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不敢开发布会到登上阿里财报,钉钉度过它的两年磨难

 树悲风 2016-09-21

文 | 阑夕




曾有创业者对媒体打开手上iPhone的电池消耗记录,通过触目惊心的比例证明微信对于用户的时间支配权力,以及生不逢时的创业感悟。


对于阿里而言,直接打败微信或许不再现实——它用一款社交产品和一名CEO的卸任证明了这种冀望的鲁莽——不过传统的「狼群战术」依然行之有效,所谓「打败微信的不会是另一个微信」,阿里相信,只要天猫、淘宝、支付宝、优酷和UC等产品能够持续瓜分用户的流量,它就不会失去强大的统率力。


钉钉也是其中之一,在其昨天宣告启动3.0战略的发布会上,獠牙再度出现。


除了列举钉钉已经取得的成绩之外,创始人陈航将「外部联系人」的功能添加进来,首次打通了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系,钉钉也不再只是一个企业内部的协作工具,就社交关系而言,它按成了从「熟人」(同事)到「泛熟人」(业务往来者)的拓展。


据说迄今为止,钉钉仍有部分员工留在湖畔花园办公,这是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的工作小区,后来马云办了商业大学,也延续了「湖畔」的名称(湖畔大学),感情颇深。


在某种意义上,湖畔花园也是阿里团队的朝圣之地,有人戏称「伟大的产品必须接受湖畔的洗礼」。


就像马云在创办淘宝时,尽管已有孙正义的投资并在杭州市区租了办公室,但他仍将淘宝的开发团队放进了湖畔花园,后对媒体表示是为了对当时的竞争对手eBay保密。


而天猫(淘宝商城)在孵化期间,也是由现任阿里集团CTO的张建锋带着工程师搬进了湖畔花园,求得了心无旁骛的半年时光。


钉钉的诞生,正值马云的服软。


2015年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云说了这么一句话:「原来想做个东西和微信竞争,但现在会为微信鼓掌。


所以陈航说他那时压力巨大,进入企业市场被外界解读为「打不过就逃」,而陈航能够掌控或是解决的资源也捉襟见肘,在第一版上线的时候,连发布会都没有办。


谁也没能想到,两年不到的时间,钉钉已有资格登上阿里的财报,成为阿里证明自身业务多元化的最佳案例。


现在来看,「聊天上微信,工作用钉钉」的用户认知,或许是陈航最大的成就,几乎是以暗度陈仓的方式,他强化了微信之于生活的重要,同时将其置于了工作的反面。


上兵伐谋,此言不虚。


陈航还记得钉钉最早因为部署「反人类」的信息已读提示功能而被团队里的大多数成员反对的场面,老板在钉钉中给员工发送消息,员工只要读过这条消息,就会显示已读的回执,无法假装尚未看到。


在那场著名的超长内部分享会上,张小龙谈了微信为什么不对信息引入已读状态判断的原因:「我们要给人撒谎的机会。我们说人性是什么?给他撒谎的机会,说我没有看到……我自己就挺不喜欢把我的已读状态暴露给别人,你想如果有状态,如果你的上级通过微信找你,你看了然后你又不回,就很麻烦。


陈航赞同张小龙的观点,但他坚持的是,微信越是不这么做,钉钉就越是要这么做,因为场景的变更,导致刚需从对等的社交关系转移到了不对等的雇佣关系。


正是由于人们可以在生活场景里「撒谎」,所以企业经营就必然要在工作场景里排除这个可能,钉钉强硬的这么做只会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在牺牲「人性」体验的同时,补充进了协作的效率和真实。


只是这种质疑并未随着钉钉的壮大而逐渐消弭,陈航能够说服团队,却无法按压舆论,在召开发布会的前夕,他通过内部信的方式间接向外界传递声音,称「反人性」是自律产生自由的条件,有人只看到老板可以「DING」员工,却无视员工也可以「DING」老板,「以前老板对员工的消息可以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但用钉钉后老板就不能再‘装死’了,必须给出回应。钉钉为企业输入的文化,是一种平等的价值观。


为争议画上休止符的时候,恐怕还未到来。


而240万企业客户、20万定制客户、3万名开发者,这是两年以来,钉钉交上的市场答卷,在阿里年初披露的财报中,钉钉被列为五大创新业务之一,与阿里云和村淘等战略级业务并肩。


今年夏天,所有国内移动应用的免费电话功能一概遭到工信部叫停,在同样受到政策影响的同行中,钉钉的应对是最快的:仅仅隔了两个月,它就搞定了联通这家运营商,以「智能办公电话」的概念重启了网络电话功能。


这种「压迫性的市场占领」,是阿里赋予旗下人才的核心能力,在基于严峻的环境验证产品可行性之后,再倾集团之力助其攻城掠地,打法早已娴熟。


度过历经寒砺的两年之后,陈航或许会无比赞同稻盛和夫的那句话:用此刻的眼界限制对未来的想象是世上最愚蠢的事情。


阑夕
TECHREAD

━━━   不说违心话,坚守价值观   ━━━


逐鹿网创始人 &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 虎嗅年度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