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 性

 边关细柳 2016-09-22

    □艾克拜尔·米吉提

    中国突然间进入老年社会,于是,两亿多年过六旬的老人面临同样一个问题,该怎样度过人生剩下的岁月?

    当然,有作愤老的,有寻医问药的,有强身健体的,有洁身自好的,有求仙问道的,有天下旅游的,有另辟蹊径二度创业的,也有安闲于一隅却不乏思索的。总之,能够身心健康地面对人生,面对世界,可谓幸事。

    散文随笔集《心在山水间》作者王淑存女士,便是不知不觉间步入暮年行列者之一。但她固守家乡英山县大别山区,日有所思,夜有所悟,孜孜以求,抒发着对那一方土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朝一夕、四季更替的真情实感,寄托着人生梦想,着实感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通过作者笔触,领略了在历史上被称为“古岳衡山”的大别山区南武当的魅力。其实,道教是唯一升华于中华大地的本土宗教,《道德经》、《弟子规》等,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在今天依然发挥着积极作用。正如作者所言,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迷失在名利场上,沦为物质奴隶的时候,需要守住心中的净土,精神的家园。而道教尊崇自然的思想,更与今天的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理念相吻合。

    作者看到随着人工索道上山,也许给当地的旅游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但她不无担忧这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将会成为历史。她直言不讳地说,有时,我真的希望我们发展的步伐能否慢点。作者看着一台台挖掘机开进原生态的山村,一座座山川,被挖得伤痕累累,一条条小溪被黄土掩埋,不禁感慨祖先留给我们的青山绿水都栽上了水泥林,搞起了地产开发,建起了吃饲料的鸡场,猪场。到处臭气熏天,蚊子苍蝇飞扬。她一再慨叹,我的心好痛,所谓的现代化脚步能不能慢些来到山乡?更让作者困惑的是,所谓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人类得到了什么?建的桥梁垮了,假药害死人,转基因伤害了我们的民族,添加剂损害了千千万万人的身体……可沧海桑田,斗换星移,原来的小溪不见了,替代的是填河、填塘建起的一栋栋并不规则的楼房,横七竖八卧在昔日空旷、层层叠叠的稻田上。白色的水泥路替代了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小河两边垂柳不见了,五颜六色的垃圾堆满了已经干涸或即将干涸的河床。当然,这一切需要改变,应当还我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在不无迷茫中,作者对自己提出疑问,我在哪?我是谁?她又在字里行间寻找自己,面对自然找到了答案。于是,充满信心地回答:我在天空!我在大地!我在山水间!

    作者终于明白,人世间的一些人与事,正如这花开叶落,日升月隐,春去秋来,轮回不息。这是自然有序的规则,不可逆向。于是,她知道了什么叫“神仙”,就是此时此刻的我!大地为床,蓝天为帐,心在山水间,自在做“神仙”!

    生命的周期谁也难以逾越,但是,在人生暮年,同样可以活出一个大自在,这便是《心在山水间》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