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用共享经济下的生态链思维重塑商业模式
2016-09-21 | 阅:  转:  |  分享 
  
用共享经济下的生态链思维重塑商业模式

先来说说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英文是SharedEconomy,当前已经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热词,我对共享经济的理解很简单,就是把原来闲置的或低效使用的资源变废为宝,变弃为用或整合使用,以达到共享共荣的目的。

实际上,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早已有之。尤其是在早年的乡村,邻里之间互借东西,吃螃蟹的向邻居借酱油或者拿着酱油向邻居借螃蟹吃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原来的这种共享,受制于空间和熟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近距离和有了双方的信任关系才得以实现。

Ubber和滴滴打车是被反复列举的共享经济的例子,我这里不想赘述。本质上,我认为,现在谈共享经济,更多的是想突破时空限制,和在更大的陌生人群中实现共享。共享经济有五个要素,分别是闲置资源、使用权、连接、信息和流动性,这些缺一不可。但万变不离其宗,目标无非是为了更加公平地享有社会资源,谋求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共同获得经济红利。

下面,我用生态链思维和相关的工具,谈谈怎么把共享经济的概念用于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迭代上。?



商业模式的类别

商业模式一词,源于英文BusinessModel,拼凑起来的两个词让人一下子看不懂什么意思。如果让我用老百姓的话来翻译,商业模式就是怎么合法地挣钱,同时思考如何活得了、活得好和活得久,进而建立千秋大业。

林林总总的所谓各类商业模式,本质上来看,我觉得可以归为三类:即产品式、服务式和平台式,分别是以产品为导向、以客户服务为导向和以生态链思维进行资源整合为导向。



第一类商业模式,叫“产品式”。

从最早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固定地供货,到物流业牵引下的现代“产品搬运工”。把阳澄湖的螃蟹搬运到上海来卖,把德国的汽车搬运到中国来卖,把淘宝的商品搬到微信来卖,都是俗称的“产品搬运工”。

只是,这种搬运的趋势从体力搬运,慢慢变成依靠脑力搬运而已。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何种搬运,本质上都脱离不了以“产品”为中心的导向。



第二类商业模式,叫“服务式”。

用人力来完成大部分消费者体验的行业,我们称作“服务业”。牙医诊所、餐饮洗浴、咨询培训等等都可以称作是“服务式”的商业模式。“服务式”的商业模式,其关键是什么?简言之有两条:提升服务标准和强化客户体验。

这其中,关键在于挖掘客户的“痛点”,也就是分析什么让客户觉得不方便、不舒服,乃至什么问题困扰客户睡不着觉,然后针对客户的痛点调整自己的服务。但是,不管“服务式”模式怎么变,其本质依然是以客户服务为导向。



第三类商业模式,叫“平台式”。

阿里系平台电商的崛起,完成了从“唱戏”到“搭台”的转变。自此,各类电商平台、分类信息平台、自媒体平台风起云涌。“平台式”模式是完全开放还是应该是半封闭的?传统的“产品式”和“服务式”是不是一无是处了呢?

实际上,“平台式”商业模式,如果要运作好,既要像“产品式”商业模式一样做好产品和搬运,又要像“服务式”商业模式一样服务好用户。此二者是“平台式”模式成功的坚实基础,而且不可偏废。

当然,从“平台式”商业模式本身来讲,其重点是建立“平台吸引力”和增强“用户粘性”。不仅要吸引供求双方,而且要吸引商业生态链上的各路玩家都来这个平台跳舞,而且要让他们在此跳得很快乐、跳得很过瘾,上瘾之后便喜欢经常而且持续地在此平台跳舞。“平台式”模式,不管怎么演变,都脱离不了以资源整合为导向的这个本质。

那么,生态链思维又是什么?它和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关系?如何利用生态链思维来重塑商业模式呢?



什么是生态链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产生,远在互联网产生之前,只能说在互联网产生之后,互联网思维这种方式更好地被发扬光大了。在共享经济的框架下,我们怎么来理解互联网思维呢?我觉得以下三点是其核心要素:



其一,生态链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首要特征是生态链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多中心、多方向和多维度的,不再以企业为唯一的中心,而是主张用生态链思维考虑问题,强调各方平等参与,每一方都是演员。要重视用户,同时,要聆听各方的声音,谁对听谁的,不再闭门造车,我行我素。



其二,跨界思维。

通过打破传统行业的边界,做跨行业的整合者,优势互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某个预设的边界里,而是更多地在跨界领域内进行探索和革新。



其三,互联思维。

要用互联互通的思维,集合和使用资源,争取为我所用。这样一来,互联网思维带来生意的增长不再是加法,而是呈几何级数增长。要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力量和资源,通过互补平台的对接,共享共荣,以谋求更多维度和更大层面上的规模效益。



生态链思维用于商业模式革新如何利用生态链思维来建立或重塑商业模式呢?我认为,如下的三个步骤必不可少:



首先,必须以开放的心态行事。

用高屋建瓴的战略思维、完善的系统思维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来定义商业生态链系统的价值链主链条、分支系统以及周边环节,不可忽视任何一环。



接着,用情境访谈手段了解商业生态链运作的各个环节。

了解他们在乎什么,痛点又是什么。也就是什么让客户觉得不方便、不舒服,乃至什么问题困扰客户睡不着觉。着力点在于搞清楚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各个利益相关者活得更好,得到更多实惠和利益。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客户体验和实验,重视收集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的反馈。



继而,重塑和传递企业新的价值定位。

这需要企业有随机应变和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实现。我觉得,创新要抓住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建立在竞争对手产品的缺点之上;另一个是建立在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之上。新的价值定位必须先试点后推广,要易于他人在商业生态链系统中进行口碑传播。要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力量和资源,通过互补平台的对接,谋求更大层面上的规模效益,从而实现商业模式的突破。



总之,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把生态链思维作为一种新的革命性的思维方式和工具,将之用于商业模式的建立与重塑,目标是琢磨出一套挣钱的方法并能够执行落地,同时,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继而,在不同的维度和层面上实现更大的规模效益,这样,企业才能活得了、活得好和活得久,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献花(0)
+1
(本文系宋林樯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