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纵军政干部学校旧址导游词

 mrb8 2016-09-21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深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纵军政干部学校旧址位于大鹏镇鹏城东门外龙头山腰的东山寺内。据清康熙二十七年《新安县志·杂志》记载:“东山寺,在大鹏所东门外山上。中为观音堂,左上帝殿,右文昌阁,前三宝殿”。原东山寺的建筑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有山门、华表、关帝庙、大雄宝殿、观音庙、钟鼓楼等建筑。该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解放后被拆毁,现为重建。1944年7月,东江纵队在此创办了抗日军政干部学校。

  1944年7月,随着抗日斗争的深入,东江纵力量不断扩大,已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近万人。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干部的文化水平,根据党中央指示,东江纵队在东山寺开办了“东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由东纵副司令员王作尧兼任校长,李东明任政委,林鹗任教育长,饶卫华任秘书长。军政干部学校在东山寺先后培训了两期学员。第一期仅设军事部,学员200人。同年底,该校第二期扩大招生,增设排级干部训练班,并招收一部分中学生,学员达400多人。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后改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1945年2月随东江纵队司令部迁至罗浮山,后又随军辗转粤北地区。

东纵军政干部学校旧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东门外龙头山腰的东山寺内。1984年9月,石碑坊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村民及华侨自发捐款100多万元重新修缮东山寺,使其面貌全面恢复。

据清 康熙二十七年《新安县志·杂志》记载:"东山寺,在大鹏所东门外山上。中为观音堂,左上帝殿,右文昌阁,前三宝殿"。原东山寺的建筑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有山门、华表、关帝庙、大雄宝殿、观音庙、钟鼓楼等建筑。该寺始建于明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解放后被拆毁,现为重建。1944年7月,东江纵队在此创办了抗日军政干部学校。 1944年7月,随着抗日斗争的深入,东江纵队力量不断扩大,已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近万人。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干部的文化水平,根据党中央指示,东江纵队在东山寺开办了"东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由东纵副司令员王作尧兼任校长,李东明任政委,林鹗任教育长,饶卫华任秘书长。军政干部学校在东山寺先后培训了两期学员。第一期仅设军事部,学员200人。同年底,该校第二期扩大招生,增设排级干部训练班,并招收一部分中学生,学员达400多人。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后改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1945年2月随东江纵队司令部迁至罗浮山,后又随军辗转粤北地区。 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旧址已被改建。原建筑现仅存寺前的石牌坊,正面刻有"鹫峰胜境",背面刻有"鹏岛灵山",由惠州人大鹏协副将张玉堂手书。

  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旧址已被改建。原建筑现仅存寺前的石牌坊,正面刻有“鹫峰胜境”,背面刻有“鹏岛灵山”,由惠州人大鹏协副将张玉堂手书。1984年9月,石碑坊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村民及华侨自发捐款100多万元重新修缮东山寺,使其面貌全面恢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