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生克关系与临床实战阐析

 供需相应 2016-09-22
本帖最后由 宇宙旋风 于 2013-5-6 20:48 编辑

 

五行生克关系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的,结合临床一看便知!

五行生克关系包括:相生、相克、

生克制化是气血生成、脏腑运动的规律;

相生是转化的源泉,没有相生则没有化源;相克是转化的动力,没有相克则无以制约;故两者缺一不可;

生我者为母,克我者为父;我生者为子;

相生致病的现象有:子盗母气(子虚);母病及子(母虚不生子、相生太过也为病)

相克致病的现象有:相乘(克之太过)、相侮(反克)

具体结合临床实战分解如下:


1,心+肺---------------肾
这是一组生克关系图
肺金没有心火的制约是不能独生肾水的;这一组三角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见如下致病现象:
心克肺太过,叫火刑金,临床症见咳血、咯血;
肺反克心,临床比如
感冒引起心肌炎;
肺虚引起肾虚,叫母不生子;肺太实叫金多水浊,如
感冒能引起肾炎;
肾虚可以引起肺症,叫子盗母气,如肾虚引起的
哮喘
心火过旺克肾水,肾水枯则肾
阴虚;心火独旺,心肾不交之失眠症;
肾水泛滥反克心火,叫水气凌心,引起心颤,心悸,心阳虚等症
肾水太寒反过来也能影响肺金,五行叫水多金沉;肾阳虚则肺有寒象

2,肺(金)+肝(木)-------心(火)


这一组关系图就是肺金制约肝木以生心火;


注:人体内五行生克不是唯心抽象的东西,它的现不是走的经络路线,而是人体空间;李时珍云: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查找之!只有在内观影像的状态下才能发现五脏精微物质运动之象;其中也有浓度和压力的特征;故古人论中药有气厚、气薄;味厚、味薄通过药物的气味来达到人体内在的改变;又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中医的极微观的认识和运用(包括天人相应观)已超越西医,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去认识和阐发它?)

肝木没有肺金的制约是不能生心火的;这一组三角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见如下致病现象:
肺克肝太过,比如肺实感冒也能导致急性
肝炎

肝反克肺,比如肝火上逆也能引起咳嗽;严重引起肺炎、咯血等,像小才胡汤黄芩运用     就是为了消解柴胡引发的肝气过分逆上以救肺的;

肺金与心火的关系,前面已讲述;

木不生火,就是肝气本虚,无以生子,心气衰弱当救其母,此张锡纯用山萸肉固元气护心脏之活法也!

肝火旺,生之太过心脏压力大,故心肝之间气易郁、血易瘀;常见好生气,心厥痛;

心气不足,子盗母气,肝也虚,常见悸仲、健忘,睡眠不稳;

心火旺也能害母----火多木焚,症见肝火旺、目赤,焦躁,血热也!

3,肾(水)+心(火)--------脾(土);

这一组关系图就是肾水制化心火以生脾土;

(注:五行生克这么去理解?五脏的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有相互关系;比如心脏-----它与肺金有克肺及被肺反克的关系;与肾水有被肾水克和反克肾水的关系;与脾土有生脾土、被脾土虚连累;以及心火独旺害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相生关系里容易被忽视的一条,火旺脾虚火以乘之,就像母亲溺爱孩子,反而害之;其他各脏道理类推;与肝木的关系有被木生、盗木气、被木害的关系;所以怎么才能在实际临床中运用?1,通过症状分析判断;2,中医四诊;3,建议大家训练一下中医人体内观影像法,在意识影像中脏器的能量辐射之影像有浓度和明暗度、以及向其他脏腑趋向性运动的象征,比较直观,这就是中医脏象学说的奥秘,可惜我们丢了宝贝!)

这一组三角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见如下致病现象:

肾水克心火的关系前面已述;
心火生脾土,如果脾虚盗母气,症见中气不足之心慌乏力;心气不足无力生子之心脾两虚、血虚症;心火独旺,火多土焦之脾热实火症;

脾土与肾水的关系---------脾虚无力制水有水肿症;脾邪实克肾,脾胃中焦湿热困肾致肾虚、肾炎、尿毒症;肾寒邪反克即肾阳虚致脾阳虚;肾积水、尿毒症排泄不利致脾运化不利之水肿、呕吐等


千症百怪不外乎一理;互相牵制,由此及彼!

