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扒一扒希拉里早年丑闻 精彩剧情不亚于《纸牌屋》

 zsfruyi 2016-09-21

最近几个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频繁遭受到各种丑闻的“轰炸”,而美国主流媒体也都几近疯狂地努力为她“洗白”。希拉里遭受到的攻击主要包括“班加西事件”(2012年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期间,班加西(Benghazi)的美国领事馆遭袭击,造成大使和另外三名美国人丧命,希拉里因此饱受抨击)、邮件泄露门、克林顿基金会“付费服务”(pay-to-play)的违法敛财、“健康门”等等等等。一时间,连媒体也开始不能理解:为何选民从来不认为希拉里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候选人呢?

供职于《华尔街日报》的Peggy Noonan认为,这个问题在于,克林顿一家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丑闻缠身,在一些美国人看来,克林顿夫妇的名字就几乎等同于“丑闻”这个词本身。比较年轻的选民对希拉里最近的丑闻非常熟悉,比较年长一点的选民仍然清楚地记得,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克林顿夫妇进入全国公众视野以来,他们就一直深陷出轨丑闻。

(1993年 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

最近,《华尔街日报》梳理了希拉里早年刚刚走进白宫时期的丑闻---Travelgate scandal(旅行办公室人事丑闻)。1993年克林顿总统上台不久, 就将白宫旅行办公室主任Billy Dale等人解职。并控告他们挪用公款, 然后安排其一个好友担任Dale的职务。经过调查, 联邦法院宣告Dale等人无罪。此事使克林顿夫妇遭到共和党人和舆论的强烈批评, 并被称为丑闻。

“希拉里,而不是克林顿,把这件事情搞砸了。希拉里在这件事情当中表现出了极差的判断力”,《华尔街日报》报道。当时的媒体也对克林顿在任期早期采取如此“粗暴的”方式开除这几名资深的白宫工作人员感到震惊。在舆论压力之下,白宫最开始提供了多个“故事版本”。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

“在舆论批评之下,白宫改变了他们的‘故事版本’。他们说,白宫只是在努力削减不必要的员工以节约开支。然后,白宫又表示他们在尝试实行竞争性招标程序。不久之后,他们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故事版本:白宫旅行办公室人员调整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全国业绩评估相关。然而这个版本出来后立马被戈尔反驳。白宫还表示,该举动和克林顿竞选时所许下的裁减白宫25%工作人员的承诺相关。最后,他们又声称,这些工作人员没有被开除,只是‘停薪留职’而已。”

这种说法就好像是,某人站出来说,“我在咳嗽,,不不不,我过敏了,,不对,我在发热,,不对,,我患肺炎了......”

当时,希拉里还声称,30岁的白宫旅行办公室资深员工Bill Dale挪用公款,并介入FBI对他展开调查。起初FBI因为该案缺乏证据而回避,但后来还是暗示Dale挪用公款。讽刺的而是,审讯只用了两周时间,但陪审团只用了2个小时即宣判Dale无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