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享受做一件事的纯粹

 苦痛我们 2016-09-22

中国首家「生涯·规划」主题书咖

关注我们,和我们一起:

自我规划,自助助他。



写给每一个用心生活的你:

蓝图书咖四周年到来之际,我们会陆续推出很多创新之举,无论是蓝图公众号的改版,还是部分课程免费赠送,公益推广等。更重要的是,以后每周四都能看到周南老师的原创美文:

每周一篇暖心文章,

陪你度过眼前的迷茫!

这个世界不属于有钱的人,也不属于有权的人,而属于有心的人。

我看,你就是这个人!






 

说到做一件事的纯粹,听起来似乎很奢侈。

这年代,还有谁做事不带点目的和利益,只为了那份简单,真的好难。

是啊,这个世界太难,所以我们不得不复杂,这个社会太虚假,我们不得不包装。

简单意味着被笑话,纯粹就是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人自危,哪里来那种完全袒露自己的安全感,更别说发自内心的纯粹了。


问问自己,在做一件事之前,你会不会想这样三个问题:

o     1.我想要什么?

o     2.做这件事对我的好处?

o     3.做不好了怎么办?


如果深思熟虑这些问题,你可能会认真想一想,而一旦你想清楚了,可能就会坚持把一件事做完,因为你知道自己的方向,也接受了万一做不好的后果。


那么,现实是什么呢?

大部分人在做一件事之前,是没有这样深入思考的,在做的过程中才发现不对劲,开始停下来想自己为何要做这件事,是自己想要的吗?

答案是:不一定。于是半途而废。

(好像这三个问题细细规划一下,很利于我们有始有终。)



什么是做一件事的纯粹:

'我们在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只是因为自己喜欢,不会刻意想要图点什么,也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更不会在乎是否有价值,全凭直觉和心意去把一件事完成。'


即自己的“内在需求”不会通过做外在的一件事来获得。


这种求,某种程度上是无效的,而且一旦没有满足,就会很痛苦,况且根本就不可能真正被满足。这种苦就令我们根本享受不到做一件事的乐趣,也因此忘了做这件事的初衷。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很多人是因为内在有缺失性需求,才会拼命想要更多,越要越苦。

比如:


因为害怕孤单,所以别人结婚了自己也要结婚,其实是自己需要被爱

因为害怕不稳定,所以想尽办法买房,其实是自己需要安全感

因为害怕别人瞧不起,所以拼命证明自己,其实是需要被认可


还有的:

渴望爱而宁愿牺牲自己,

期待被接纳而付出了爱,

想被尊重所以自强不息,

想被认可所以努力奋斗。


这些,都让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有很多心里的负担,完全没有那份纯粹。而且心里还会觉得很苦,这样的“苦”,来自内在的匮乏感,消耗的是能量和生命。都让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有很多心里的负担,完全没有那份纯粹。


如果你读书健身是为了愉悦,其实很荒诞。

读书就是读书,收获些知识和感悟,

健身就是健身,为了减肥或为身体好。

有个成语叫怡然自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一定快乐,但用心做着正在做的事,总是会收获些快乐为副产品,这就是享受做一件事的纯粹。


享受做一件事的纯粹,一般有如下几个特征:

 



01

不在乎结果

只享受过程

 

这个感觉有点像谈恋爱,说不上来为何选择眼前这个人,也答不上来TA到底哪里好,纯粹就是因为喜欢,就算周围有人反对,你也不管,也不会想太多关于未来的事,享受每一个当下的美妙时刻。

你会发现这和纯粹的做一件事有共性:


o     1.我喜欢

o     2.不在意别人怎么看

o     3.在当下


难怪有人打比方,当我们真正投入的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有与之谈恋爱的感觉,把自己的热情和状态全部投注其中。一旦做成这件事,不仅仅感到开心和快乐,更多的是无比的喜悦。这种感受没有外在的条件,而是从自己的内心自然流淌出来。

 

见过小孩子玩喜爱的玩具吧,那种好奇探索的眼神,聚精会神的样子,好像要和眼前的一切完全融入的感觉,就是这种心无旁骛的投入与纯粹,不在乎结果,只享受这个过程。

 

