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有两个关键因素决定是否会发生骨质疏松症,一是峰值骨量的高低;二是骨量丢失的速率,即骨量丢失的快慢。峰值骨量高则意味着“骨银行”储备量较大;骨量丢失速率较慢则意味着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骨量丢失相对会少。所以,影响峰值骨量形成或骨量丢失速率的因素均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固有因素和非固有因素。 固有因素是我们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因素,比如人的种族、年龄、女性绝经年龄和骨质疏松症家族史。人类的骨骼在16~18岁后停止生长,但是骨密度会持续增加到将近30岁,这时的骨形成稳定的平衡。在35岁左右,作为自然衰老的过程的一部分,骨丢失开始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增加。这个过程是男性和女性都要经历的,但女性本身骨骼的体积就较男性小,在50岁左右又有一个女性独有的生理过程——绝经。可以看出,高龄和女性都是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的人群。另外,骨质疏松症具有家族倾向性,“有其母必有其女”这句话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如果您的父母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您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就要比其他人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取决于年轻时获得的峰值骨量的高低以及老年后骨量丢失的速度,二者尤其是骨峰值50%~60%以上由遗传决定。遗传因素对年轻时骨峰量的峰值高低、随后的骨质丢失速度及骨质疏松症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年轻时骨密度峰值相对低和随后骨质丢失快的患者、家族中有骨质疏松史的患者较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目前还没有发现与骨质疏松症单独相关的基因,它由许多基因共同决定,所以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基因疾病。 非固有因素是由于个体自身原因形成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治疗得到减轻或纠正的因素。主要包括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饮过多咖啡或浓茶、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摄入和光照少)、有骨代谢的疾病或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经常不规律睡眠如长期加班熬夜、开夜车,长期饮用咖啡、碳酸饮料,吸烟,饮酒,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会影响钙质吸收与体内雌激素水平,造成骨质疏松症。酒精性骨质疏松症是指长期、大量摄入乙醇类饮品导致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破坏、骨力学性能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的全身骨代谢紊乱疾病。 调查表明,每周饮酒超过27杯的男性和14杯的女性,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比不饮酒者或只饮少量酒者要高得多,饮酒可减少钙的摄入,增加尿钙排泄。30~50岁男性饮酒量平均每日180克可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容易伴发脊椎压缩性骨折。骨形态学研究显示,饮酒者骨密度普遍降低, 骨形成减少。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的生成、分化和功能异常,其中以成骨细胞被抑制为主,同时破骨细胞功能增强,“破坏”大于“形成”。另外乙醇还可导致体内蛋白质代谢障碍、肝功能障碍、雌激素合成受阻,从而抑制成骨活动、促进骨吸收,导致骨质疏松症。长期吸烟者骨量丢失率约为正常人的1.5~3倍,所以吸烟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之一。首先,吸烟可引起钙吸收减少,尿钙排泄和粪钙的排泄增加。尼古丁具有血管收缩作用,停止吸烟后36小时,尼古丁的代谢产物仍存在于体内,继续产生不良作用。其次,烟草中的烟碱可刺激破骨细胞活性,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使骨形成减少,骨丢失增加。另外,烟草可抑制卵巢雌激素合成,影响骨正常代谢。同时,烟草中的有毒物质对肝脏和肾脏有损害,影响了维生素D 在肝肾中的“活化”,使活性维生素生成减少。 骨质疏松风险的快速检测 骨质疏松症是多因素疾病,而且每个人的易感性不同,因此对个体进行风险评估能够为尽早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提供帮助。为了在广大人群中筛选出有骨质疏松风险的患者,我国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推荐两种敏感性高、操作简易的筛查方法: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一分钟测试题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了骨质疏松症测试题如下,10个问题中只要其中1道题的答案为“是”, 那就证明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1. 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就伤到骨骼? 2. 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就发生髋部骨折? 3. 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 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5. 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 每天吸烟超20支吗? 7. 您经常患腹泻吗? 8. 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 9. 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怀孕期除外) 10. 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对临床研究获得的一个计算骨折风险的公式,这个公式适用于亚洲人,主要是绝经后的女性。OSTA 指数计算方法是:OSTA指数=(体重-年龄)×0.2,此结果提示您骨质疏松的风险级别。从公式可以看出年龄越大、体重越低的女性骨折风险越大,您可以将自己的年龄和体重带入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其计算方式为OSTA 指数>-1者,其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OSTA在-1~-4 者,提示有中度骨质疏松的风险,若此值<>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在于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和减慢骨量丢失,所以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以下几点: 1. 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使其达到推荐的膳食参考摄入量水平。 2. 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避免静止的生活方式。 3.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过量饮酒和大量咖啡摄入等。 4. 对于高危人群以及出现骨质疏松的个体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咨询医生,了解骨质疏松的知识和自身的骨骼健康状况。 查看历史消息,了解更多知识 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更多精彩文章,请在当地邮局订阅《保健医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