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墨:诗中悟禅 画中含意

 高山仙人掌 2016-09-21

一墨:诗中悟禅 画中含意

2016-01-07 品V生活

一笔一心语,一字一乾坤,一画一世界,一墨一飞花

人物简介
青年书画家王铁成,字一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画院特约画家、中国农工民主党辽宁画院副院长、辽宁科技学院客座教授、本溪燕东书画研究院院长。他所创作的禅意书画,被人誉为“新派禅画”,画中不拘成法,自辟蹊径,字沁风雅、墨韵醇芳,可谓一笔一心语,一字一乾坤,一画一世界,一墨一飞花 。
绘画特点
一墨承继了古禅画宁静安祥、澹远空灵的色彩,突破了古代禅画“万念皆寂”的境界,佛光禅影之下表现更多的是自在和解脱,他的禅意穿越时空迢迢而来,其画有大写意、大境界、大自在,题款常出令人顿悟之小语、细语、心灵之语。
一墨的新派禅画看似简约实则深奥,不在画技而在心思,没有故意、不拘成法却道行厚重,不做作、不拘泥、没有羁绊。有静思冥想之后的豁然开悟,也有兴之所至的墨趣横生。他作画的题材源自生活、兴于所悟,而他一有所悟,便心到意到,灵动自然。这些颖悟是借深邃的禅意,对心灵的喜怒悲愁进行的调和与释放,每一句每一笔都能让人体味到一种心灵的感应。
一墨的新派禅画人物灵动、文字清丽。笔下人物,或衣袂飘举,或秉烛夜读,皆以没骨写成,不受线条的拘束,少许的勾勒都在画成之后。于水墨浓淡之间,于文字空灵之上,一墨笔下的生命显得纯粹旷远却又亲和自在,食尽人间烟火却不染半点俗气。一墨的字以赵孟頫为宗,后精心研习草书。他画中所题诗句,不仅与画相得益彰,且能于冬日给人丝丝暖意,也能于酷暑生出些许清凉。相形之下,主体画面泼墨看似挥洒,实则潜藏着丝丝缕缕的魂魄。魂魄凌驾于技巧之上,让字的潇洒与画的超然形成琴瑟和鸣之韵。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乃武林之境界。一墨的新派禅画即如是,看似随性实则内有乾坤。无法有道——这是业内人士对他画作的评价。因是呕心之作,又无效仿之迹,他的作品不可复制,哪怕是自己的旧作,他也从不临摹。
一墨的新派禅画穿越时空,其人生禅理直指人心。这些人生感悟萦绕于画中,更以文字形态缀于画间。恰如禅之“眼”,摄人灵魂深处或柔软或坚挺的共鸣,那共鸣,总会墨韵绕梁,久久不去。
“乐清净甘寂寞,远离是非自无过,勤挖耳孔拒闲话,常举茶杯堵口舌。大道无言,大爱无疆,说什么?忍讥讽,让苛刻,自种福田自收获,神明不惑,天地看着,显什么?”——一墨为自己的文字配上一个自挖耳孔的道人形象,那眼睛眯得恰如佛道融汇,清静自如度自我。
“睡自三更,功名均成梦境,想到百年,无少长都是古人。”——一墨将这番感悟付诸浓淡适宜的一团墨色,一架古琴,抚琴者轻拢慢捻,一对痴迷牛头闻声而来——独具匠心的构思,从对牛弹琴到以琴声觅知己,这一反弹琵琶告知所有生灵,功名利禄为何求?不过尔尔。
有艺术评论者曾说:“摄影如画是高手,画如摄影则为匠。”而禅画则是真正脱离物象的心灵之笔。一墨的新派禅画风格简约素淡、禅意深邃,他讲求意境与情感投入,常现旷远、空寂之境——穿越时空,以古写今。入他画中的古人却或安详、或快乐、或怡然、或洒脱,这种看似拙朴的大美境界,传递着以禅体验生活、以禅观照艺术的特有美感和通体的质感。尤其画面上的垂髫小子,总会唤起女性观者面容中母性的光彩。
禅画以笔墨表现禅理,以画写心。一墨传承、发展了传统禅画之魂,表达禅理,明心见性。 它所展现出的无尽禅味儿,会令人获得身与心的共同宁静。神仙祈福图,画的是老者之钓,钓来的却是人间万福,秉烛夜读图——一墨让那微弱的烛光嵌入字间,让光明与智慧共鉴世上大雅之事、复兴之事。而一墨的丰衣足食图,总会让竹发新芽,鹂声婉转节节高。形态各异的野趣博弈图,让博弈论法道,棋理话春秋显得那么生动而流畅,群贤畅言图,则展示的是经天纬地才纵论天下,震古烁今气字里乾坤。
铅华洗尽、以古写今,朴拙清淡,洞明人生。与古禅画相比,一墨的新派禅画禅理参得更透、更为生活、更接地气儿,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墨让古时万事皆空的禅理,与现代的生活感悟相结合,并打通了血脉,可谓一画一禅一匠心。如有时间,你真该到辽宁省本溪市太子畔的一墨禅画艺术馆坐一坐,品一品禅意间的水墨淋漓,听一听禅悟中的生命律动……
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