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俊海 编辑|聖香 和老爸闲来聊天。他说,他从小都没有干涉过我的选择,我是自由成长的。确实,从小我是在一种非常自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选什么专业,去什么学校,都是我自己说的算。但不知道为什么,回想起来,我仍然感觉自己没有选择过。 这两天我仔细回顾了之前的人生历程,才发现,同样可以称之为选择的行为,彼此间却相去甚远。以我目前的视野来看,已至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选择,其实并不能称为选择,只是在能力所及处去追求最好。这就好像考试时做选择题,选择其实只是一种在外的形式,我们真正关注的并非是选择,而是如何尽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考得最高的分数。 按照这个定义,我人生中绝大部分被称之为选择的东西,都算不上选择。我考重点高中,只因为那是最好的学校;我选择东南大学,只因为是高考成绩所能触及的最高学府;选择电子科学,是在成绩的许可下,挑选最容易就业的专业。等等等等我所称之为选择的行为,其实都只是摘取那个我能够到的最大的果子而已。 第二种选择,则夹杂着对机会成本的放弃。在我的生命中,这种选择也只有两次。一次是选择我的另一半,这意味着我从此放弃了和其他女生交往的可能性;第二次则是我选择了回家乡工作,放弃了在大城市光鲜亮丽的平台。 因为需要放弃其他美好的机会,在做这两次决定的时候,不可谓不慎重,甚至经历了反复的犹豫,身心都受到煎熬。但是,一旦做出,我从未后悔过,一是因为对于过去放的下,对追悔从无兴趣,二是因为明白有得有失的道理,珍惜现在的拥有。 还有第三种选择,放弃已经拥有的,去追求一种新的可能性。我至今仍还未经历过,但我渐渐明白,做第三种选择的能力,才是决定整个人生宽度和广度的决定因素。 常人从不考虑做第三种选择,他们总想追求更多,拥有更多,却不会主动去放弃,即使拥有的东西毫无价值。很多家庭里有太多万年不用的杂物,但少有人定期分类清理;还有些人抱着一份半死不活的铁饭碗,看着企业像一艘沉船一样慢慢沉没,却绝不会考虑主动离开去寻找新的出路。
随着年纪的增大,一个人成长速度不再完全取决于是否聪明和勤奋,而是固有观念对大脑的占据。一个人死守自己已有的人生阅历、经验和地位,却全然不顾时代的发展,不学习新的知识,觉知新的体验,因而提前进入封闭的老年生活,停止了继续成长的步伐。 在人生不同的年纪,需要掌握不同的选择方式。 少年时代,自己一无所有,因此竭尽全力去摘取最大的果子,自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的果子也越来越多,就要渐渐学会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果子。当身上的果子太多,已不堪重负的时候,还要适时懂得丢掉自己的老果子,才能挑选新果子的道理。很多人年纪轻轻就不堪重负,被生活所累、寸步前行,很快成为无趣的中年人,就是因为还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选择。 丢掉一些,才能轻装上阵,体验更新奇、更广阔的世界。顺便的,或许才能遇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投稿邮箱 wxbxzsyh@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