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线的长短由什么决定?

 帝国一海盗 2016-09-21


子线多长为宜,众说不一,子线长度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影响子线长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才有可能取得一个适应于某种情况的合理长度。

子线长的优点

首先可以减少和消除鱼的警觉,隐蔽性好。长子线的双钩离坠的距离相对远一些,对鱼的干扰和影响就小,鱼的安全感就强。

其次,因为子线下摆过程即是一个诱鱼的过程,动态效果好、吃口好。长子线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慢,摆幅大,饵的仿真性强,雾化好,诱鱼性就强,有利于鱼就饵。子线长,两钩到底后,两饵的水平距离大,相互影响小;再其次是拉力值大,减少了 切线跑鱼的机会;长子线塑性强,弹性大,遇到大点的鱼也不易断线。 

但是,子线长会增加双子线的缠绕机会,影响钓组的灵敏度; 另外还有子线的弯曲度大、信号传导差、灵敏度低的缺点。子线短 的优点是信号大、传导快、准确、两钩到位快:缺点是隐蔽性差,诱鱼效果差,遇到大鱼时易切线。


一、

1
水情

水的流速对鱼吃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在流速较高的水中垂钓,鱼儿一般 是不“逗食”的,加之在流水中垂钓一般都是重坠,钩坠在水底能够停留的地方往往是石头边上或小凹坑处,这种情况下,为便于鱼发现目标就应用较长的子线。

在静水中垂钓,一般采用细漂、 轻坠,这种情况下为提高浮漂反映的灵敏度,子线宜短。由于铅坠很小,所以子线虽短,但一般也不会引起鱼的警惕,对上鱼率影响不大。水流速对子线长度的影响总的原则是:流速越高,子线越长。

水情除流速外,还包括浑浊程度、深度。浑浊且较深的透光性差,岸上人影及竿线投影 不易被鱼发现。鱼在这种水中寻食时,一般吃食物动 作较小,有时甚至是原地“品尝”,浮漂反映仅为轻 微抖动。这种情况下为提高浮漂的灵敏性,子线应适当短些。

反之,清水中垂钓,为便于鱼吞食,子线不能太短,否则鱼儿两三次吞食如不能进口(特别是挂蚯蚓时),可能会弃食而去。


二、

、底情

底情即河底的情况。

1.沙底是比较平坦的以 沙为主的河底,钩坠不会坠入沙中,易被鱼儿发现。 又因钓饵周围开阔,鱼儿吞食时没有什么障碍,故子线以短些为宜。
2.小碎石底因小碎石底石块较密,石 缝小,石缝中不会有鱼。为不使饵料落在石块面上, 故宜用长些的子线。

3.乱石底是较大石块构成的不规 则河底。在这样的河底垂钓,钓 饵必须置于石头下面,不能落在石头上面。为防钩线 被拉入石缝必须及时提竿,为此,子线宜短不宜长。
4.草底和泥底相同之处是容易埋没钓饵。在这样的河底垂钓,如子线太短,钓饵会被铅坠带入淤泥或草根部,鱼儿很难发现。故在这种河底垂钓,子线宜稍长些,且坠应相当轻。


三、

、鱼情

子线长度的调整还受鱼情的制约。垂钓时应 根据不同的鱼种施用不同 的钓饵。钓饵主要分为荤 饵和素饵两大类。一般来 说 , 素饵较荤饵容易入口,但也容易从钩上 掉 落,所以钓素饵提竿要集中注意力,稍有迟疑就会 错过机会。

从这点出发, 钓素饵时要求浮漂反应十 分灵敏,因此子线宜短。 钓荤饵则不同,荤饵多为 活饵,它不像素饵那样容易被鱼吸入口中,有时需要反复几次才能吞食,故钓荤饵子线不能太短。


季节的影响

不同的鱼有不同的食性,就是同一种鱼,在不同的季节,其食性也是有变化的。比如鲤鱼夏天吃饵多是干净利索的,浮漂反应多为微动两下即慢慢拉走,吃饵的鱼一般都能 上钩。冬天则不同。鲤鱼冬天吃饵显得很谨慎,多是原地吞食,且动作轻微,浮漂反应仅为轻微抖动,有时不易被察觉,甚至钓饵被吃光了也不知道。

因此,冬天钓鱼应用软子线,且应较短。其他季节根据情况可适当加长。这里应注意的是季节变化不是能截然分开的,要根据垂钓时上钩鱼的种类及咬钩 情况灵活处理。

垂钓的情况较为复杂,以上不可能完全适用所有情况,但是大体可以按以下原则选取:第一要便于鱼发现饵料;第二要便于鱼儿吞食;第三要尽量提高浮漂的灵敏度。其次再考虑其他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