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起命案,特斯拉无人驾驶值不值得信赖

 昵称UZWbF 2016-09-22

日前,在央视CCTV13频道《法治在线》节目报道了一起今年1月份发生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的一起交通故:一辆特斯拉Model S追尾了停靠在路边的道路清扫车,致使驾驶员高雅宁当场死亡。报道中还提到,在随后展开的事故调查过程中,驾驶员高雅宁的父亲高巨斌发现事故中Model S的Autopilot很可能处于开启状态,因此,便以“诱导用户”为名,起诉特斯拉中国销售公司,认为其在营销和推广过程中过分夸大了Autopilot的功能。目前,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此案,并且将于近日开庭审理。

两起无人驾驶致死事故

事故一:中国河北高雅宁案。今年1月20日,高雅宁驾驶Model S进入京港澳高速,之后车辆一直沿最左端车道行驶。从其行车记录仪中记录下的画面中可以看到,在车辆前方有一辆道路清打车停靠,并打有闪烁灯光标志。按常理讲,Model S在看到前方有停靠车辆后应迅速转到右侧车道以避免事故,但这辆Model S既没有更换车道,而且在碰撞之前也没有减速和转向的迹象,在事后交警的检查报告中,也没有检查到刹车和转向痕迹。

事故二:美国佛罗里达州Joshua Brown案。今年5月7日下午3时,Joshua Brown驾驶一辆 2015 款特斯拉 Model S 在佛罗里达州高速公路上与一辆垂直方向开来的挂车发生相撞。Model S 从挂车下面穿过时,挡风玻璃撞上了挂车的底部。之后 Model S 失控偏离公路,撞上了路边的铁丝网与电线杆。在冲击中,Model S顶部彻底撞毁,Joshua Brown当场死亡,卡车司机Frank Baressi没有受伤。

强词夺理的解释

中国发生的事故,调查报告目前还不得而知,而且特斯拉中国也没有就此发表任何声明。但在事故发生后,特斯拉中国官网对Autopilot系统的中文翻译从“自动驾驶”改为“自动辅助驾驶”。而针对美国本土这起事故,特斯拉官方的解释是:白色卡车在蓝天背景下识别不出,并且从特斯拉Autopilot的视角看,拖挂卡车侧面是悬浮在地面上的,这种非常少见的情况导致了Autopilot系统疏忽,没有启动自动刹车。同时车辆碰撞位置为特斯拉的挡风玻璃,使得碰撞安全系统无法发挥作用,这直接导致了驾驶员的死亡。

同时,特斯拉还声称,美国本土这起事故是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行驶1.3亿英里过程中遇到的第一起致命事故,而美国每9400万英里就会发生致命车祸。特斯拉还强调,辅助驾驶技术一直都在发展之中,但它还并不完美,需要驾驶者保持警惕。使用Autopilot的过程中,汽车会不断提示双手要全程放在方向盘上,并且对你的车负责。言下之意便是特斯拉认为这起事故车主也需承担责任。

无人驾驶是趋势

如今汽车行业有四大发展趋势: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轻量化。无人驾驶主要集合智能化和网联化两大趋势,同时也会应用电动化和轻化技术,也可以说集四大趋势于一身,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头戏,由此也让全球的汽车行业陷入了搞无人驾驶的热潮,谁不搞就有可能失去未来。除了传统的汽车“大佬”们,如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本田等;还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如德尔福、博世、大陆等;以及高调的互联公司,如谷歌、优步、百度等;甚至连电子芯片以及电子设备厂商也来凑这个热闹,如英特尔、NXP、英伟达和莱果、三星等,一时间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对于这一趋势,笔者在此毫不否认。但问题在于,如果将尚未成熟的技术投放市场,并由此带来了事故和伤亡,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也许有人说,科技技术的发展,总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就像当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一样。但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以此理由来搪塞或掩盖事实的真相,实属不应该。

要不要信赖无人驾驶

关于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理性的角度看,我们应该信赖技术带来的方便,因为今天的生活中的各种便利大多都是因为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的生命,不是被拿来赚钱的,更不要把人当作赚钱的工具,因为人有失误,马有失蹄,万一技术不过关,导致了伤亡事故的发生,偏巧这个人又是撑起一个家庭生计的重要支柱,甚至是一个家族向上的希望,而不幸罹难,将使一个家庭陷入困境,甚至几代人都不得解脱,这,岂不是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