当初,我把蓝图书咖开在写字楼里的时候,很多人反对和不看好,担心没有多少人会光顾,我们的生意会做不起来。他们是把这个当做生意来看的,一开始的时候我没这样想,纯粹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看书,想要有一间这样的书房,静静的陪伴自己,也喜欢与人交流聊天,加上自己多年来的在生涯规划专业领域里的积累,正好打造了这个空间。


那时,还真没期待它能给我带点什么,虽然一开始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我的时间和精力,加上后来又怀了宝宝,反正是各种挑战吧。但欣喜的是,蓝图的口碑一直不错,人气也越来越旺,最早担心没有客流量的朋友也很吃惊,问我怎么经营的?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做这件事纯粹是自己喜欢,不仅酷爱阅读看书,还有对美文美图美乐的那种天然喜爱,曾经一度是我单身时候的消遣,那时觉得一辈子一个人,每天和这些精神食粮过日子,也觉得特别满足,简直是骨子里的爱。


虽然这四年走过来,还是很辛苦的,但心不苦,总是乐此不疲,办过近300期沙龙,上过近40期课程,做过无数个咨询,公益活动也是一站一站的去做,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结果,是后来随着团队成员的加入,我肩上才有了责任和担子,若没有当初这份自己的热爱,我想很难坚持到现在吧。

 

这一路,也有很多朋友们想要加入,我问的最多的就是:

你真的喜欢做蓝图书咖吗?

如果一年内挣不到钱,你会坚持吗?

身边人看不到结果,也会反对你,你还继续吗?

 

真正的爱自己,是努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充盈着喜悦,让现在的每一天,都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度过。




02

会向别人学习

但不与别人比


有几句很励志的话是这么说的,你交往频繁的6个人的收入平均值,就是你收入的参考,看你的价值如何,就看你的圈子。理没错,但细细斟酌起来,里面似乎有个比较心态,每个人生命的这个价值是人人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表现出来的价值有所不同,各有差异,人们就会把表现价值等同于这个人的价值。这种对比,有时会让自己很是泄气,少了很多做事的激情和初心。

 

我是有很大体会的:

随着蓝图越来越好,粉丝越来越多,开始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之后,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不少朋友也会拿我们与更好的机构相比。每次这样的时候,我都有些不淡定,只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怎么就如此多外在的声音,有时还形成了一些烦恼。


后来发现,无论你做的有多好,总会有人觉得你不好。



别人怎么看,都无关,主要是自己的内在为何受影响,这其实还是骨子里是否接纳自己确实“不够好”,需要成长的事实。


当我能认识这一点的时候,就坦然了许多,并且接受现状,也接纳自己只是个新手,在自己全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会有比你做的好的人,去比较和排斥都不好,而是去欣赏和学习,好的还可以借鉴参考,取长补短,不断优化自身。


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去吸收学习,而不会一味去对比,因为没有可比性,就像人各有所长,你不能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长处比,这样一来,自信心也不会轻易被外界所打击,很多别人的声音,你也能辨别聆听,一点都不会干扰你仍然继续沉浸在自己做一件事中。

 

在过这一关上,我很费了些劲,因为本身对自己的接纳就很低,加上无比追求完美,做凡事都有很高的标准,没有达到既定标准,就会对自己各种不满,自我打折和嫌弃,做事的状态一度很低,花太多时间在“内耗”上。担心一放松就会落后,杯弓蛇影地关注着别人对自己的每个“负面”的评价,稍不称意便心情低落,时刻处于紧绷状态。那时,也有团队成员离开,学员们也和我们不那么亲近,这样的感觉更加重了我的匮乏,对做蓝图也开始没有信心,总想通过打造一个完美的事业平台,来证明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试图追求这种优于别人而寻找一种自我接纳感,这些都让我少了最初做这件事的纯粹,心很累很累。


我知道,这些都与外界没有多大关系,是我的内在有缺失性需求,想要借由外在做一件事来填补,差点进入无效模式的循环。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外在事件的牵扯,有时心力交瘁,有些人在外界下功夫,有些人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我属于后者,因为深知所有外在事件的触发,都能在我们的内心找到一个可以成长的点,去承认它,面对它,学习它,最后放下它。