4,脾(土)+肾(水)-----肝(木)

这一组关系图就是脾土制化肾水以生肝木;

(注: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五行学说被中医引用作为诠释医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它本身就不是局限于人体五脏的, 中医基础里特别强调的就是整体观、天人合一观,所以有五气、五方、五味、五音、无色、、、、、等来归纳各种事物及现象与人体的联系及对人体的影响;八卦类不也是如此吗?这是一种思维模式,如果没有设定的这种具象的切入点,一门理论如何阐析、如何构架?千百年来的理论都是人为的,但必须符合规律和逻辑、经得起千锤百炼的检验、能自圆其说的圆通、、、、、、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问题并被大家认可;中医能解决问题吗?中医的理论能被大家认可吗?、、、、、为什么?!撤得有点远了。)

这一种三角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见如下致病现象:

脾土与肾水的关系是相克关系,相克为顺,反克为逆克,前面已述;生活之理就是----土以治水(堤坝),水多土荡(洪水);
肝与脾的关系也是相克关系,相克为顺,反克为逆;见肝之病必先实脾,为什么?促其正常转化矣(其他类推);肝气盛则脾受制,你看生气的人都说吃不下饭;木能疏土,肝郁气滞致血瘀,会引起脾不疏,症见肝脾肿大的;同时脾运化失利,少腹胀满也会致肝失调达之性,门脉畅通受阻压力增高或水湿瘀而热化,致湿热性肝病,此为土重木折;
肝与肾的关系是相生关系;肝肾同源,肾气、肾精不足而致肝气虚、肝血不足,这是母虚不生子;肾邪实,比如湿热炎症也能害之及肝,如湿热性
肝炎等,此为水多木漂;而本体肝虚,也能盗母气,以致失眠、多梦、肾精不固;

伤寒六经传变是论及病理转变;而五行生克转化是论述正常的气血生成规律------顺则昌,逆则为害;故设此以为后人辨识准绳!

5,肝(木)+脾(土)----肺(金)

这一组关系图就是肝木制化脾土以生肺金;

(注;人体五脏的五行生克,指的是五脏精气的化生过程;正常转变就是常态,多与不及、逆行将为病态;说个比较通俗一点的比喻;人体五脏的精气流转生成,就像一个流水作业加工厂--------比如做衣服的加工厂,有生产袖子的、有生产前襟、后片的、口袋的;袖子生产多了,运到下一个工序就有多余堆积;前襟出了次品,后面的各道工序都成了次品、、、、、、、所以均衡协调是中医治病的总思路;
而五脏运化的流程是这样的;肾气蒸腾遇左侧脾胃阻挡(有制有化,制就是制约,化就是化合、改变),辐射向右以生肝;肝气被肺金制化循膈膜以滋养心脏;心脏的能量下行遇肾气调济转生脾土;脾散精得肝木之疏以生肺金;金被火化沿太阳膀胱经内侧向两肾辐射,形成金生水的局面;
所以这种无形生成的路线图,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人体内观影像能发现其中精气运动的亮度变化的象征;有此象征依据,对古典中医的理解就不能以抽象而视之,这是古人的心血总结,奈何因自己视而不见轻而弃之!所以,运用五行只要找到转化环节和转化道路上的障碍,合理化解,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怎么能说中医五行在治疗中的无用呢?)

这一种三角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见如下致病现象:

肝木与脾土的相克关系前面已论述;

肝木与肺金的相克关系前面已论述;

脾土生肺金;本脏若虚,母不生子,中气不足化生无源,肺气亦虚;肺虚久咳,子盗母气,咳久也能引起食欲不振等,所以临床看咳与饮食不周,谁为因果;脾有实邪,痰逆壅肺,故称脾为生痰之器,肺为储痰之皿,也可视为传变太过,母实害子之意;

五行生克关系与临床实战阐析

以上是人体五脏传变,还有六腑传变,表里传变;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五脏和六腑在表里传变出现差池时,也会出现病态;

1,心与小肠,小肠化生水谷,小肠之热全赖心火之助,小肠之寒必见心阳虚;小肠也是心火撤离之去路,用药如木通等;小肠之寒引经药用威灵仙;小肠湿热引经药用地肤子;

2,肺与大肠,气虚
便秘常以益肺气,增加大肠蠕动,黄芪,当归;肺实壅塞,常以通腑气,利肃降,大黄,全瓜蒌;肠燥阴虚,也可滋肺阴运枯燥,生地,元参;百合,麦冬;

3,脾与胃,一恶湿,一恶燥;一主升清,一主降浊;所以协调彼此,则中州稳固,后天化源不竭,肌体粮草充足;

4,肝与胆;肝胆相照,乃真实写照!肝也借胆气以疏泄,疏肝必须利胆;情志得伸,气不违和,升降有路,与脾胃共奏中焦斡旋之枢机,当知,郁也为百病之源!

5,肾与膀胱;膀胱蓄水,肾精气化则津液蒸腾四布,合肺、合脾、合小肠全赖肾间命门先天一气,化死水(结合态)为活水,濡窍益髓。膀胱为储藏罐,肾为压力锅;膀胱括约无力,常见尿多尿频,则肾虚蒸腾无力,久之人体会失其先天气化之源动力,所以扶阳为根,气化为本;所以中医不虚,具落实处!

6,三焦独名孤腑,其实是联络五脏六腑运作的总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