        十三、胡麻丸
        [组成]大胡麻120克、防风、威灵仙、石菖蒲、苦参各60克、白附子、独活各30克、甘草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新安酒浆跌成丸子。每服6克,形瘦者4.5克,食后临卧白滚汤送下。
        [功效]祛风化湿止痒。
        [主治]癜风初起,皮肤作痒,后发癜风,渐生开大者。
        [来源]《外科正宗》

        十四、顽癣必效方
        [组成]川槿皮120克、轻粉、雄黄各12克、百药煎4饼、斑蝥(全用)3克、巴豆(去油)4.5克、大黄60克、海桐皮60克。
        [用法]上为极细末,用阴阳水调,折损敷药,必待自落。
        [功效]杀虫除癣止痒。
        [主治]多年顽癣,诸药熏擦不效者,用之即愈。
        [来源]《外科正宗》

        十五、海艾汤
        [组成]海艾、菊花、薄荷、防风、藁本、藿香、甘松、蔓荆子、荆芥穗各6克。
        [用法]用水1500-1800毫升,同药煎数滾,连渣共入敞口钵内。先将热气熏面,候汤温蘸洗之,留药照前再洗。
        [功效]祛风和血,润肤生发。
        [主治]油风血虚风热所致,皮肤光亮,眉发脱落者。
        [来源]《外科正宗》

        十六、绣球丸
        [组成]獐冰、轻粉、川椒、枯矾、水银、雄黄各6克、枫子肉100枚(另研)。
        [用法]以上光为细末,同大枫子肉再研和匀,加柏油30克化开,和药搅匀,作丸圆眼大,于疮上擦之。
        [功效]杀虫消疮。
        [主治]一切干湿疥疮及脓窠烂疮,瘙痒无度者效。
        [来源]《外科正宗》

        十七、神应养真丹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天麻、羌活、熟地(捣膏)、木瓜、菟丝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入地黄膏加蜜,丸如桐子大。每服15克,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功效]养血祛风。
        [主治]厥阴经为四气所袭,脚膝无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手足顽麻,言语蹇涩,气血凝滞,遍身疼痛者并服。
        [来源]《外科正宗》

        十八、胡粉散
        [组成]杭粉30克、轻粉、石膏(煅)蛤粉各9克。
        [用法]共研极细,挹干患上,用此掺之。或用丝瓜叶捣汁调搽亦好。如冬月无此,用柒有青缸汁调搽。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天泡红肿发热,急胀疼痛,用针挑破掺此药。
        [来源]《外科正宗》

        十九、滋阴除湿汤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熟地各3克、柴胡、黄芩、陈皮、知母、贝母各2.4克、泽泻、地骨皮、甘草各1.5克。
        [用法]水1200毫升,姜3片,煎960毫升。食前服。
        [功效]滋阴除湿。
        [主治]鹳口疽初起朝寒暮热,日轻夜重,如疟等症。
        [来源]《外科正宗》

        二十、活血散瘀汤
        [组成]川芎、当归、防风、赤芍、苏木、连翘、天花粉、皂角针、红花、黄芩、枳壳各3克、大黄6克。
        [用法]水1200毫升,煎960毫升,食前服。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
        [主治]臀痈初起,红肿疼痛,坠重如石及大便秘涩。
        [来源]《外科正宗》

        二十一、阴阳二气丹
        [组成]天门冬(捣膏)、麦门冬(捣膏)、五味子(炒研)、黄柏、人中白(小儿溺者,生用研)、玄参(汤泡,去粗皮捣膏)各30克、青黛(色娇嫩者)甘草、枯矾、辰砂(为衣)、泽泻各9克、冰片3克。
        [用法]各为细末,同玄参二冬膏子加炼蜜少许,再捣千余下,软硬得中,丸如桐子大。每服9克,童便、乳汁各600毫升,空心送下,安睡一时,其功如神。
        [主治]脱疸久服丹石补药,致肾水,多成口燥咽干,至饮冰雪不知其冷,此孤阳独旺,宜服此解。
        [来源]《外科正宗》

        二十二、炙粉草膏
        [组成]大粉草120克、甘草90克、当归身90克。
        [用法]大粉草用长流水浸透,炭火炙干,再浸再炙,如此三度,切片,甘草、当归身、水600毫升,慢火煎至稠膏,去渣再煎,稠厚为度。每日9克,无灰好热酒110毫升,化膏空心服之最妙。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收敛生肌。
        [主治]悬痈已成,服药不得内消者服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既溃者即即敛,此治悬痈良药也。
        [来源]《外科正宗》

        二十三、黄连除湿汤
        [组成]黄连、黄芩、川芎、当归、防风、苍术、厚朴!枳壳、连翘各3克、甘草1.5克、大黄、朴硝各6克。
        [用法]水1200毫升,煎960毫升,空心服。
        [功效]清热除湿,通便行气。
        [主治]脏毒初起,湿热流注肛门,结肿疼痛,小水不利,大便秘结,身热口干,脉数有力,或里急后重。
        [来源]《外科正宗》

        二十四、塌痒汤
        [组成]苦参、威灵仙、蛇床子、当归尾、狼毒各15克、鹤虱草30克。
        [用法]河水3000毫升,煎数滚,滤清贮盆内。乘热先熏,待温后洗,临洗和入公猪胆汁2-3枚同洗更妙。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除痒。
        [主治]妇人湿热下注,阴中作痒,及内外生疮并用。
        [来源]《外科正宗》