我记得海明威说过一句话: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现在我觉得,我们不需要去优于任何人,只是去接受就好,接受每一个阶段的自己和他人。


向别人学习,但永远不与人比。



03

可以反复推敲

想要做的更好


做自己喜欢的事,本能的驱动就是想要做的更好,不断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据说这就是自我实现。


从生涯规划三阶段的角度来看,自我实现是生存期,发展期过后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很多人向往的方向,有些人生来就是为此而活着,比如乔布斯创办苹果,不断追求人们对手机的极致体验,细节堪称完美绝伦。时下iphone 7问世,又掀起了一股苹果风,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它,不仅仅是它的品牌价值,而是它很多精细化功能的完美呈现,还有持续每一年都出新款的创造,一代比一代更好。


苹果的乔布斯是我很崇拜的人,看过他的电影和演讲都能触动到我。



所以,我根深蒂固的认为,细节决定成败,把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不再细节上出纰漏,就是对自己做好这件事的最好交代。这种处事模式让我在大部分时候是不轻松的,事无巨细,压力很大,每天都像生活在焦虑之中,团队成员跟着我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出个问题就被我训。越是这样越是不放松,有时还压迫自己的身体,没有做多少事,都会觉得很憔悴,因为身心过于紧张,总是发挥失常。想起那些日子,真心觉得自己和团队成员不容易,无比艰辛。

 

这和自我实现中追求极致和反复推敲是两码事,区别很大。

 

在我再次回到纯粹的做蓝图这件事的时候,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不断追求极致,在每个喜爱的细节上要求精益求精,不是为了被人接纳,也不是害怕负面评价,更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又找到了那种最初很用心做事的感觉。


05.你的心是你最大的权威

06.“我愿意”or“我需要”

......

......

更多千言万语,请加创办人微信:

glory1212




人生很难,非全力以赴才能度过;

人生漫长,非找点热爱才能坚持;


想到自己这么多年,为责任而活,为很多外在的条条框框而活,却忘了最初的热爱,疲惫不堪……现在,一点一点捡回来,我喜欢文字,喜欢美图,还有音乐,喜欢这些微小的美好带给人的愉悦,不再觉得它们微不足道,不能创造巨大价值而搁置,越单纯越幸福。

 

如果你问我,如何做到纯粹的做一件事,完成以上这些,那就是三个词:

专注、创新、持续。









更多周南的原创文章请点击:


1、书是通往心灵的捷径

2、若内在没有驱动,光有规划何用?


3、《花千骨》大结局里,你看见自己了吗?

4、你的人生,拿什么来保证《速度与激情》

5、爱情,是人类的未完结事件——观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②》有感


6、看微信是病,不看更伤心

7、允许自己有情绪,才是真的爱自己

8、有些雾霾在天上,有些雾霾在心里


9、一问一世界,解开你心中的结

10、人生的召唤不在别处,就在你不经意的积累中

11、中秋感言,送给所有蓝粉们的用心之礼。

12、你和情绪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想更多了解她,详情阅读:

别人眼中的“蓝图创办人”——周南

周南:我手写我心



最后:

感恩大家的阅读~

感恩彼此的陪伴~

愿你们也能享受做一件事的纯粹!

从此在可以自己热爱的领域持续专注投入和创新。


如果你觉得这篇原创文章对你有帮助,

欢迎大家转发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爱放在心里不产生利息,比如拿出来温暖别人~







蓝图

是专注于生涯规划咨询和培训的专业平台,

帮助企业及个人获得更大的核心优势。

终极使命是:

让每个相遇蓝图的人都活出他们自己的生命价值。

公司旗下——蓝图生涯书吧

中国首家以生涯为主题的书吧,

目前在武汉、长春、上海 ,杭州,广州,郑州,深圳、济南、邯郸、南京、长沙等城市分别建立了全国学习分站。





如果你也想自己的《人生可以再设计》

也想拥有这样一间书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