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齦交穴

 zeek88 2016-09-22

齦交穴

Bkg4e.jpg

齦交穴,經穴名。出《素問.氣府論》,原作齗交。屬督脈。為督脈、陽明之會。在上唇內,唇系帶與上齒齦的相接處。布有上齒槽神經和上唇動、靜脈。主治癲狂,癇症,鼻淵,牙齦腫痛,齒痛,口舌糜爛,鼻息肉等。向上斜刺0.2-0.3寸,或點刺出血。

〔釋名〕

穴位於唇內上齒齦與唇系帶連接處,又為任、督兩脈之會,故名。

〔出處〕

《素問.氣府論》。

〔位置〕

上唇內,唇系帶與上齒齦連接處,張口取之。

《針灸甲乙經》:「在唇內,齒上,齦縫中 」

〔局部解剖〕

肌肉:上唇系帶。

神經:上頜神經的上牙槽前支。

血管:上唇動、靜脈。

〔類別〕

交會穴:《素問.氣府論》王冰註:督脈、任脈二經之會;足陽明胃經「入上齒中」,故《奇經八脈考》補充作:任、督、足陽明之會。

〔功效〕

開竅,明目。

(主治〕

古代記述:目痛不明,鼻中息肉不利,鼻頭額癰中痛,面赤,心煩痛,頸項急不得回攝,口不可開,骨槽風,痙,煩滿,寒熱,口僻,癲狂,齒間出血。

近人報導:痔,急性腰扭傷。

〔方例〕

口僻:顴髎、齦交、下關。

口噤不開引鼻中:齦交、上關、大迎、翳風。

頸項急不得顧:風府、齦交。

〔刺灸法〕點刺出血,禁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