        二十五、三香膏
        [组成]乳香、松香、轻粉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香油调稠,用夹纸一面,以针密剌细孔,将药夹擦纸内。先以葱汤洗净,将纸有孔一面对疮贴之,3日一换自效。忌房事,煎炒等物。
        [功效]活血消肿,解毒。
        [主治]臁疮初起多疼少痒,未经受风紫黑者宜用。
        [来源]《外科正宗》

        二十六、疮科流气饮
        [组成]当归、甘草、紫苏、人参、白芍、官桂、黄芪、防风、枳壳、乌药、桔梗、厚朴各2.1克、槟榔、木香、川芎、白芷各1.5克。
        [用法]水120毫升,煎960毫升,食远服,
        [功效]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流注及一切郁怒凝滞气血,作肿疼痛,或胸膈痞闷,或风寒湿毒搏于经络,结成肿块者服。
        [来源]《外科正宗》

        二十七、清阳散火汤
        [组成]升麻、白芷、黄芩、牛蒡子、连翘、石膏、防风、当归、荆芥、白蒺藜各3克、甘草1.5克。
        [用法]水1200毫升,煎960毫升。食后级。
        [功效]清阳散火,消肿止痛。
        [主治]牙根尽处结肿,连及耳倾作痛,名骨槽风也。
        [来源]《外科正宗》

        二十八、神效吹喉散
        [组成]薄荷、僵蚕、青黛、朴硝、白矾、火硝、黄连、硼砂各15克。
        [用法]上药各为细末,腊月初一日取雄猪胆七、八个,倒出胆汁,用小半和上药拌匀,复灌胆壳,以线扎头,胆外用青缸线包裹。将地掘一孔,阔深一尺,上用竹竿悬空横吊,上用板铺用泥密盖,候至立春日取出,挂风处阴干,去胆皮、青纸,磁罐密收。每药30克,加冰片0.9克同研极细。吹患处。
        [主治]缠喉风闭塞,及乳蛾、喉痹、重舌、木舌等症。
        [来源]《外科正宗》

        二十九、荜菝散
        [组成]荜菝、真阿魏各6克、冰片、麝香各0.3克。
        [用法]上为细末,毎用半豆许,擦放牙根痛缝中,吐去热涎,温汤漱之,再搽即愈。
        [主治]风湿虫牙作肿疼痛,如阳明内热作疼勿用。
        [来源]《外科正宗》

        三十、活血散瘿汤
        [组成]白芍、当归、陈皮、川芎、半夏、熟地、人参、茯苓、丹皮各3克、红花、昆布、木香、甘草节各1.5克、青皮、肉桂各0.9克。
        [用法]水1200毫升,煎960毫升。量病上下,服后饮酒80毫升。
        [功效]活血补气,散瘿。
        [主治]瘦瘤已成,日久渐大,无痛无痒,气血虚弱者。
        [来源]《外科正宗》

        三十一、花蕊石散
        [组成]乳香、没药、羌活、紫苏、细辛、草乌、蛇含石(便煅3次)、厚朴、白芷、降香、当归、苏木、擅香、龙骨、南星、轻粉各6克、麝香0.9克、花蕊石(童便煅7次)15克。
        [用法]上共研极细,罐收听用。葱汤洗净,用此掺之,软绵纸盖扎,1日1换。
        [主治]跌扑损伤及金疮、刀、箭、兵刃所伤,断筋损骨,疼痛不止,新肉不生者并效。
        [来源]《外科正宗》

        三十二、雷火神针
        [组成]蕲艾9克、丁香1.5克、麝香0.6克。
        [用法]药与蕲艾揉和,此将夹纸作筒如指粗大,用艾药叠实收用。临用以肖山纸7层平放患上,将针点着一头对患向纸捺实,待不痛方起针,痛甚者再复一次,7日后,火疮大发,自取功效矣。
        [功效]祛风散寒,化温通络。
        [主治]风寒湿毒袭于经络为患,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筋骨疼痛,起坐艰难,不得安卧者,用此针之。
        [来源]《外科正宗》

                               吴    有    性    方

        一、达原饮
        [组成]槟榔6克、厚朴3克、草果仁1.5克、知母3克、芍药3克、黄芩3克、甘草1.5克。
        [用法]上用水2钟,煎八分,午后温服。
        [功效]开达膜原,碎秽化浊。
        [主治]瘟疟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头热,或1日3次,或1日1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
        [来源]《温疫论》

        二、清燥养荣汤
        [组成]知母、天花粉、当归身、白芍、地黄汁、陈皮、甘草(原书末著剂量)。
        [用法]加灯芯前服。
        [功效]滋养营阴,凉润燥热。
        [主治]滥疫解后,出现阴枯血燥者。
        [来源]《温疫论》

        三、柴胡养荣汤
        [组成]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当归、白芍、生地、知母、天花粉(原书未著剂量)。
        [用法]姜枣煎服。
        [功效]养阴润燥,清散余邪。
        [主治]温疫下后,重亡津液,里证未尽,而表有余热者。
        [来源]《温疫论》

        四、承气养荣汤
        [组成]知母、当归、芍药、生地、大黄、枳实、厚朴。
        [用法]水姜煎服。
        [功效]滋阴攻下。
        [主治]温疫解后尚有里证者。
        [来源]《温疫论》

        五、蒌贝养荣汤
        [组成]知母、花粉、贝母、栝蒌实、橘红、白芍、当归、紫苏子。
        [用法]水姜煎服。
        [功效]甘润化痰,凉肺止咳。
        [主治]温疫下后阴伤,咳嗽吐痰,胸膈痞闷者。
        [来源]《温疫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